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新星 《公路》2022,(4):372-377
为解决隧道涌水病害,通过高聚物注浆材料的研发、高聚物注浆材料性能的评价、公路隧道帷幕注浆方案的设计、高聚物帷幕注浆的施工及高聚物帷幕注浆的作用机理研究,提出了涌水公路隧道病害的处治方法及高聚物帷幕注浆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涌水公路隧道要求高聚物注浆材料密度为0.25~0.43 g/cm3,抗压强度至少为5.89~7.68 MPa,渗透系数少于2×10-7 m/s;高聚物帷幕注浆可以有效封堵隧道涌水,及时解决隧道涌水病害。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高聚物注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无损检测和高聚物注浆技术,开发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快速修复技术和施工工艺,研究了注浆修复效果评价指标.通过现场试验分析,证明该方法切实有效,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分析复合式路面病害特点及成因,结合对道路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维修中的机理分析,探讨了应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复合式路面病害的适应性与技术优势。依托高聚物注浆的实体工程应用案例,采取FWD弯沉检测、雷达扫描及钻芯验证,对高聚物注浆处治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道路高聚物注浆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边通车边施工状态下改扩建工程复合式路面基层裂缝、脱空、松散、错台等病害,对复合式路面病害的快速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高聚物注浆的技术特点,重点对注浆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在佛开高速基层病害处治工程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出高聚物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维修中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预防性补强技术中的高聚物注浆技术进行研究。在开始注浆作业时根据路况调查情况确定注浆路段,根据施工工艺确定注浆孔的布置方式及施工,采用FWD及GPR对注浆前后的弯沉值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高聚物注浆进行预防性补强的效果良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圆梁山隧道粉细砂充填型溶洞钻孔注浆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建法 《隧道建设》2009,29(1):88-92
圆梁山隧道是渝怀线最长的铁路隧道,全长11068m,是典型的岩溶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共揭露了5个大型充填型溶洞,其中施工难度最大的2#溶洞为高压富水深埋粉细砂充填型溶洞。以该溶洞钻孔注浆施工为例进行了工效分析,并从注浆参数、注浆材料、机械配套和劳动力组织等几个方面对圆梁山隧道粉细砂充填型溶洞的钻孔注浆快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重阳 《上海公路》2023,(2):124-128
随着我国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增长,高速公路养护的重要性日渐突显。现分析了高速公路的高聚物注浆技术及其三要素,阐述了高聚物注浆技术的适用范围及工艺,并给出了其在全国,尤其是在安徽省高速公路的应用、施工实例及处治效果,探索了公路路面养护及病害检测修复的新方法,以期为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提升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5,(4)
鉴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维修方法的不足,文中结合高聚物注浆技术的优点在南阳干线公路上的应用,介绍了采用非开挖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的一种新的路面养护方法,研究了高聚物注浆技术的技术原理、注浆施工方案、冷补料修补技术竣工评价方法。实践证明,高聚物注浆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和养护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为今后这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高聚物注浆技术在湖北京珠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高聚物注浆技术的技术特点,总结并对比国内部分常见的半刚性高速公路维修养护技术,对高聚物注浆技术在湖北京珠高速公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工程应用的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非开挖的技术特点使得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无损检测和高聚物注浆技术,对河北省保津高速公路横纵裂缝、网裂等病害进行处治,根据处治前后检测资料对比分析,此项技术快速、经济、环保,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高聚物注浆维修高速公路病害技术是公路养护维修技术领域的新成果,体现了非开挖、精细化的理念,具有施工快捷、根治病害等优点,与传统维修方式相比,体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安新高速公路示范工程为例,从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方面对高聚物注浆技术和常规开挖换填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高聚物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可节省费用10552.73万元,效益提高56.56%。  相似文献   

12.
结合鸳鸯会隧道实例,对地表注浆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计算注浆前后围岩变形和塑性状态,分析隧道塌陷成因及注浆加固效果。注浆结束后,使用地质雷达检测注浆区域,了解注浆管分布及浆液扩散情况,排除注浆后围岩中不密实区域。施作初支后,对比拱顶沉降现场监测、回归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结果,研究围岩长期变形趋势。结果表明,综合数值分析、雷达检测及现场监测分析,能够有效评价浅埋黄土隧道地表注浆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3.
