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水系连通工程中某水闸工程为例,并结合相关研究单位编制的临海新城水系连通方案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天津市滨海新区防潮规划,该水闸肩负恢复岛体内外水体交换从而实现水系连通功能;并兼顾防潮排涝、保护内陆、景观协调等多重作用。合理确定水闸安全等级及设计标准,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水闸结构的选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的闸室、闸门型式,最终通过多方位比较,确定满足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多重标准的合理闸型,总结所选闸型的特点,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出城市水系规划应以水系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生态格局、城市发展需求等因素。并以自贡东部新城水系规划为例,通过生态需水量计算和水质保障措施分析,研究是否超过水系自身承载能力,确保水系规划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运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互不连通,严重制约了内河航运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积极推动湘桂、赣粤运河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运河连通工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相城区地处太湖东部的平原地区,河网密集,河湖众多。漕湖是相城区的重要湖泊,具有良好的生态、养殖和景观等功能,因与太湖、望虞河等水系相连,漕湖还具有重要的航运功能、排泄太湖洪水的防洪功能以及向太湖送长江水的引水供水功能。根据相城区水系特点以及湖泊功能现状,选择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漕湖为对象,开展湖泊健康状况评估。评价结果显示,漕湖的自然属性健康状况为"轻度不健康",服务功能和综合健康状况等级均为"亚健康"。  相似文献   

5.
关于涂镇湖退垸还湖工程规划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婷  罗希  耿川  黄华 《中国水运》2014,(10):332-334
涂镇湖位于梁子湖的偏南方向,上世纪70年代因围垦变成一湖“死”水,加之水体污染,使得涂镇湖水环境和水生态情况严重。通过以涂镇湖退垸还湖工程现状为基础,以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为出发点,充分分析了工程的利弊,拟定了对内拆除和改造湖汊圩堤,利用前置库净化水质,对外将涂镇湖大堤“变堤为滩”,与梁子湖相连的工程规划方案,为涂镇湖水系连通、交通航运、生态景观等多目标是实现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思路,并明确了水资源保护的规划原则,对以后类似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汶补源水系连通工程设计线路,其引水来源主要来自于汶上琵琶山引水闸,整个引水线路总长67.625km。本文根据实际工程建设经验,对工程任务和规模进行总结,并从消防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运输、施工总布置五方面,论述了引汶补源水系连通工程设计方案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更合理确定水网圩区的排涝工程规模,以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围排涝区为例,建立了基于Mike Hydro Rive的海鸥围现状及规划一维水动力排涝模型。结果表明,目前海鸥围排涝区不能满足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存在断头涌和河口抽排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通过水系连通及新建泵站等工程措施,有效降低了排涝标准下海鸥围内河涌河口最高水位,满足海鸥围排涝安全管控水位1.2m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进入“十四五”期,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水运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国家高等级航道正在按照“强化通道、沟通水系、辐射延伸、通达海港”的思路进行拓展完善。红水河始于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合处蔗香两江口,止于广西来宾石龙三江口,全长656公里,属珠江水系,是西江的主流,是我国西南地区水运出海的黄金通道.。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起于贵州化屋基,于渝境内的涪陵注入长江,全长7114km,是国家规划的“四横四纵两网”高等级航道之一。本文结合已有部分研究成果,重点研究珠江、长江两个水系上游连通的可能性,寻求连通方式,论述连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胡克银 《中国水运》2014,(10):177-178
平阳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工程涉及6个镇,分为10个项目区,治理河道150条,长度185.4km。通过疏浚整治工程、清障工程、水系连通工程、岸坡整治工程等措施,提高县乡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恢复各试点项目区河道的水资源利用功能,使试点地区的乡村河道水环境整体上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江海河航道双桥枢纽与新江海枢纽距离近、水位差小且上下游平水期长,对双桥梯级方案取消与否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取消双桥梯级方案对区域防洪、排涝、水系连通、水质等影响较大,水系恢复工程总投资和营运费用高,项目内部收益率低;保留双桥梯级方案维持现有水系布局,船闸具备开通条件,可与新江海河船闸联合调度,共用待闸锚地,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11.
