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发展较快,为增强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需对长大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对梅花箐隧道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辨识及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梅花箐隧道整体风险等级最终评定为Ⅱ级,总体风险水平可接受,但其施工技术风险等级评估为Ⅲ级,施工期间应采用合理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工程建设风险,以策安全,并确保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刘建海 《隧道建设》2012,32(4):518-522,543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事业的发展,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需对长大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基于专家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野马梁隧道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研究认为:野马梁隧道整体风险等级为Ⅲ级;根据目前我国工程界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水平,本工程建设项目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风险。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动态风险评估,加强系统风险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湘中地区岩溶与采空区十分普遍,修建隧道发生涌水突泥事故会造成较大损失,需在施工前进行专项风险评估。文中根据岩溶与采空区隧道涌水突泥事故特点,耦合概率风险评价与区间数学理论进行风险响应研究;以湘中地区安平隧道为例,采用风险区间概率法得出施工中发生涌水突泥的风险为Ⅳ级,通过超前帷幕注浆等技术措施将其风险等级降至Ⅱ级,从而符合公路隧道安全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吕乔森  左昌群  梁禹 《中外公路》2012,32(5):200-204
根据前期勘察成果与后期地质调查结果,结合大量的工程实例经验,提出公路隧道地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A级~D级),并由此确定不同风险等级下施工地质预报方法的选取.在总结与分析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系统对不良地质体的探测结果(发育特征与发育程度)的基础上,提出隧道地质预报预警等级(Ⅰ级~Ⅳ级),并建立隧道施工地质预报预警机制.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大广南高速公路长乐山隧道,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现实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公路隧道建设全周期动态风险评估。采用WBS-RBS风险分析法进行隧道施工工序风险识别,用耦合作业分解树与风险分解树求取基本风险事件,作为K-Means聚类风险评估模型的样本对象。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作为评估指标,构建三维K-Means聚类模型。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指定5组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不仅能够保证多次运行结果的一致性,同时确保评价样本集能够自然落入不同风险等级区间。应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风险耦合矩阵进行独立性检验,从相关度和可接受度两个角度分析指标因素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提高WBS-RBS耦合系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进行风险评估与对策制定时考虑风险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将上述模型应用于某工程实例,通过计算得到20项基本风险事件的风险等级,其中装药爆破的水文地质条件风险等级为Ⅳ级(较大风险)、钻射炮孔工人违章作业风险等级为Ⅲ级(一般风险)。针对各施工环节的风险描述和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制订了行之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贵高原某煤系地层高瓦斯隧道,分析影响隧道施工风险的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法对隧道施工风险进行综合评判,并按照风险等级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结果表明:施工安全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隧道施工风险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风险;施工中发生风险的概率为0.061,等级为4级;应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7.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礼球 《隧道建设》2018,38(Z2):25-30
为预防改扩建隧道施工发生安全事故,提高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以新建后祠隧道坍塌风险事件为例,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情况,建立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指标体系,利用物元可拓模型确定各指标关联度、利用熵权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利用风险矩阵法判别风险等级。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新建后祠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中,结果表明: 基于可拓理论和风险矩阵的评估方法对改扩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风险事故。采用的模糊层次评估模型对青山岗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进行塌方风险评估,得出了此段的塌方风险等级,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陈韶光 《公路工程》2008,33(5):91-95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风险事故。采用的模糊层次评估模型对青山岗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进行塌方风险评估,得出了此段的塌方风险等级,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对某公路隧道的工程实例分析,对该隧道A出口处进行风险评估与控制,首先阐述该隧道的概况,并对隧道的设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公路隧道进行风险的评估与控制,首先对该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辨识,进而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针对该隧道存在的施工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加强该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1.
