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首先研究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废气再循环技术这2种氮氧化物减排系统在大型集装箱船上应用的技术方案,然后分析这2种减排技术的经济性,以便于设计人员经过综合评价,为目标船上的低速柴油机选择合适的氮氧化物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2.
码头油气回收工艺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媞  孙红彦 《水运工程》2014,(2):104-107
在易挥发的油品及石油产品装船过程中会从油舱内排出油气,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越来越明确要求要有相应的措施回收这些排出的油气,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但这些油气回收技术目前并不十分完备。本文以中委合资广东石化2 000万t/a重油加工工程产品码头工程为例,对码头油气回收工艺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得船舶废气排放满足防污公约附则六中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第三阶段的要求,船舶柴油机上需配置合适的氮氧化物减排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废气再循环技术这两种氮氧化物减排系统在大型集装箱船上应用的技术方案,然后分析了这两种减排技术的经济性,以便于设计人员经过综合评价,为目标船上的低速柴油机选择合适的氮氧化物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船舶有害烟气的排放,国内外航海界不断研发新的减排技术.目前可供选用的主要有:油包水燃烧法、低硫燃油运行法、水洗过滤处理法、减少气缸注油量法、选择性氮氧化物催化分解处理法.从IMO对船舶有害烟气减排的规定出发,分析各种技术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并提出技术应用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原油在装载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表面会蒸发释放出来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油气(VOC)。传统上VOC是通过透气桅和高速透气阀排放到大气。本文针对目前世界上在用的油气减排回收技术,简要介绍和分析几种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以及市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液化码头液态萘装卸、储存过程中尾气泄露的问题,运用封闭热交换原理自主设计研发一套液态萘尾气回收系统,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工作环境,具有节能环保效果明显、投资低等特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绿色港口建设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货种、大流量、排放标准严格的大型液体散货码头装船油气的回收处理问题,结合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 000万t/a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配套油品及液体化工码头工程相关设计,从油气处理工艺的原理出发,综合分析研究各油气处理工艺流程的特点及适用处理介质,总结出多货种大型油品化工码头油气回收处理组合工艺流程,并得出如下结论:在排放标准严格的条件下,码头油气回收处理工艺流程末端只有增加催化氧化工艺,才能确保尾气达标排放;多货种码头油气回收工艺应根据熔点、蒸汽分压、聚合、处理量等多种因素对回收油气进行分别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带斗门机是散货装卸船作业的主要设备,尤其在中小型港口应用较广泛.为提高卸船效率、减少物料撒落,带斗门机一般均装有集料器(落料回收装置).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落料回收板的收放,来收集抓斗在作业过程中空中撒落的物料,再将其送入一定的集中地(舱内或斗内),以达到回收物料、减少货损、提高作业安全性和改善港口环境状况之功效.常见的带斗门机的集料器有两种,一是安装在料斗前的轻便型集料器,二是安装在门腿上的大型集料器,前者因体积小、效果好、结构简便而被普遍地应用.  相似文献   

9.
布放回收系统是潜水器的重要配套装备,先进可靠的布放回收系统能直接提高潜水器海洋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了在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设计中存在的缓冲保护、自动对接、风浪补偿及恒张力排缆等关键技术难点,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研制应用的几种典型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随着潜水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布放回收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磨料回收系统设备空转损耗、电能浪费等问题,开展磨料回收智能控制系统研究,通过特制传感器组件的感知及控制系统优化,实现了无人值机、高效回收、安全运行及节约能源,为造船企业减少劳动力、提高智能水平、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高璇 《船舶工程》2019,41(S1):185-189
从系统构成、拓扑结构、技术特点、经济成本等方面对高压交流输电、电流源型高压直流输电、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几种常见长距离输电方式进行比选分析,重点论述了各种输电方式的优缺点、在海上应用的技术方案可行性以及适用情况。工程实际中,最优方案需根据负荷规模、输电距离、供电质量、经济成本等进行综合论证比选。在此基础上,侧重对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在海上输电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为其在海上油气田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方式,可有效提高输电距离、减小海上平台面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海上油气田长距离输电技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中海48000载重吨成品油/原油船“荣池”号的设计经验,对电解海水法的压载水处理系统首次在油船上使用时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予以归纳分析,对今后相关系统的设计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沉船中常含有大量的残油,对海洋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快速安全得对沉船进行开孔抽油作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沉船水下开孔抽油技术装备的分类综述和分析,剖析国内外作业装备的优缺点,并总结出水下开孔抽油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根据现有作业方法与研究成果,提出了沉船水下开孔抽油技术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水下开孔抽油能力的提升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以某LR2型油船实船系泊、拖带设备选型及技术方案确定过程为依据,结合设计过程中针对该船特殊甲板结构区域系泊设备布置及为完全满足新规范要求改进舾装设备所采取的优化措施,对此类油船实船设计如何更好地满足近年来新生效的系泊、拖带相关规范和规则要求进行研究。对LR2型油船系泊、拖带设计相关的重点内容、关键技术及为获得最优设计方案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解析和归纳。所得成果能为以后此类油船的系泊、拖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洋石油开采和运输事业的日益发展,海上溢油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论文针对各类海上溢油事故,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提出了三套新概念的海上溢油处理装置,热气球海上浮油收集装置、海上铲车浮油收集器和下潜式浮油收集器,分别利用漩涡原理,面面接触的物理方式和生物环保技术,有效提高海上溢油的收集效率,丰富了溢油处理装置的设计理念,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林华春 《船舶》2015,(1):86-89
"南海自安装试采平台"是一种多功能的油田开发设施,主要用于滚动开放南海北部湾海域多个年产量小于25万m3、开发年限少于5年、周围无依托设施的边际小油气田,主电站是影响该平台技术方案和运营成本的关键设备。文中根据该平台的功能和用电负荷,结合拟开发边际油田的燃料来源情况,从技术性与经济性两方面比较论证适用于"南海自安装试采平台"的主电站方案。  相似文献   

17.
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中国沿海溢油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由于评估方法和索赔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在司法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溢油损害评估方法,主要有美国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技术和生境等价分析技术、中国的渔业损害评估和“塔斯曼海”轮溢油索赔案中的生态损害评估方法,分析了中国在索赔机制与评估方法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中国应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建立船舶油污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溢油损害评估模型与方法,并制定适用于中国不同海域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8.
高峰  李娟 《中国造船》2012,53(Z1):217-221
海底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是海上油气田生产的根本保障。近年,由于海水冲刷悬空、海上拖网捕鱼作业等,在我国近海相继出现了几次海底管道泄漏事件。2002年10月初,南海西部涠洲12-1至11-4油田海底管道发生的一次泄漏,造成了该油田停产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通过该工程所采用的水下维修实例,介绍了一种典型的海底管道水下机械连接维修方法及其实施中的难点和关键点,以期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溢油处理技术的需求论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参与和从事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开发工作的总结。文章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溢油的监视、围控和回收等关键技术和设备、措施,指出了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应该具备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对多功能溢油回收船型的开发和设计工作的若干建议,可供从事此种船舶的项目开发和设计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罗伯坤  赵楠 《船舶》2009,20(6):30-32
针对目前舰船在蔬果贮存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蔬果保鲜技术方法、原理、系统组成及应用,同时为蔬果保鲜技术在舰船上推广应用提出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