百店隧道第三系富水砂层快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广义 《隧道建设》2014,34(9):908-912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百店隧道第三系富水砂层快速施工技术为例,根据砂层的物性参数及成因,采取理论和现场试验总结,合理优化注浆工艺,针对超前注浆加固方式、钻孔泄水降压,局部补充注浆及快速开挖封闭技术进行重点研究,提出"超前周边注浆+掌子面加筋注浆+加固体外超前泄水降压+开挖过程中补充注浆+快挖快封"的快速施工关键技术,不但能有效控制开挖过程涌水、流沙、工作面坍塌失稳现象,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综合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通过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4.
象山隧道岩溶地段全断面超前注浆堵水与加固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韩志怀 《隧道建设》2009,29(5):558-562
对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岩溶地段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做了简要说明,以YDK24+114~+144段的注浆循环为例,在注浆参数、材料选用、注浆顺序、施工工艺、机具设备配置以及注浆效果评定等方面,对岩溶地段全断面超前注浆加固技术做了介绍,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博深高速公路石鼓隧道洞身地表有一山谷溪流,围岩覆盖较薄。为确保隧道施工后地表溪流无变化,做到"水长流,树常青",通过对隧道注浆止水方案选择、洞内浅孔预注浆试验、注浆设备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应用了全断面后注浆止水技术,现场止水效果良好,成功穿越了石鼓隧道洞身浅埋段。同时,对今后隧道注浆止水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穿越大埋深富水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开挖面涌水和地表沉降过大的问题,依托广佛环线沙堤隧道工程,对土压平衡盾构填舱注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填舱注浆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土压平衡盾构穿越深埋富水裂隙岩层时,隧道洞周围岩变形较小,而地表沉降及建筑物变形对地下水流失较为敏感; 2)将气压平衡和土舱填舱注浆处理技术相结合,辅以微扰动等施工控制方法的填舱注浆成套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喷涌现象及地表建(构)筑物沉降过大的问题; 3)采用填舱注浆技术进行堵水时,应保证开挖面内填舱注浆范围和注浆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并应考虑注浆厚度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汪旭  孟露  程德胜  卢松 《隧道建设》2019,39(Z1):166-175
针对目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管片壁后回填注浆质量检测的局限性,综合地质雷达和地震映像法的优点对注浆质量进行可靠性检测。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2种方法在管片后注浆质量的检测进行模拟,验证方法的理论检测效果。在该结果基础上,采用预测反褶积滤波技术对2种方法结果中的多次波进行有效滤除,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最后根据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将数据滤波技术及最优探测参数在西藏某公路双护盾TBM施工隧道回填注浆质量检测中进行实际应用,并结合钻孔内窥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预测反褶积滤波技术能够有效滤除管片内钢筋模所产生的多次反射波,并能提高2种方法的分辨率; 地质雷达法探测结果分辨率高,但受限于管片内钢筋模的影响,400 MHz天线有效探测深度约为1 m,地震映像法探测深度能达到5 m左右,但分辨率低于地质雷达法,2种物探方法优劣互补; 综合利用2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管片衬砌段回填注浆质量检测的难题,保障隧道建设安全。  相似文献   

18.
某隧道穿越F4-5、F2-6宽张断层破碎带,右洞长6350 m,左洞长6336 m,超前探孔最大涌水量为1650 m^3/h,静水压力右洞为4.3 MPa,左洞为4.8 MPa,围岩为Ⅲ级安山玢岩。为解决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高压涌水问题,施工采用全断面超前帷幕预注浆技术,纵向加固范围为41 m,径向加固范围为轮廓线以外8 m,注浆终压为水压的2~3倍,浆液扩散半径为2 m。通过对注浆材料的灵活运用、注浆顺序的优化等措施,总结并提高了目前帷幕注浆施工工艺和技术,加快了扫孔、注浆的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达到了最佳的注浆效果和工效,确保了该隧道顺利通过高压富水宽张破碎带,供类似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任成国 《隧道建设》2015,35(9):935-938
盾构施工管片背后注浆是保证隧道安全、质量及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因素,更与施工成本息息相关。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基岩中施工时,由于其管片背后填充空间大、富水基岩地下水冲蚀,同步注浆效果差,注浆质量对工程安全、质量及成本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城际铁路湘江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研究分析,针对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富水基岩地层管片背后注浆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同步注浆、补充注入砂浆、二次补强注浆及封闭环施工"的施工方法,经过施工过程的调整和优化,确保了管片背后注浆质量的安全可控,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