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10月14日下午,从海南海事局防台视频会了解到,今年第20号台风"卡努"预计将于15日夜间到16日早晨以12~13级的强度在三亚到广东湛江沿海地区登陆,对海南岛及其附近海域造成较大影响。海南海事局按防抗台风的应急预案要求,稳步推进防台各项准备工作,14日上午0830时启动了防台三级应急响应,全面进入防台状态。10月14日1000时琼州海峡客滚船全线停航避风;10月14日1600时前辖区沿海各港口停  相似文献   

2.
正6月12日2300时,台风"苗柏"在广东深圳大鹏半岛登陆,这是今年首次登陆我国的台风。海事部门扎实开展防抗台组织工作,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深圳大亚湾海事局:多措并举防抗台风"苗柏"直接在大亚湾海事局辖区登陆,大亚湾海事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成功组织辖区778艘危险品船、高速客船、休闲船、游艇到安全水域避台,台风影响期间  相似文献   

3.
在船舶防台避台过程中,对地台风位置,强度和路径的变化是航海大员最为关心的问题。针对目前部分船舶已开始装备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和大部分船舶已装备气象传真接收机的情况,本文就如何利用船舶上的卫星科资料对台风位置、强度和路径进行分析一介绍,以便为非气象专业的航海人员学习和应用卫星云图资料监测和防台避台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第20号台风"卡努"预计16日在广东至海南一带沿海登陆,广州海事局提前部署应对,密切跟踪,于10月15日10时03分启动防热带气旋二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受强台风"卡努"和强季风影响,广州港1号区升挂台风4号风球,2号区升挂台风3号风球,3、4号区升挂台风2号风球,珠江口水域出现9到10级大风,阵风11级,广州海事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黄河滩区迁建村台工程举行开工仪式。由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航远工程公司承建的长兴集乡村台施工属第二标段,工程建设内容为防洪村台、村台外防浪林及其他必需避洪设施,通过防洪村台及其他配套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黄河(东明段)的行洪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化航运市场的要求,为了使航运公司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必须在安全航行中做好每一工作环节,尤其是防抗台风工作。采取正当的防台、避台措施,及时掌握其动态,特别是判断出船舶所处的半圆,根据其强弱程度采取特殊的防范措施,对保障人员和船舶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从自身经验出发,阐述我船在三都澳湾成功躲避两个超强台风——"(0708)圣帕"和"(0713)韦帕"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7.
陈森亮 《天津航海》2023,(4):8-9+19
台风破坏力强,危害大。文章提出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高度重视防台安全,做好船舶防台工作至关重要。船岸都要立足于避台、防台为主,抗台要留足余地,关注船舶遭受风浪冲击时可能出现船体结构安全,需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海上人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造船修船,都免不了要烧电焊,船舶电焊看似一件普通的工作,但修船时烧电焊却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多次给船舶带来灭顶之灾。小船如此,大船一样,甚至航空母舰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例外,一个小小的电焊火花,便可酿成惨重大祸。1959年10月19日,美国"星座号"航母上就曾发生一次由电焊引起的大火,给美国人留下难以忘却的阵痛。"星座号"航母由纽约海军船厂建造,1957年9月14日开工,1960年10月8日下水,1961年10月27日服役,在1975年6月30日被改装为多用途航母。是美国海军当时拥有的最大航母,长326.9m,宽39.6m,吃水11.4m,满载排水量83960t。主机采用4台蒸汽轮机,209000kw,4轴推进,航速32kn。舰员2930名,其中军官155名,  相似文献   

9.
杨青 《航海》2013,(1):53-56
台风对于航海者来说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名词,遭遇台风更是让人惊心动魄。自古以来,有多少船舶和勇敢的海员在它的淫威下遭遇不测,损失无数的财产和生命。基于它有着如此巨大的破坏力,因此我们总是尽可能避开台风的强烈冲击,从而确保船舶、人员和财产安全。然而,实际工作中总是有一些船舶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及时避离台风,进而受到巨大的威胁;或者已经在避台锚地防台抗台,但是由于船舶船况、气象等原因而发生危急船舶、人员安  相似文献   

