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公路边坡的实时稳定性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位移值分级标准。该方法首先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公路边坡进行稳定性安全系数与位移值的计算,随后,得到了公路边坡稳定性实时判断的位移值分级标准。对北京市某公路边坡的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公路边坡稳定性状态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提高了公路边坡失稳预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软弱夹层就是一个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采用机动位移法与有限元软件FLAC3D对含软弱夹层的炭质页岩路堑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在不稳定的边坡段采用预应力锚索处置技术进行加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的使用可提高含软弱夹层边坡的稳定性,边坡的安全系数提高,最大水平位移、最大不平衡力及剪切应变增量减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公路软土区域危害性,提出钻孔灌注桩技术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案,为公路项目施工提出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公路节理岩质边坡,采用离散单元法,考虑节理岩体应力与渗流耦合机理,对降雨条件下节理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边坡主应力分布和位移矢量图,节理张拉和剪切位移以及边坡渗流产生的空隙水压力。分析结果表明:节理边坡变形主要受优势节理面控制,产生平面滑移。节理张拉和剪切位移趋势与边坡变形规律是一致的,地下水流动产生空隙水压力会加剧边坡的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5.
公路施工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公路施工的主要基础是路基,它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路基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软土路基,在进行软土路基施工作业时,需要根据施工区域,不同的土质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首先对公路施工软土路基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应该注意的方式。最后提出了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优化方法进行边坡参数反分析,存在速率低、无解性、多解性、稳定性差等缺陷.利用模拟退火法(SA)的优势,将其引入到公路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中,形成结合模拟退火法与多点位移优化进行反分析的方法.以湖南省某公路2处边坡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首先获取边坡多个位置的位移-强度折减系数关系,再建立目标函数,利用SA全局寻优的特点获取强度折减系数的最优值,进而得到抗剪强度参数的反分析值.结果表明:取反分析值作为抗剪强度参数时,边坡各个节点的计算位移都比较接近监测位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软基桥台位移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建在软土路段上的桥涵,因桥台位移造成的桥梁破坏比较突出,设计中采用不恰当的处理措施,不但会使工程造价急剧提高,而且也会使今后的运营和后期养护遗留下众多隐患.本文针对软土地基上的公路桥梁的桥台位移产生的病害进行分析,并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软土地基上桥涵设计、施工及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修建在软土路段上的桥涵,因桥台位移造成的桥梁破坏比较突出,设计中采用不恰当的处理措施,不但会使工程造价急剧提高,而且也会使今后的运营和后期养护遗留下众多隐患.本文针对软土地基上的公路桥梁的桥台位移产生的病害进行分析,并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软土地基上桥涵设计、施工及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公路改扩建工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寻求科学的支护方法, 以柳州至南宁高速K1456+800处左侧改扩建边坡为研究对象, 利用ANSYS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 选择未及时支护和及时支护2种支护方式, 模拟计算了改扩建工程中6级边坡开挖过程中坡体的剪应变增量及水平、竖向位移增量; 为定量分析2种支护条件下边坡开挖过程中位移及应力的变化趋势, 选取了6个特殊节点进行监测, 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测点的位移(包括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以及主应力(包括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随开挖时步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 无论是否及时支护, 每步剪应变增量最大值均位于坡脚, 但及时支护时, 分布面积及数值较未及时支护时小, 边坡发生失稳的可能性较低; 随着开挖推进, 水平位移增量先减小后小幅增大, 竖向位移增量先急剧增大后缓慢减小, 及时支护下各测点最终位移较未及时支护情况要小; 未及时支护时最终开挖安全系数接近1.0, 及时支护后每步安全系数均大幅提高, 基本大于1.35。综上所述, 及时支护能够有效减小边坡剪切应力, 限制水平与竖向位移, 降低整体应力水平, 提高边坡安全系数, 显著改善坡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各级公路建设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在公路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提高公路的稳定性是各公路建设相关单位和科研人员一直比较关注的课题。其中,对于软土路基稳定性的研究一直是研究中的重点。介绍了公路软土路基的危害和施工中对软土路基加固的方法,对提高软土路基施工后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公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讨论的是公路中加筋土技术的运用,通过对加筋土的原理与特点的研究,着重对工程应用中常见的软土地基加固、桥头跳车处理、加筋土挡墙、路基中加筋土技术、边坡加固加筋土技术等技术进行了实践分析,为今后道路建设与维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路建设中,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是道路施工企业必须掌握的施工技术,因为考虑到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在一些山区及软土地基区域进行公路建设,而为了保证公路的稳固性,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先简要分析了软土地基的类型、特性及危害,然后探讨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现代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公路、水利以及港口堆场、道路等陆上软土地基处理。但处于潮间带区域的软土采用真空预压进行处理的案例较为少  相似文献   

14.
边坡工程的监测取决于监测人员对岩(土)体介质的认识程度和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手段。结合莱州仓上金矿采矿区公路东部边坡和西部稳定状况的监测,阐述了在边坡工程中位移监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存在偏压隧道的某在建公路边坡因切坡施工的影响问题,采用FLAC3D分析其稳定性。首先通过对存在隧道的原状边坡进行开挖数值模拟计算,根据计算所得水平位移和剪应力、应变张量分布特征,分析其潜在滑动面和隧道围岩受拉影响区,确定其加固范围。并进一步分析了锚索加固处理措施的效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锚索加固设计,边坡坡脚和坡面的受力变形均可得到明显改善,隧道围岩拉应力区域显著减小,稳定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6.
软土泥沼地段路基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大丽公路K46~K49软土泥沼路基处治,探讨以促使路堤发生早期位移来最终达到路基稳定的处治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韩炜  陶洪 《交通标准化》2011,(18):99-102
针对目前公路边坡冲刷防护研究之不足,阐述研究公路边坡冲刷的必要性,分析边坡冲刷的成因,建立边坡冲刷计算模型,分析出边坡冲刷临界坡度及影响边坡冲刷的主要因素,为边坡防护设计增加了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国内外软土地基研究和发展状况,探讨了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常用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路软土地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浙江是一个多山地区,公路修建必然带来大量的人工边坡,而边坡潜在滑动可能性对高速公路安全运营会产生威胁。本文对龙丽高速公路裕溪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的系统监测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知,边坡虽产生一定的位移,但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李波  方俊杰  冯志国 《北方交通》2022,(1):36-39,44
以西南地区某二级公路均质路堑边坡为例,设置三种不同的边坡模型,耦合输入EI-Centro地震波,利用ANSYS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三种边坡模型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 表明:随着台阶数的增加,边坡各参数放大系数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由此可见增加台阶可以使边坡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控制边坡位移,分台阶处理边坡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