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公约以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港口经营人概念的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对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的几种观点的分析,阐述了在我国法律中,港口经营人具有独立合同人法律地位的观点。厘清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对于切实保护海上运输及港口经营相关当事人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钱慧 《水运管理》2014,(1):12-16
由于我国立法缺乏造船合同的相关规定,在实践中,船舶所有权的归属往往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困难。为明确造船合同下船舶所有权的归属,对不同建造状态下的船舶所有权所及的财产范围作出界定,针对不同性质的造船合同中船舶所有权的归属问题进行法律分析,同时论述国际上现行常用标准造船合同中关于船舶所有权归属的规定,认为造船合同下建造船舶的所有权归属于建造人更符合立法要求,也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港口经营人与各相关方对港口作业合同项下各主体法律地位的识别存在较大分歧,保税仓储企业与各相关方对保税仓储合同项下合同效力和仓储物拍卖、变卖等法律问题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导致的法律纠纷频发,成为制约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发展和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提升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杨昱芃 《港工技术》2022,59(1):86-90
合同作为建设工程设计项目的载体,明确各方权责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复杂的情况,如何准确识别法律风险,合理规避风险,做好防患于未然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从合同制定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合理分析合同签订、变更、履行、赔偿等各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状况和风险,使建设工程设计的进行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合同的法律风险识别为出发点,阐述识别法律...  相似文献   

5.
提单转让问题在实务界和理论界纷扰已久,由于我国海商法缺乏相应规定,各地法院常常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通过对提单法律性质的探讨,提单转让的法律效果需分成所有权转移的提单转让和所有权未转移的提单转让两种情况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港口企业迎来了发展良机。据统计,我国各类综合型港口的年生产和基建材料消耗在3000万元以上。随着物资市场全面繁荣,港口企业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秩序十分混乱,给价格与质量的控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文中分析了港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及港口企业市场模拟化运作方法,通过对港口企业采购物资管理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港口企业采购物资管理的方法,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采购物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2,(13):24-25
有条件的港口应积极向第三代港口发展,条件不那么具备的港口如一些支线港、内河港,积极发挥支线和喂给港的功能作用,努力发展并做好第二代港口。港口作为物资(特别是大宗物资)流通的门户,与其腹地的经济、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国内外的经验,港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的好坏  相似文献   

8.
《鹿特丹规则》下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水运管理》2010,32(8):24-28
针对《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简称《鹿特丹规则》)对港口经营人作为海运履约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定,分析其与我国法律以及其他国际公约相关规定的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鹿特丹规则》并未彻底解决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问题,其适用对于港口经营人而言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9.
<正> 《港口货物作业规则》(以下简称《港规》)发布之后,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现在,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已经完全确定,港口经营人与作业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按作业合同的约定,由《港规》进行调整。港口经营人不必再考虑运输合同是怎么约定的,只需按作业合同履行就是。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也没有错。但是,如果因此就将作业合同与运输合同完全割裂开来,否认两个合同之间的内在联系,否认港口作业为水路运输服务的从属性,那就不对了。在实际运作中就有可能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建军 《水运管理》2007,29(3):21-24
探讨港口企业通过合同进行责任限制的实务性操作方案,简单论述通过合同进行责任限制的必要性和基本法理基础,重点探讨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借鉴与变通来设计合同条款,将法律上规定并不明确的港口经营人责任限制内容体现于合同条款中,为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解决的合同基础和赔偿原则,从而保护港口经营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正>结合司法实践的争议问题,分析提货单与仓单的法律性质和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推导出现行法下港口经营人应在海关准予放行后向经生效判决确认的进口货物的所有权人放货的结论,并从航运经济效率的需求出发,建议在海商法修改中确立港口经营人凭提货单放货的一般性规则  相似文献   

12.
潘军 《集装箱化》2010,21(10):31-34
为明确港口经营人在海上货物运输中的交货义务,在分析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的基础上,提出港口经营人为独立合同人且必须履行海关监管方面的特殊义务,认为港口经营人应当凭加盖海关放行章的提货单交付货物。  相似文献   

13.
船舶物资物流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先进造船管理模式,探讨和分析了船舶物资物流管理系统的主功能结构,具体阐述了物资需求计划、物资的纳期计划、合同管理,仓库管理、物资领用的集托送托管理、与合同相关的财务请款、付款管理、以及以合同管理和仓库管理产生的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一、港口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1.产生原因(1)员工法律意识淡薄随着港口企业用工制度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合同期限灵活化,劳务用工数量增长迅速。但从劳务用工的整体素质来看,具有教育程度偏低、技能参差不齐、法律意识淡薄的明显特点。庞大的劳务用工数和较低的文化水平形成的反差也为港口企业法律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5.
所谓货物买卖就是把货物从卖方的手里交付到买方的手里,让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使用和支配它们。总的来讲,在履行货物买卖合同的时候有三个步骤:所有权的转移、货物的交付以及风险的转移。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物主承担风险原则,接着分析了交货时转移﹑宣告合同无效(解除合同)﹑实际履行与损害赔偿的法律地位,最后研究了适当关注条约的前瞻性、包容性。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海上货物运输中,货方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后.货方与承运人间存在运输合同关系,货方将其货物交付于承运人运输,承运人应当按照运输合同规定的条件运达目的地.另一方面,承运人与货方订立运输合同后,常常将合同义务的一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履行,则承运人与其受托履行人也存在另一合同法律关系。 比如班轮运输中承运人履行运输合同义务时,将港口作业交给港口经营人完成。港口经营人作为承运人的受托履行人,受托完成货物的港口作业。如果港口经营人履行不当,导致货物灭失或损坏时,则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赔偿请求:(1)因为货方与合…  相似文献   

17.
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主要有三种观点:代理人说、雇佣人说和独立合同人说。本文对三种观点分别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鉴于喜马拉雅条款对港口经营人权利义务的重要影响,本文对该条款一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壮  刘泉谷 《世界海运》2020,43(4):7-10
留置权涉及债务人的动产,是债务人"所有的"还是"占有的"存在一定的争议。从该争议入手,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港口主营业务特征和面临的变数,认为留置权中的动产不应专指"所有权",并就港口提升防范主营业务风险提出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以港兴,港口是国内外经济贸易往来,大宗大运货物的集散地。长期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总量的93%都通过港口水运来实现的。港航企业承担着装卸、运输、中转、储存等各生产环节的重任。在全国港口巨大的吞吐量中,危险货物占有一定的比例,沿海港口和长江内河港口视其规模大小和国内外贸易运输量不等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王永刚 《水运管理》2009,31(2):26-28
为规避金融危机给船舶建造带来的风险,明确建造中船舶的所有权及抵押权,平衡各相关方利益,根据造船合同的性质对建造中船舶的所有权及抵押权问题进行法律分析,认为建造中船舶所有人应认定为造船人,提出实务中建造中船舶抵押权实现的若干注意事项,如建造中船舶的价值及范围应包括船舶的预期价值,完善相应的保险制度以及修改相关法律条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