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新加坡海峡的航行环境和气候特点,指出影响新加坡海峡航行安全的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为短时雷暴降水引起的能见度不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可用于了解该海域总体天气形势的信息来源和研判方法,以及短时和临近气象要素预报的气象网站,给出了可供新加坡海峡航行船舶安全气象保障使用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商业航行水道之一,承载着当今世界三分之一的贸易货物,随着世界船队大型化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贸易往来越发频繁,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安全压力越来越大,如何确保船舶在海峡安全有效地航行是船长和公司安全监督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海峡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承担着今世界1/3的海上贸易运,商船往来频繁,减少船舶交通事、保障海峡航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对近20新加坡海峡船舶事的分析,结合具体案剖析事发生的致因,针对不同主体提出增进船舶在新加坡海峡航行安全的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新加坡海峡和新加坡锚地情况,并重点介绍船舶在新加坡海峡和进出锚地安全航行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大远 《中国海事》2008,(6):74-75
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日前已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开始实施有关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的合作机制,以保护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的船舶航行安全以及环境。该合作机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倡议提出建立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加坡海峡内航行船舶的AIS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提出一种元胞自动机的船舶交互仿真模型,应用于新加坡海峡各航段的交通流的交互状况进行模拟。并采用蒙特卡洛随机事件,结合新加坡海峡AIS历史数据按照统计学原理生成不同类型、不同航行速度的船舶,提取船舶驾驶员在不同航行环境下采取的避让措施。对海员在狭水道和繁忙水域的船舶交互避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对提高模拟器训练与航海实践的仿真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3月19日,马六甲—新加坡海峡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和监视监测首次培训研讨活动在广州启动。本活动是落实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航行安全与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是首次在我国举办这样的活动。记者从广东海事局获悉,3月19日,马六甲—新加坡海峡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和监视监测首次培训研讨活动在广州启动。本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主办,广东海事局承办,旨在为各参与方提供良好平台,交流分享船舶溢油风险评估与监视监测信息和实践经验。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外方代表以及中方代表参加了本  相似文献   

8.
文章描述了新加坡海峡的简要情况,重点按照东行和西行分航段介绍了经过海峡的航行方法和挂靠港口的操纵要点。  相似文献   

9.
马六甲海峡一拓滩至新加坡海峡霍斯堡灯塔航段,由于船舶交通流大、船舶种类繁多、水域情况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发船舶航行安全事故。通过总结船舶在该海域航行的经验,对部分关键航段航行风险防控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提升风险防控意识,掌握安全航行信息,制订有效风险防控措施和预案,确保船舶在狭水道、复杂水域内航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就船舶从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东部航行到新加坡锚地的航法和自引抛锚的方法以及抵达该区域抛锚的注意事项进行全面阐述,并将最近自引抛锚的体会进行汇总和介绍,为船舶在新加坡自引抛锚提供具体详尽的参考资料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是从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每天通过该水域的船舶有几百艘,地理位置异常重要。随着东亚各国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该水域的船舶有增无减,事故屡有发生,越来越引起航海界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满载油轮VLCC如何采取正确的航行方法,顺利通过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正>迂回航线好处多多绕开南海运输并非问题。无论采取哪种迂回方式,都比现状中的马六甲·新加坡海峡受到更少的制约。实际上,一部分船舶不喜欢通行马六甲海峡,选择经由望加西海峡·龙目海峡。从这个意义上说,绕道并非坏事。马六甲·新加坡海峡存在船舶拥挤、水深、海盗等现实问题。虽然出于节约航行天数的原因使  相似文献   

13.
<正>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合作机制系列会议在新加坡召开10月5日到6日,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沿岸国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在新加坡集会参与第八届海峡合作论坛活动,研讨海峡航行安全、港口可持续性、航运新技术等方面的应用问题。在本次系列会议上,上海海事局代表就中国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进行了演讲,并介绍了中国政府提议的海峡合作项目——溢油应急立体监视系统,引  相似文献   

14.
《航海技术》2007,(6):33-33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已就确保马六甲与新加坡海峡安全,达成维护航行安全和保护海峡环境合作机制。秉承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沿岸国拥有主权也有义务协助使用国的精神。不但反映了海峡沿岸国家和使用国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成为世界首个关于航道保安、航行安全和环保而设立的多国合作框架,也标志着国际海事社群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海峡及其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海峡位于新加坡岛南部沿海,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笔者从事的集装箱班轮航线是从中国经新加坡海峡到波斯湾,再经新加坡海峡回到国内后跨太平洋到美西,也就是所谓的钟摆航线,一路经过的大小海峡有4个,而这其  相似文献   

16.
在新加坡海峡发生的一起船舶碰撞案例,在判定应该使用的规则以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时,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案件一拖三年。此文结合该案例对有关规则及新加坡海峡的航法进行了探讨,进而对当时情况下应该使用的规则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界定,以期对航行于该区域的船舶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新加坡海峡可航水域受限严重,水流湍急,东西向航行船舶及进出新加坡、马来西亚港口锚地的各类船舶密集,各补给锚地经常被进港补给船舶挤满,锚泊船安全间距狭窄。笔者任职23万吨级"中海希望"轮及30万吨级"中海繁华"轮和"中海英华"轮期间,多次进出新加坡东补给锚地加油。本文介绍进出新加坡东补给锚地操  相似文献   

18.
正0引言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是连接印度洋与南中国海的最短航路,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进口原油有80%是通过这条航道运输的。据统计,2015年有80 959艘次船舶通过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平均每天约221艘次。伴随着船舶尺度、吨位以及船舶交通密度的增大,海峡更加拥挤。笔者曾多次驾驶VLCC航经马六甲海峡、新加  相似文献   

19.
马六甲海峡保安吉隆坡会议有关动态2006年9月18~20日I MO召开了关于马六甲海峡保安的吉隆坡会议。会议讨论了有关该海峡安全、保安和环保的最近进展事宜,旨在建立机制和程序,便利合作,确保海峡安全和国际航运始终畅通无阻。会议通过了吉隆坡声明,同意支持沿海国家的继续努力和有关航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建议性合作机制,促进对话和沿海国、使用国、航运界及其他利益方之间的密切合作。会议支持由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3个沿海国家提出的工程计划,即:移除在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分道航行制中的残骸;应对有害有毒物质的合作和能力建设,有关马六…  相似文献   

20.
曹阳 《航海技术》2001,(5):21-21
众所周知,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岸、苏伊士运河南端以及中国的老铁山水道、成山头水域等等,都是航行的复杂航段。上述区域具有船舶密度大、交通情况复杂、航道和自然环境不尽人意、回旋余地小的特点。为此,IMO采纳分道通航制,旨在隔开相反的通航船舶流向以避免发生对遇,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然而,船长和驾驶员切不可因为实行了分道通行制而放松应有的戒备。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客轮高速穿越分道,捕鱼船在分道内捕鱼;船舶在分道内滞航等待引航或者上物料;高速船从后面赶上贴近被追越船追越;船舶任意穿越分道进入沿岸锚地;或者船速相差无几的二条或三条船占据整个分道齐头并进。凡此种种都给在分道内按船舶总流向行驶的船舶带来麻烦,有时甚至险象环生。因此,在分道通航制区域内航行,仍应引起船长和驾驶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