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我国无水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进一步发展我国无水港的方向与策略,阐述无水港的定义,总结无水港与内陆集装箱集散点在功能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将无水港定位为内陆地区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分析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介绍已有的3种模式,论述无水港建设对港口发展和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我国无水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区划条块分割、无水港规模较小、缺少投资等,认为无水港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港口、船公司、货主等各方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2.
无水港虚拟一体化联动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几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无水港建设,让内陆地区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出海通道,海港也将无水港视为拓展腹地范围的工具。无水港运行数据显示出其巨大的效益,可大大降低物流运行时间,中部地区缩短1-2天,西部地区缩短3-4天,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无水港"黄金水道"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着内陆各级政府纷纷建设内陆港。当前,我国内陆城市在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主体单  相似文献   

3.
无水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与港口具有同样功能的"内陆港"。介绍了国内4个无水港港群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目前无水港的通关模式。分析了无水港通关模式的优势和社会效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西根据南宁独特的区位优势,提出"无水港"的建设项目,以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南宁现有的许多优势固然成为打造"无水港"的条件,但是,无水港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它的生存与发展,政府应在各方面应加大建设、引导与整合的力度,为"无水港"的生存与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实现建设"无水港"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陈春满 《中国水运》2010,334(7):46-47
<正>"无水港"运作模式是一种新的物流组织方式。本文对目前"无水港"运作模式进行剖析,针对"无水港"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探讨符合我国"无水港"发展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依托铁路物流中心 发展内陆无水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娟  张琦 《水运管理》2009,31(11):23-25
为依托不断建设和建成的铁路物流中心,大力推动内陆无水港建设,阐述无水港的基本理论、含义及功能作用,分析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认为依托铁路物流中心发展内陆无水港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提出加强无水港建设的协调组织,加快集装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及港口企业主动协调内地省市政府支持无水港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从天津市口岸办获悉,2012年,天津口岸将进一步完善"无水港"布局,全面提升"无水港"建设速度和运营质量,力争年内实现保定、邯郸、银川、张家口等4个"无水港"投入运营,推动巴彦淖尔、赤峰、邢台无水港加快建设,进一步形成覆盖华北、东北、西北的"无水港"和  相似文献   

8.
无水港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徐伟  陆梦 《水运管理》2006,28(9):8-9,20
分析无水港与内陆集装箱货运站及沿海港口的区别,将无水港定位为现代物流中心,总结国内无水港的发展现状和常见模式,给出发展无水港的条件和应注意的事项。从供应链角度分析无水港与港口的关系,论述无水港建设对港口发展和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栾登 《中国水运》2011,(5):20-21
本文重点对我国"无水港"运作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从硬件和软件上提升"无水港"的运作效能,寻求一整套实现"无水港"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内外无水港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无水港内涵、分类与建设条件,分析了西部典型城市重庆建立无水港的条件基础,并探讨了无水港建设运营模式优化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无水港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王健 《中国水运》2009,(12):22-24
介绍了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内各节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通过分析综合交通网络得出各节点城市与海西主要港口的交通可达性,选取影响无水港选址、建设发展的内外部综合因素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对港口群腹地范围内的"无水港"进行选址并等级划分,期许为构建海峡西岸港口群腹地无水港网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广州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力拓展无水港建设,对保持港口长期稳定发展,巩固"一带一路"桥头堡地位,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港口与腹地的"共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常态下,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竞争层次的不断提升,国际与国内港口间的竞争转向港口间的腹地之争、货源之争。因此,大力拓展港口腹地,发展无水港,积极揽货成为保持港口业务量持续增长的重要抓手。广州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力拓展无水港建  相似文献   

13.
天津港发展内陆无水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彬 《中国港口》2009,(9):25-25,24
随着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完善.港口之间逐渐从港口规模等级的竞争转向腹地竞争的时代。而内陆无水港的发展建设.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港口是否能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因此.天津港为了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港口吞吐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在新一轮的港口竞争中处于领先.已经和继续大力发展其在内陆无水港建设。但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诸多问题,使无水港为天津港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无水港的产生和概念,分析了无水港的优势、功能,以及无水港在交通网络和与港口的连接形式和无水港在港口腹地交通网络中的空间组织形式。并具体分析了广州港在泛珠区域无水港的建设,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海铁联运发展下的远洋运输经济的发展促使货源大规模输出,货品堆存、土地扩张、交通拥堵、环境保护等压力使主海港腹地范围辐射内地,同时为刺激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地区吸引力,无水港作为供应链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其基于不同角度的选址问题被屡次提及。新时期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下,西部的地区吸引力不断增强,选择建立无水港助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使一带一路的时代新政释放出更多红利,将地区吸引力作为无水港建设的研究意向也具有了更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无水港选址评价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对无水港的含义、分类、功能、发展动因进行基本概括,接着对无水港选址原则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利用吸引力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选址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得出选址方案并对选址城市业务量市场份额作出预估,并提出通过建设无水港来提高地区吸引力的措施和注意事项,作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16.
吕志方 《世界海运》2011,34(5):30-32,40
通过分析虚拟无水港产生的背景,介绍虚拟无水港概念,对无水港和虚拟无水港的功用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国内外虚拟无水港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建设虚拟无水港现代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系统是实现港陆双方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海洋经济中的物流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港口单纯地作为水路运输枢纽已经难以满足货物周转。无水港作为当代新兴的内陆物流中转平台,其不仅改善了内陆地区贸易环境,而且拓展了沿海港口的货源。文章首先阐述无水港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影响无水港选址的区位因素,最后运用距离矩阵摹乘法对无水港口进行区位分析,并以西安无水港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港口和内陆之间物流协同能力,建立基于内陆与港口双核联动的哑铃模式无水港协同模型。通过RFID、GPS和智能优化等信息技术,建设支持多种业务模式的无水港智能应用集成系统,实现无水港与港口间数据动态采集、信息无缝连接和业务多方协同,将港口功能和增值服务延伸到内陆,形成沿海和内陆双向联动营运新模式。同时,介绍哑铃模式的无水港物流协同服务系统的建设思路、系统功能、关键技术以及青岛港在内陆无水港建设过程中解决通关、物流输运和跟踪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     
《港口科技》2012,(11):45-47
<正>天津港与安阳市签协将建设无水港2012年9月12日,安阳市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签署加强合作促进发展一揽子合作协议。其中,天津港与安阳市签署的天津港(安阳)无水港项目合作意向格外引人注目,这标志着安阳无水港建设驶入快车道。天津市滨海新区是国内颇具潜力、活力和开放度的现代化新区。安阳是全省18个省辖市中唯一加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作为豫北地区工业重镇,区位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推进我国水运港口与内陆港联动发展及其EDI网络建设的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指出:解决陆港的港口功能及其与水运港口的联动问题,是形成"一带一路"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战略格局的关键点之一。我国不少沿海港口已经与内陆省市建立了100多个"内陆无水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应基于信息化从资金、技术、管理"三轮驱动"模式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本文从新疆陆港建设出发,深入剖析,希望能为"双港联动"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