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已开发出了钢轨连接板自动视频检测系统,并成功进行了现场裂缝钢轨连接板检测效果评估。联邦铁路管理局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与ENSCO.INC公司共同为该项研究活动提供资金。该系统利用安装在公路/铁路两用车(图1)上的高分辨率行扫描摄像机和2套钢轨连接板激光传感器进行检测。在两次现场示范检测中,系统对裂缝检测的故障报警率低,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检测到的裂缝中40%得到了系统操作人员的确认,60%未被确认)。尽管有15%的裂缝未检测到,但这些裂缝都不是中心裂缝。目前正对检测算法进行修正和试验,以降低裂缝失测率,以及由于道碴过高,植物、油渍、泥土或钢轨连接板附近的其他因素造成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某地铁线路出现的车辆段和正线钢轨电位限制器(OVPD)频繁动作的问题,搭建了综合考虑正线和段场的回流系统仿真模型,研究正线和段场钢轨电位的传播机理。在某停车场及邻近3个正线车站进行了同步试验,通过对单向导通装置电压、电流以及钢轨电位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利用供电仿真模型还原了该线路正常运营期间单向导通装置对停车场和正线钢轨电位的影响过程,得出结论:设置单向导通装置会恶化段场钢轨电位并导致OVPD动作;段场OVPD分合闸过程中会产生操作过电压,该过电压会通过单向导通装置传递至正线,进而导致正线车站Ⅰ段甚至Ⅱ段OVPD动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轨全长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这了重载、高(快)、速铁路运输需要高强韧性钢轨-全长热处理钢轨的必要性,论述了钢轨全长热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技术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以及在21世纪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铁物应该具有适应铁路钢轨供应管理方式甚至管理体制改革的能力,有一套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持钢轨业务的整体运作,借助钢轨供应链系统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的技术含量,将原有政策性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钢轨商务、运输管理、信息共享体系,提升中国铁物钢轨供应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铁物应该具有适应铁路钢轨供应管理方式甚至管理体制改革的能力,有一套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持钢轨业务的整体运作,借助钢轨供应链系统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的技术含量,将原有政策性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钢轨商务、运输管理、信息共享体系,提升中国铁物钢轨供应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钢轨供应链的各个功能模块运行和钢轨全周期检测维护都会产生不同结构的海量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钢轨供应链系统的数据管理和应用,需要在新的数据统计模式和建立平台架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整体全方位规划,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钢轨供应统计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7.
从供应链集成理论出发,阐述了供应链的资源集成、信息集成和管理集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供应链网络体系。总结了钢轨供应链的集成机制,分析影响钢轨供应链集成的主要因素。结合钢轨供应链集成服务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服务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焦彬洋 《中国铁路》2023,(4):108-116
根据钢轨打磨磨削理论和钢轨实测廓形数据,建立单遍和多遍最优打磨方案设计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模式库的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方法,开发了智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并开展现场钢轨打磨作业应用。结果表明:将钢轨等效偏差指数作为最优打磨方案设计的优化目标函数,能够较好实现打磨后钢轨廓形逐步向目标廓形贴合;开发的智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能够根据现场实测钢轨廓形进行批量打磨方案设计,并能预测打磨后的钢轨廓形,可显著提升打磨方案设计效率;采用该打磨方案设计方法开展现场打磨作业,打磨后钢轨实测廓形与模拟廓形基本吻合,主要轮轨接触区域钢轨廓形与目标廓形较打磨前贴合程度明显提升,打磨后钢轨廓形GQI指标均达到优良等级且钢轨表面状态良好,能够较好地满足打磨作业要求。研究的相关成果可显著提升钢轨廓形打磨方案的准确性和设计效率,为铁路钢轨打磨作业提供直接、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钢轨强迫成型电弧焊方法的开发经过,操作要领,特征以及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该法是目前日本唯一允许使用的现场钢轨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开发出了钢轨连接板自动视频检测系统,并成功进行了现场裂缝钢轨连接板检测效果评估。联邦铁路管理局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与ENSCO.INC公司共同为该项研究活动提供资金。该系统利用安装在公路/铁路两用车(图1)上的高分辨率行扫描摄像机和2套钢轨连接板激光传感器进行检测。在两次现场示范检测中,系统对裂缝检测的故障报警率低,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检测到的裂缝中40%得到了系统操作人员的确认,60%未被确认)。尽管有15%的裂缝未检测到,但这些裂缝都不是中心裂缝。目前正对检测算法进行修正和试验,以降低裂缝失测率,以及由于道碴过高,植物、油渍、泥土或钢轨连接板附近的其他因素造成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段时轮轨间横向压力引起的各种问题,如钢轨的侧面磨耗及轨顶面波状磨耗,轮缘垂直磨耗,轮轨辗压声,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润滑内轨走行面的“轮轨摩擦改进系统-FRIMOS”。