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争论 ,近年国内不少著名学者都曾卷入。迄今为止 ,双方当然未能取得一致意见 ,很可能永远也不会取得一致意见。然而这场争论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而《西方科学的起源》(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一书中译本在 2 0 0 1年的出版 ,则对于澄清争论中的某些概念大有帮助 ,值得论战双方都仔细一读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下,对海外汉学的研究再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虽然汉学在西方学界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但由于其研究方法的独特和理论视角的新颖,汉学研究一直颇受国内学界青睐。本文作者认为,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汉学深受西方学界风行已久的东方主义的影响,存在着对古代中国的种种幻象和对现代中国的误解甚至歪曲,但另一方面又应该承认,西方的汉学界并不乏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家,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对国内学界也有着启示。再者,与东方主义所不同的是,汉学中也存在着"去政治性"和"去意识形态性"的倾向,它和国内学者的国学研究应该形成一种对话和互补的关系,特别是当我们在把中国文化的成果推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就更离不开与汉学家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十分丰富,也很先进。与西方历史哲学相比,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有着明显的特征:在客观性上,早熟于西方历史哲学;在逻辑起点上,占领历史哲学最高法则制高点;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将两者融为一体,区别于西方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分裂;在指导作用上,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实践性贯穿始终。这些特征恰恰说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在17世纪前从未落后于西方,甚至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人在其漫长的科技实践中,形成了抽象角度概念,但并没有建立相应的角度计量.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应的角度测量问题.在天文观测过程中,古人运用比例对应思想测度天体空间方位.在手工业制造领域,以《考工记》为代表的古代技术百科全书则采用构造法解决具体的角度问题.到了明末,《几何原本》等西方著作的引进,使中国人懂得了角度概念,接受了世界通用的360°分度体系,了解了角度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角度计量才得以在中国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有其哲学逻辑、主体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就其哲学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就其主体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体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根基的主体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主体选择,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选择;就其历史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悠久绵延历史的必然产物,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就其文化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现代性呈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欧洲汉学家赫师慎、佩初兹和葛式在国际权威汉学杂志<通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欧洲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普遍持有的两种对立态度,一是武断地怀疑某些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源自域外,认为中国数学劣于西方数学;二是肯定中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并认为中西数学各有其长处和特色,应平等视之,这也是当时西方汉学界的代表态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既继承了古代科举制度的基因,又在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吸收现代西方高等教育评估的精髓中全面进步。在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既不应该是西方的机械翻版.也不应该是中国独有的评估现象。未来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改革走向,主要集中在理论、制度、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类型、状态、功用与目标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最近,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史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范式转变”的潮流。以往的研究,学者们沉溺于欧洲中心论或中国中心论的研究模式,常将中国与西方简单地二元对立。然而,当代学者正试图跳出这种旧的研究藩篱,不再将中国古代海洋视为边缘或次要的区域,而是将欧洲人视为众多外来者中的一个群体,从而探索西方是如何遵守和适应亚洲本已建立起来的成熟模式和惯例。这种新趋势,为开辟新的课题铺平了道路。如今,亚洲海洋史研究的范围非常宽广,如海洋考古、港口城市、航线、贸易和文化网络、移民、地方宗教信仰、海洋法、外交、海防、海盗和走私等,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9.
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在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魔兽门"①、河南安阳"福彩巨奖案"到广西来宾烟草局长"日记门"②,这些焦点事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影响,给社会舆论带来了轰动效应,也深深困扰着法学理论界.因为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一例外存在着当事人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的尖锐冲突现象.如何正确处理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关系,解决两者的冲突,是法学界应该完成的任务.本文主要以"河南安阳福彩巨奖案"为视角,在总结吸收借鉴学界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简便实用的逻辑方法--"四重考察法",来解决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向现代批评的转型过程中,朱光潜先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完成的《诗论》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诗论》以其谨严的逻辑体系和自觉的理论思维、现代批评方法的借鉴运用以及一些颇有创见的理论主张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既沟通了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的联系,也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鲜活的生命,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实绩.  相似文献   

11.
