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永嘉乌龙坑大桥倒塌的原因,并从管理角度对我国民间桥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各镇区交管站的桥梁纽带作用,将交通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要求上情下达,将基层建设市场中发现的许多实际问题及时上报,上下联动,齐心协作,形成我县村级道路及民间桥梁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佐周先生与市科协领导就酝酿能否打破"坚冰",通过民间学术交流来构筑一座"桥梁",开启隔绝40多年海峡两岸的交往,从而拉近两岸人民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长兴的古桥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始建于宋代,县内保存的各类民间古桥梁共计196座,其中1座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座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座被列为县级文保点。为了使逐渐消弱和丧失交通功能的古桥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对长兴古桥的年代构成、历史发展、水网分布、文化特色、结构特点、保存状况等进行梳理统计,分析长兴古桥的特征,总结长兴古桥文化的内涵,从而为古桥文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提出了古桥保护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桥梁使用年限逐渐增多,桥梁负荷日益增大,我国很多桥梁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破损。因此,如何修复这些桥梁已成为当今桥梁设计的重要研究课题。总结目前我国大部分桥梁修复的实践经验,桥梁加固则是解决这个重要课题的关键。不仅能维修病害桥梁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还是目前一些桥梁设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提出了桥梁加固的目的,并介绍了桥梁加固的常见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桥梁施工技术会对桥梁施工产生直接影响,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了桥梁裂缝的种类及形成原因,结合我国公路桥梁的实际施工情况,讨论了桥梁裂缝的处理方法,旨在规范桥梁施工技术,对桥梁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桥梁施工质量,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桥梁的结构设计,然后从桥梁的结构细部设计、桥梁预应力梁板的结构设计、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桥梁附属设施的设计、注意桥梁的疲劳损伤、注意桥梁的超载问题及桥梁的结构型式设计方面具体阐述了桥梁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水是桥梁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总结了各种直接和间接由水引起的桥梁病害基础上,通过对水危害混凝土桥梁机理的分析,详细论证了设置桥梁防水系统的重要性,进而论述了桥梁防水系统设计的要点,并对现有已建桥梁的防水系统改造提出了可行的方法。提出的桥梁防水系统设计方法对新建桥梁防水系统设计和已建桥梁防水系统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高烈度地震区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作用及桥梁抗震设计思想,归纳总结了桥梁抗震设计思想,并从桥梁总体设计和抗震构造设计方面提出了桥梁设计对策和措施,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桥梁垮塌事故越来越频繁,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桥梁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问题的倍加关注.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桥梁建设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描述了现阶段我国桥梁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概况,结合一些桥梁垮塌事故,分析了桥梁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及经验教训,提出了提高桥梁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在建的大准铁路增二线黄河连续刚构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在水平地震单独作用下、《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不同竖向地震分别同水平地震组合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考虑竖向地震对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非常明显;水平地震和《铁路桥梁抗震规范》中的竖向地震组合时结构地震响应较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竖向地震组合时结构地震响应大,内力最大增幅为27%,位移为26%。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此次特大地震严重波及广元市,之后在广元市青川县又发生了3次6.0级以上强烈余震。本文对广元地震灾区重点桥梁震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对灾区桥梁加固改造和新桥建设在抗震设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供桥梁灾后恢复重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框架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梁柱节点核心区是保证框架承载力和延性的关键部位,分析了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确保结构设计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4.
以赵家堡大桥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高烈度地震区桥梁的地震反应行为,分别计算了赵家堡大桥在50 a超越概率63.5%的安评地震波P1作用和50 a超越概率10%的安评地震波P2作用下的地震反应。通过对该桥的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竖向地震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情况,并给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汶川地震路肩墙震害调查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按规范对路肩墙进行抗震能力检算和震害机理分析,获得以下结论:由于现行公路规范中有关规定表明地震工况时公路挡土墙稳定性验算不考虑车辆荷载,故按现行公路规范要求设计的挡土墙具有抵抗8度地震的抗震能力;9度地震烈度区路肩墙倾斜变形的原因是挡墙基底应力超过基底容许承载力值;10度地震烈度区路肩墙严重倾斜变形及出现毁坏现象的原因是抗倾覆稳定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和挡墙基底应力远远超过基底容许承载力值,碎石土基路肩墙还有抗滑动稳定系数不足的原因;现行公路规范中挡土墙稳定安全系数取值合理,在9度地震烈度区是适用的,并且可以延伸到10度地震烈度区。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汶川地震中大量桥台地基出现沉陷失效现象,对地震作用下桥台地基沉陷进行了理论研究.基于Prandtl 破坏面理论和Coulomb楔体平衡条件,并考虑地震力和接触面剪切摩擦的影响,采用Mononobe - Okabe地震公式,得出地震作用下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据此对地震下地基强度降低现象进行安全评定.  相似文献   

17.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7.5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大量滑坡与崩塌,叠溪全城被毁,伤亡惨重.震后45 d地震堰塞湖溃决,造成严重的次生水灾.介绍了国内学术界对叠溪地震考证与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叠溪地震及其次生水灾照片的发现、地质学家常隆庆和四川大学师生考察资料的发现、其他历史文献的发现、地球物理与地震地质方面的新研究成果以及对叠溪地震的综合研究和地震社会学研究,并对今后深入研究叠溪地震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用有限元法分析地下结构的动力学间题。重点研究了在地震有限元分析 及模型试验中的边界问题。指出了无反射边界的应用条件,给出了一个“刚性圈”的新 概念,根据“刚性圈”的假定,提出了一些处理有限域边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墩桥梁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评估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倒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IDA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是强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研究最合理的方法之一。基于OpenSees平台的纤维单元建立了能考虑结构非线性特性的计算模型,并定量考虑了桥墩截面纵向钢筋受压屈曲对结构强度和刚度退化的影响,通过不同方向地震作用下IDA分析,探讨了高墩最大悬臂状态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地震边坡破坏的机制,以京化高速公路挖方高边坡为研究背景,对地震荷载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分析了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实地采样试验,确定了边坡岩体的工程力学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在试验区地震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拟静力法+强度折减的方法,分别模拟了地震力作用下边坡的位移变形及主应力分布规律,计算了边坡的安全系数,为边坡的加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