老鸦冲隧道浅埋穿越高速公路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建端 《隧道建设》2006,26(5):50-52
 老鸦冲隧道浅埋穿越高速公路,施工难度较大。就如何控制地表沉降来保证高速公路安全,阐述隧道浅埋段的施工技术,提出有效的施工方法,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有单项技术规范丰富而面向隧道整体绿色评价缺失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隧道标准现状,借鉴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明确绿色隧道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内涵,构建包含设计、施工、运营全寿命周期以及结构安全耐久、行车安全舒适、通行疏散便捷、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五横三纵”绿色公路隧道评价体系,同时结合专家调研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提出公路隧道绿色度评价等级,为推广普及绿色理念、增进行业参与者绿色共识、促进我国公路隧道高质量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贵州水盘高速公路发耳隧道的施工安全,通过引入煤炭系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2个“四位一体”的措施体系,按照“区域措施先行,局部措施补充”的指导思想,制定发耳隧道揭煤防突措施,把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摆在优先的位置,安全穿越突出煤层,摸索出一套适合公路瓦斯突出隧道的揭煤防突施工技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西南复杂山区52座典型在役长大公路隧道运营10余年来逾2 500件安全风险案例的调研,以及西部高烈度地震区、高山峡谷区的国省干线运营隧道震害、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调查分析,结合境内外公路隧道安全风险相关文献,对复杂山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的典型风险事件和风险致因进行细致梳理、辨识归类和分析。分析得到:建立了公路隧道安全典型风险辨识框架体系;交通事故是山区公路隧道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类风险事件,其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空间分布上隧道洞口影响段事故高于隧道中间段;交通环境是引发公路隧道火灾的最主要的因素,需特别重视交通事故和易燃易爆品运输两大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复杂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灾害是导致公路隧道结构性损伤不可避免的因素,但施工过程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的人为因素却是运营期隧道各种病害的重要诱因;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因素贯穿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全过程,加强隧道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辨识、防控十分必要,才能全方位、彻底有效地提高隧道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道路交通的日新月异。与此同时,隧道交通也迅猛发展,随着公路隧道的大规模建设,隧道数量、交通流量、危险品运输量都日益增多,公路隧道内火灾的危险将会呈上升的趋势,而隧道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该文以降低隧道火灾风险为目的,通过对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特点、危害及起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一些有助于改善大连路隧道安全水平的建议与措施,以期达到"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隧道火灾预防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朱德庆  李涛  姚剑  段云生  段春鹏 《隧道建设》2020,40(Z2):216-224
隧道施工现场采集的结构、地质、施工信息碎片化严重,缺乏统一组织手段,分析利用难度大,隧道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水平有待提高。为支撑隧道工程施工信息化,对施工数据进行标准化定义,开发数据标准化工具,以支撑施工期异构数据统一组织应用。针对BIM技术在设计与施工中难以落地、工程数据难以集成的问题,研究多尺度BIM模型建立方法,并以里程为索引,集成地质、进度、设计方案等信息,实现施工数据统一管理与可视化。基于动态更新的施工现场数据与轻量化BIM模型,建立以集成信息模型为核心,桌面端、网页端与移动端应用综合服务的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全面施工决策信息,动态评估施工风险,保障工程效率与安全。经云南老营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实践验证,本系统基本满足信息化管理需求,对隧道工程信息化管理及BIM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各公路建设工程中,隧道工程具有极其复杂的特征,其施工理念与施工方法与其他工程都有很大不同。公路隧道工程重大事故救援保障技术对公路隧道施工中的人员安全保护、机具保护和工程效益保障等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公路隧道工程重大事故救援技术的比较,从人员培训、救援队伍、管理制度、救援装备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我国施工实际提出了我国公路隧道工程重大事故救援保障技术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确定了以信息、程序、监督、风险评估、培训、救援设备、人员保护装备等方面为当前公路隧道工程重大事故救援保障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韩成珂  叶英 《隧道建设》2015,35(8):802-809
为了解决一般安全评价方法单一性、滞后性以及易受人为主观影响的问题,借助多元信息预警系统实测资料,分析了以往公路隧道施工事故原因,在对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元信息预警系统工作机制以及在头道穴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评价方法。随着多元信息预警系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自动采集和监测,构建的评价方法可以将复杂的风险因素及时转化为直观的安全评价结果,同时能够指出具体风险源,最大限度地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隧道施工安全评价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系统的安全评价问题,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相融合,研究建立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阐明了评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利用历史样本数据对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测试,工程实例结果显示,评价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该评价模型具有对环境变化的自学习能力,对权值进行调整,动态地评价公路隧道施工系统的安全状态,是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方法中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