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常见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国外永久性路面的结构型式。对两种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对比,以期为路面结构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半刚性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因其结构强度较高,荷载分布能力良好,水稳性可靠以及施工成本低廉,目前为现代高速公路、高等级路面普遍采取的路面结构型式。习惯上把由半刚性基层组成的沥青路面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简称半刚性路面)。  相似文献   

3.
针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存在的裂缝问题,提出采用抗裂半刚性基层混合料振动成型法配合比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沥青路面结构中含有一层或一层以上厚度大于10cm的半刚性材料且能发挥其特性时,此沥青路面结构称为半刚性路面。水泥稳定砂砾材料铺筑沥青路面基层是半刚性路面中一种比较优越和理想的结构形式.近年来在许多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和施工中已广泛采用.本文就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路面施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简单技术小结。  相似文献   

5.
防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施工措施 半刚性基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结构,基层的质量是否达到规范与设计要求直接决定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及运营期间会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在路面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这种干缩裂缝和收缩裂缝会扩展到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6.
在半刚性底基层上铺设级配碎石作为基层,形成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底基层组成的组合式路面结构.可以解决半刚性路面排水不良、反射裂缝等问题。试验路的实践证明,该组合式结构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两种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3种路基高度和4种路基回弹模量,计算半波正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结合半刚性路面各结构层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分析路面结构疲劳寿命随路基回弹模量变化的规律和相互协调问题。结合交通等级标准,确定满足不同交通等级的临界路基模量。分析表明:路基模量对沥青层疲劳寿命影响较小,对半刚性基层和永久变形预估寿命影响较大;路基高度对半刚性基层路面各结构层疲劳寿命的影响均较小,尤其是对沥青层疲劳寿命影响更小;具有柔性底基层的半刚性路面结构的临界路基模量比具有半刚性底基层的路面结构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沥青路面的结构基本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耐久性不足以及规范采用弯沉这个惟一的设计指标,使我们必须考虑引入先进的技术作为我们路面结构设计的依据,解决我们路面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基层是我国高等级路面结构主要组成部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和刚度是基本要求,本文结合室内试验,对常见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粉煤灰碎石、二灰碎石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与刚度的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对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90%以上的高等级公路基层均采用半刚性材料.但是,半刚性路面在我国的应用已日益显出其缺点及不足.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基层材料替代半刚性基层,以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而ATB类沥青稳定碎石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国外被广泛采用。沥青稳定碎石韧性强,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对反射裂缝有较好的抑制。下面结合工程经验,对ATB-3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半刚性沥青路面的使用经验,通过增加应力吸收层和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对现有路面结构进行改良,从而实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长寿命化。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改良结构的力学分析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多种工况下,改良结构的力学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良结构可以在力学上达到长寿命路面的标准,最后推荐了改良结构的厚度,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高速弯沉仪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的适用性,采用2.5D有限元方法建立高速弯沉仪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数值模型,并评估其应用误差. 首先,利用两个前人研究成果验证2.5D有限元程序的可靠性;其次,对比了常用式、全厚式和半刚性基层3种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弯沉斜率曲线,并总结了弯沉斜率特征;最后,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高速弯沉仪应用误差予以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弯沉斜率曲线存在多个峰值点;高速弯沉仪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时,参照传感器读数不为0,将其应用于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时,因参照传感器误差引起的弯沉误差高达87.3%;为保证工程测试精度,高速弯沉仪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时宜延长横梁长度至8.0 m.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BISAR 3.0软件为计算工具,分别计算出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0.7MPa、0.84MPa、1.0MPa的轴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出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路表弯沉、面层和基层的受力状况,对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的疲劳性能进行总结。通过分析认为:在特定的超载水平下,半刚性基层更能适应交通荷载的超载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破坏机理,文章运用有限拆分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在车辆正载和偏载作用下,分析含LSPM层的典型复合基层路面结构内沥青面层层底的力学响应,并比较半刚性基层开裂前后面层层底在裂缝尖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动载条件下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破坏问题,采用三角形波激励加载,考虑车辆超栽以及车速变化对路面结构动态响应量的影响,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法对超载、快速、慢速条件下的路面各结构层动竖向位移和层底动弯拉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动载条件下,路表所形成的横向弯沉盆影响范围为6.2m,而基层层底沿横向0.35m范围内均承受动拉应力;车速越慢,超载越严重,路表、路基顶面的竖向动位移峰值及动弯拉应力峰值越大,在交通堵塞、长大纵坡的行驶环境中,路面材料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缩短半刚性路面基层养生的机理,解决了半刚性路面基层常规7d养生期耗费大、工期长、遇雨行车影响路面平整度和质量,因洒水养生干、湿交替产生的干缩裂缝,与沥青面层结合不好、抗剪力差、行车易产生推移变形等技术难题.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全厚式沥青路面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路面结构三维模型对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可知全厚式沥青路面在抗疲劳损坏和永久变形方面都较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略胜一筹,且寿命更长.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路面类型。沥青路面受施工水平、路基强度、温度变化、水损害、交通量增长及超限车辆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多种病害。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若 《交通标准化》2014,(10):83-86
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能避免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等病害,但抗车辙性能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因素.通过对重载交通条件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及对抗车辙能力等路用性能的检验,得出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相差不大,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没有明显早期损坏,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综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变化规律。影响反射裂缝的因素可分为路面结构材料特性、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路面结构荷载特性、路面结构层之间结合状态和反射裂缝长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