径河是武汉东西湖区湖泊、沟渠等水系东西连通和排灌系统的重要通道,扼东西湖水系之"咽喉",也是汉口西北水网生态的重要节点。调查发现,径河水域泛水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组合性较好,吸引力较强,开发空间很大。但也面临河道淤塞、水质劣化的困境。把径河水域治理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使用,不失为一举两得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成子河船闸需穿越多重水系,闸位选择受限因素多且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复杂的问题,船闸平面布置从水系连通、防洪规划、通航安全、对灌溉排涝的影响、船闸运营管理、征地拆迁和投资等多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选。通过数模在引航道与上下游交叉河流处分别限定300、120 m3/s最大安全通航流量条件,并采用疏浚拓挖增加过水断面和设置导流墙调整主流方向,改善了船闸引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对复杂水系条件下的船闸闸位选择和平面布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引江济淮工程是兼有供水、航运、生态等开发任务的跨流域、跨省份的战略性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拟选择枞阳闸作为引江口门,并新建1000吨级船闸,作为菜子湖线路与长江连通的口门。核查枞阳小港航道条件,运用数学模型对船闸口门流态进行分析,得出枞阳小港具备开通航线的航道与通航条件。通过设计代表船型、设计航道宽度、水深、弯曲半径,提出连通航道的布置方案及合理的航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胡峰军 《水运工程》2021,(1):168-173
浙赣运河是沟通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连通工程,为江西省开辟东向出海通道。针对浙赣运河越岭段线路走向问题,进行运河线路和分水岭段局部线路的比选。从线路布置、区域影响、水源供给、连接段、建筑物、项目实施、移民占地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综合路线长度、越岭高程和航运水量等条件,给出运河线路推荐方案——龙绕溪方案,即通过建设大麦淤枢纽、彤弓山枢纽、九都枢纽、红旗岗船闸、东山坞船闸等工程梯级,控制最低水位,开挖运河。在分水岭段进行3个方案的比选,推荐路线长度、移民占地等条件较优的水库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雄安新区、山西省水运出海通道选线方案的问题,系统总结了运河连通工程选线原则,进行了河库情况、地形地质、水资源等建设条件和近远期建设方案的论述,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比较相结合,得出运河连通工程应充分利用既有河库条件并综合考虑运量、生态、碍航设施改造等因素进行选线,结果表明:雄安新区通过独流减河出海方案基本可行,山西省可考虑多式联运方案出海。为研究规划雄安新区和山西省水运出海方案提供了初步思路,对于运河连通工程选线和航道工程设计规范修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湘桂两省区水系运河连通工程航道选线的问题,系统总结工程特点和选线原则,并提出4条可行的线路方案,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线路通航效率、越岭段供水条件、碍航设施条件、生态敏感目标等因素进行系统比选。结果表明,线路1具有通航效率高、越岭段高程低、供水条件好、不涉及高铁桥改建等优势,可作为湘桂水运通道的推荐线路。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15,(6):515-522
以海口人工岛工程为例,采用Mike21中的Flow-Model-FM模块建立水动力和保守物质对流-扩散数值模型,模拟节制闸门控制下人工岛内湖水系的流态和水体交换情况。根据设计方案计算结果,结合理论分析,通过调整节制闸门个数、位置以及局部内湖水系边界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优化后方案有效节约了投资成本,减小了闸门附近旋转流,避免了引、排水过程中,水质较差的中湖北侧水系水体流入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大圆湖"水系的问题,为内湖景观水系设计和节制水闸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厦门东部燃气电厂取水口建设与东部港区码头岸线规划相协调,使取水口与规划港区码头使用功能互不影响又能相互共存,开展了对该“结合工程”的研究工作。研究认为,“结合工程”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研究成果解决了大型燃气电厂取水口工程和大型集装箱码头工程结合的技术难题,达到工程分期实施、功能共存、港口资源充分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的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运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动态的、滚动的过程,进入新世纪后,要求修订补充长江水系航运规划报告的呼声日见其高.现在长江水系部分省市已相继进行航运规划修编,交通部近期亦将安排长江水系航运规划修订补充工作.在目前形势下,总结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开展情况,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探讨规划工作的有关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临夏州南阳渠提质增效及水系连通工程某段明渠右侧向下边坡有大面积滑动趋势。本文针对滑动影响带的地形地质条件拟定抗滑桩方案,通过荷载和结构抗力不断试算,逐步调整后推荐出可行、可靠的方案,最后结合费用比较,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设计过程比较了不同概念的滑坡推力在此次任务中的数值大小,也比较了不同布置方案的抗滑桩群抵抗能力,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