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路》2018,(11)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是否合理,将严重影响城市内外交通出行效率,甚至制约整个城市的发展。针对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是否合理缺乏系统、科学评价体系的现状,科学合理地建立了多层次、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引用基于序关系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实例介绍了该综合评价法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衔接性定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论与当前高速公路出入口路网发展现状一致,充分证明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能够科学地指导有关部门对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路网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2.
绕城高速出入口作为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衔接关键节点,是城市对外交通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运行评价方法被研究,首先从绕城高速出入口布局、服务性能以及衔接性能三方面出发构建了出入口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序关系-云模型建立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运行现状综合评价方法,最后,结合长沙市绕城高速出入口现状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基于序关系-云模型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城市出入口道路交通的畅通发展,从出入口道路的内涵定义、交通特性分析、服务水平划分、拥堵原因分析、出入口数量确定、出入口交通衔接与控制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出入口道路交通理论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原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系统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根据区域发展及路网规划,调整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势在必行。以北京市京藏高速(西关环岛一南辛路)段出入口布局调整方案为例,综合考虑高速出入口服务功能、道路沿线工程条件、高速公路影响范围、工程实施经济要求等因素,进行出入口布局方案研究,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AM策略的道路出入口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陆荣杰  张宁  陈恺  丁建明 《公路》2007,(6):131-136
道路出入口作为道路的重要节点,影响着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及安全。首先分析了道路出入口设计、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出入口布局选址欠规划、出入口设计不佳、出入口附近交通组织不完善等原因是造成道路出入口衔接处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借鉴美国出入口管理策略中的相关技术,提出了建立出入口间距标准、采用服务性道路改善路口布局、路口采用远引调头措施等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以及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原古亭山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对柳州市城市交通的影响,结合该立交与柳州市城市规划路网的位置关系及功能地位,提出变更方案。经过对变更前后立交方案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及规划路网的影响,为承担城市出入口功能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整个快速路网的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结合车辆在衔接段的交通运行特性,对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匝道与平面交叉口衔接段的长度进行优化设计,并以雄楚大道为例,对部分出口匝道、入口匝道与相邻平面交叉口附近衔接段交通流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VISSIM软件建立衔接段长度设计优化计算模型,对衔接段的交通流进行仿真模拟,并将输出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计算长度下,车辆在衔接段的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时间以及排队长度都有了较大改善,整体交通运行状态得到了较大提升。该结果验证了衔接段长度设计优化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城南经贸合作区为新开发区域,由于其处于国道、高速公路交汇之处,虽然交通体系发达,但新开发区域与现状道路及规划路网均存在衔接冲突,相交节点较多,给片区路网的交通组织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片区的近远期发展及规划路网的实施提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发展,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设置成互通成为主流形式。一些已建成的高速出入口也随道路的改造同步调整为互通,但不是所有的高速出入口都适合改造。对通锡高速新吴区出入口互通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周边路网规划、用地规划、交通量及上下游高速出入口间距综合考虑,得出无须建设互通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项目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为南京1.5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联浦仪高速公路、国道312、宁杭高速公路及南京五桥,是串联南京江南江北重要的过江通道之一。大型过江通道的总体及其重要,事关过江通道的功能发挥以及城市的交通格局。路线方案选择需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快速路网规划,接线路线方案均需综合考虑;出入口布设需要综合考虑相交道路地理位置、功能定位及地方政府的要求,尽可能增设过江方向出入口。本文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城市隧道设计是目前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课题。城市道路路网复杂,出入口方案限制因素较多,如何结合区域交通组织,确定合理的隧道出入口方案,确保城市隧道的运营和施工安全,是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天津站交通枢纽五经路地道的出入口方案选择,系统论述了城市隧道出入口方案选择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快速路的出入口匝道设计,分析了布置在高架快速路出入口匝道的交叉口交通特性,研究了合理化交织区设计、立体分离横向道路直行交通、均衡路网流量和分担疏解功能等空间布置策略,并提出了各种优化方案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是常州市"一环八射"快速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射线快速路,是衔接G42沪宁高速公路青龙互通的一条城市对外交通快速转换的重要通道。以青洋路高架北部延伸线工程总体设计为基础,分析了项目的建设背景、规模、功能定位,并详细介绍了快速路形式、标准横断面、平面总体布置、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衔接设计、桥梁工程及综合管线工程等方面,为其他城市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实现城市内外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整个交通系统一体化是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城市内外交通衔接模式受城市路网形态、城市规模、土地利用模式等因素影响.文中在分析河南省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现状和衔接需求的基础上,从城市内外交通方式选择和枢纽场站布局层面提出了河南省不同规模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布局模式,以指导河南省构建有效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叶瑞云  赵长相 《公路》2022,(4):267-270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必提速区域交通格局重塑,湾区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要求。分析干线路网与城市发展协调机理,利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等大数据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区域交通发展要求和交通需求态势,明确干线路网规划建设思路,提出适应湾区发展的“通道联动、网络塑城”的城市干线路网发展策略,并据此拟定中山市快速干线路网布局方案,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空间日益扩张,高速公路被城市路网包围导致城市路网割裂,高速公路入城段改扩建需求越来越多。由于高速公路入城段道路两侧用地条件普遍较为苛刻,使得保通方案的优劣成为改扩建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以上海市S4公路入城段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的研究为例,提出方案制定原则、工程技术标准及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交通预评价,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细化交通小区划分,考虑实际小区出入口位置,利用TransCAD转向处罚功能模拟道路设中央护栏、禁止左转等交通组织措施来提高该软件在城市中央商务区交通流预测中的精度,为路网规划方案的改善提供依据;以长沙市河西中央商务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细化应用后可以满足路网规划的决策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通行质量,同时保障高速公路区域路网和作业区的交通正常运行,有必要开展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均衡诱导研究,对改扩建高速公路上过载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流和转移。准确地识别高速公路周边路网的交通瓶颈路段,是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均衡诱导的重要基础。在对国内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运行状况调研的基础上,耦合了速度-密度关系模型和服务水平法,构建了交通瓶颈识别模型。然后,基于所构建的交通瓶颈识别模型,结合周边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不同时段的服务水平,对周边路网不同时段下的交通瓶颈路段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9.
城市快速路为保持其"快速"性,需解决快速路车流如何与地方路网衔接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石家庄市槐安路设计中的优缺点,阐明快速路设计中如何服务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路网,发挥城市快速路交通特性,并对目前存在的快速路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新老城区衔接段作为城市新城区和老城区交通转换的缓冲区域,其自身交通的改善将有助于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文中通过分析孝感市新老城区衔接段交通运行现状,从减少新老城区之间过境交通流影响、完善现状路网系统、提高区域交通承载力等方面改善交通拥堵现状,从点线面层优化区域交通运行,促进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