10.
陈建  杨祖欣  郑英 《中国水运》2009,(10):44-45
每年夏秋两季,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若干强热带气旋或台风严重影响我国沿海,海上狂风巨浪,对航行及停靠船舶造成严重威胁。无动力船舶因其不能运用自身动力系统抵御风浪,成为海上避台工作的弱者,本文从无动力修造船舶现状及发展趋势入手,详细分析了无动力船舶避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合理的避台方式和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天麒号"和"天麟号"采用了可靠、灵活、节能、冗余的变频驱动技术,配置了带缓冲的重型钢桩台车系统,适应在较大的风浪中作业,是国内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具有挖掘弱风化岩能的大型绞吸挖泥船。文章介绍了其主要特征,包括总布置、主要要素、动力配置、输泥系统、绞刀驱动系统和带缓冲的重型钢桩台车系统,特别介绍了挖岩试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洋山深水港区西港区A区陆域形成对进港海堤的影响,自2006年10月初开始对进港海堤进行变形观测,此项工作至今仍在观测中.根据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15个月的观测资料,阐述东海大桥进港海堤的变形观测方法与精度,同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变形观测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大气的混沌性及其对航线天气预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大刚  王新胜 《中国航海》2005,(3):65-68,77
叙述大气的混沌性,解释了大气的可预报性问题,说明了两周以上的天气预报不准确的原因。介绍了为解决这一问题,气象学家所提出的集合预报方法,及一些可供保障船舶安全航行所使用的集合预报产品。以此为基础,论述了概率天气预报的科学性和意义,指出了推广使用概率天气预报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最后讨论了大气的混沌性对航线天气预报的影响。指出了目前船舶管理部门和驾驶员最为关心的、对船舶安全威胁最大的热带气旋疑难路径和锋面气旋爆发性发展的预报精度不高这一事实。提出了开发研制能够方便有效地使用概率天气预报产品的计算机软件,与气导航线结合使用,这样方可达到保证航行安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利气象条件给公路交通畅通、运行安全、管养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不利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主要功能以及子系统构成。能够满足不利气象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需求的系统由六大子系统构成:道路气象环境监测系统、道路天气预报及影响评估系统、多信息融合的先进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信息发布系统、冬季道路养护决策支持系统及紧急救援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将气象信息叠加到电子海图系统中,以便给航海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电子海图系统中图像数据的特点,文章提出一种将气象预报图等压线矢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forward 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 for weather routing to minimise ship fuel consumption during a voyag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weather routing methods which only optimise the ship’s heading, while the engine power or propeller rotation speed is set as a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voyage, this new method considers both the ship power settings and heading controls. A float state technique is used to reduce the iterations required during optimisation and thus save computation time. This new method could lead to quasi-global optimal routing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weather rou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介绍如何运用气象监测系统实现对港口气象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分析和事故预报,从软硬件设计两方面阐述系统的构成和原理.  相似文献   

18.
从船舶航行安全、可靠性角度考虑,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航行船舶所在海域的气象状况,因此气象信息对于船舶调度管理起到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并把获取的气象信息融合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中,对于航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显得十分有意义。针对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及如何与电子海图叠加显示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期租下的履约航速计算结果涉及到航速索赔和燃油索赔,关系到船舶的营运成效,因而航速计算显得很重要。航速计算和索赔涉及期租合约及相关条款的订立和良好天气的定义、根据租约相关条款采用的计算方法、良好天气下的航速计算、气象导航公司的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20.
Container terminal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maritime supply chains. However, they show vulnerabilities to severe weather events due to the sea–land interface locations. Previous severe weather risk analysis focused more on larger assessment units, such as regions and cities. Limited studies assessed severe weather risks on a smaller scale of seaports. 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a severe weather-induced container terminal loss estim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a 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ion simulation model, monthly average loss and single event-induced loss are obtained by using historical hazard records and terminal operation records as model inputs. By studying the Port of Shenzhen as the case study, we find that the fog events in March lead to the longest monthly port downtime and the highest monthly severe weather-induced economic losses in the studied port. The monthly average loss is estimated to be 30 million USD, accounting for 20% of the intact income. The worst-case scenario is found to be a red-signal typhoon attack which results in nearly 20% decrease in the month’s income. The results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various container terminal stakeholders in severe weather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