(见图1)。FRIMOS是由以碳为主要成分的颗粒状的摩擦改进剂与向轮、轨问高效供给摩擦改进剂的喷射装置组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根据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简称:雅万高铁)焊轨基地的工艺布局特点,设计并研发了焊轨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钢轨焊接接头(简称:接头)的数据采集、生产作业管理、实时监控及成品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工位操作子系统、实时监控子系统及发货管理App 4个部分,能够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对接头质量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溯源。该系统的应用对提高雅万高铁焊轨基地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保障钢轨焊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NRC(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钢轨预防性打磨模型可为不同位置的钢轨提出具体的打磨建议方案。北美的铁路运营公司一直受到钢轨滚动接触疲劳的困扰。随着车辆轴重及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钢轨滚动接触疲劳也在增加。为此,NRC—CSTT(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地面运输技术中心)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预防性钢轨打磨理论.以此制定钢轨养护方案.从而控制钢轨滚动接触缺陷、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打磨方法是在对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缝的产生及发展研究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在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的同时,须不断减少钢轨产品质量缺陷与伤损,保障钢轨及相关产品质量与铁路行车安全。依据全路钢轨伤损数量上升的现状和用户意见,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向铁道部提出加强钢轨质量管理,建立驻钢厂钢轨质量监督站的建议。2001年2月9日铁道部批示:同意从源头上抓好钢轨质量工作,确保行车安全。请进一步明确驻厂检查验收组织的职责,并修订完善钢轨质量管理办法。经过多次磋商和修改,于2001年8月2日铁道部发布了《铁路用钢轨质量管理办法》(铁运[2001]82号)。确定由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负责铁道部路用钢轨质量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位于科罗拉多州谱韦希洛的运输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TTCI)与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P)合作,对商业运输轨道的钢轨特性进行了试验。图1显示的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蒂哈查皮340英里程标处的第3试验地商业运输钢轨特性试验。试验表明,采用0.75英寸轨侧磨损极限标准,各种新型优质钢轨的平均使用寿命为200MGT(百万总重英吨),若采用轨头面积30%的允许损失标准,使用寿命大约为900MGT。 如使用0.75英寸轨侧磨损极限标准,两段已知MGT曲线的钢轨使用寿命为232到245MGT。使用环境包括较大的山区坡道及6至10度的曲率。在通过169MGT的观察期间,所有被评估钢轨的预期使用寿命相差在10%以内。在此期间,未进行钢轨打磨,也未发现钢轨顶面出现缺陷。 在加速运行试验基地(FAST)进行的类似试验表明,钢轨的预期使用寿命大约提高了一倍,这说明现场列车及润滑条件不同,条件更加恶劣。试验中未发现钢轨的硬度与磨损率大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铁路》2011,(4):78-78
钢轨折断是不容忽视的课题。在维也纳地铁路网中,近几年出现了钢轨裂纹和破损现象。将钢轨问题分为2个范围:整体应力问题(将钢轨看成是一个整体)和局部应力问题(在轨头周围由于滚动接触产生的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随着滚动数量的增加会导致钢轨踏面下材料破碎)。  相似文献   

17.
轮轨中低频相互作用与钢轨波浪形磨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轨波浪形磨耗,建立了一个具有弹性轮对与弹性轨道的转向架-轨道系统,在中低频率范围内空间耦合(三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典型的钢轨接头冲击下轮轨中低频相互作用模式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轮轨垂向冲击可激起轮轨间横向与纵向的相对振动,从而导致轮轨磨耗数以较高频率变化,使钢轨产生波浪形磨耗。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会激起轮对轨道更高阶振型的振动,使钢轨产生短波的波浪形磨耗。本文的轮轨中低频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制定的一种系统,将它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可以降低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同时随着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中各节点及时传递信息成为现实着重介绍基于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供应链管理决策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该装置采用单微处理器技术对钢轨温度,实验室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及数据处理,可分为智能轨温计和数字温度采集处理系统两种,两种装置都是通过数字温度传感器(感温元件)分别对钢轨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20.
钢轨材料特性对轨头内弹塑性接触应力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的材料参数直接影响着钢轨的屈服现象和应力状态,文章详细地研究了轨头内弹塑性接触应力场与钢轨材料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变硬化模量,屈服极限)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