<正>"海上丝绸之路"亦简称为"海上丝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往的海上通道,此概念提出于20世纪初。中国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传统早已有之,除了古代留下的为数不少的文献资料外,近现代以来,作为中外交通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海上丝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和而不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和重要内容,它的包容性品格鼓励差异性的存在,体现了"异"与"和"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古代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设计学视域下,重新解读孔子的文化观念,理解中国古代高度的哲学智慧,并从色彩学视角深入探讨"和合"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自由法治国"和"福利法治国"两个时期,目前正在进行着福利国的反思与危机处理。因为,福利法治国不仅使国家机构急剧膨胀和税权的非理性扩张,而且也导致了"议会行政化"和"行政的立法化"。相比而言,我国虽然是"单位型"福利模式,远未达到西方"福利国"的社会形态,但却同样面临着税权的规范和控制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消除城乡和区域差距,实现统筹发展,中国必须首先实现税权监督的法治化、民主化及程序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西方的标准来讨论中国的问题,而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悲剧意识具有“内向性”特征,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悲剧意识是存在的,但其冲突性比之于西方及中国近代悲剧意识较弱一些,并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大团圆”结局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团圆”实质上表现了人民在痛苦的现实中对“善”的追求,是“中和之美”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造船文化中有"保寿孔"习俗,即在龙骨上挖出小孔,其中放置铜钱或其它祈愿物品,用以祈求航行平安。而欧洲造船业自古罗马时期即有"桅下硬币"风俗,指在桅座上放置硬币等物以祈求幸运。本文对比了中西方古代造船业中放置祈愿物的类型、位置和演变情况,认为两者间的相似之处是因海上长期文化交流所致,保寿孔来源于中国内陆建筑中的"上梁钱"传统,并认为古代中国和欧洲均有在墓葬和建筑物中放置钱币或祈愿物的习惯,这是在海船上放置同类物品的文化基础,而相似的风俗也是促使这种造船文化传播并扩大影响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其大胆的否定和决绝的质疑姿态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本文立足于对其文化逻辑和诗学精神的把握,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视角,探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原因,关注、探究它对中国90年代"新生代"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开拓出了对"新生代"小说的新的审视维度.  相似文献   

17.
名数学史难题:“近代数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而在西方建立”,是“李约瑟难题”的子问题,近30年来,海内外学在解释这一数学史难题时,提出了各种观点,但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很多观点均存在着不完备性;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再研讨,即使没有共识,也会给人们许多启迪。本从数学创新的角度审视了中国古代数学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义学说是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评价社会制度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的理论。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学者对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进行了阐释与廓清 ,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理论发展的理论脉络并分析了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 ,中国学者在指出了西方正义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后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 ,又从多个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国内正义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天学之科学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少著作皆称古代中国有四大发达学科,曰农、医、天、算。这话要看从什么角度上来说了。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此四者未可等量齐观。中国古代的农、医二学,直到今天仍未丧失其生命力。古代中国人的农业理论和技术,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仍有借鉴作用。中医的生命力更是有目共睹。西方的医学,至今仍未成为一门精密科学,因此它还不得进入“科学”之列。1中医当然更未成为精密科学,但有些西医束手的病症,中医却能奏功,故今日中、西医能有旗鼓相当之势。天、算二学在古代中国常连称为“天算”,因为两者关系极为密切。这在西方也是如此。古代西方…  相似文献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葛兰西的“历史集团”理论以一定阶级组合为架构,贯通整合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深入解读“历史集团”范畴的内涵和意义.该理论的局限是对生产力的根本决定作用有所忽视,导致对实践结构的整体把握有不足.“历史集团”理论蕴含国内与国际两个社会向度,通过该理论可透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质.中国争取国际博弈主动权和领导权的关键在于形成先进的世界性“历史集团”和“实践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