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23日20时30分,甬温铁路永嘉至温州南路段,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严重追尾事故,造成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广东交通》2008,(2):62
阿联酋一条南首都阿布扎比通往迪拜的高速公路,3月11日早晨发生一起200多辆汽车追尾事故,造成3人死亡,277人受伤: 据介绍,当地时间早上6时39分,警方接到报告,在阿布扎比至迪拜高速公路的甘罔塔地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200多辆汽车追尾,其中包括20多辆重型卡车: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基于大量统计资料的汽车追尾事故评价方法存在的多种因素随机性,提出了一种追尾事故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人、车、路为影响追尾事故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追尾事故的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在案例分析中以天气指标的变化为算例,证实评价结果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说明多级模糊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11,(12):30-32
从2004年至今,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期,高铁运营安全隐患备受关注。京沪高铁多次断电停车和7·23动车追尾事件将中国高铁推上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速公路车辆追尾事故的原因,研究了车辆安全制动距离,综合驾驶员跟驰与车辆制动模型得到安全距离函数,提出一种基于GIS/GPS的高速公路车辆追尾预警系统框架,建立了车辆报警流程图。该系统有利于预防追尾事故,提高高速公路安全。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8,(5):15-15
4月28日4时38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客车运行至济南铁路局管内胶济下行线周村至王村东间290公里800米处,因超速,机后9至17位车辆脱轨,并侵入上行线。4时41分,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次客车运行至胶济上行线290公里850米处,与侵入限界的T195次列车第15、16位间发生冲突,造成5034次列车机车及机后1至5位车辆脱轨。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隧道路段是追尾事故的多发段,造成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速分布不均。通过对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运行车速数据采集,并运用SPSS对车速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隧道路段车速分布特征。进一步对隧道路段车速进行分析,总结隧道路段车速分布规律,得出现阶段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车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车速管控措施,从而为降低隧道路段追尾事故率和制定交通管控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1月7日凌晨约1时45分,在渝湛高速公路遂溪县境内52KM+700米的地方,一辆从深圳往广西南宁方向行驶的桂A18716大客车,与同向行驶的一辆油罐车追尾后,大客车撞过中间防护栏,与反向驶来的南宁往珠海方向行驶的粤C50821大客车相撞,酿成11人死亡、重伤9人、危重伤2人的特大交通事故。据事故勘查交警介绍,从现场勘查情况初步判断,车速过快、疲劳驾驶以及客车超载等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甬台温动车开通引发新的震荡 在沪经商的顾先生在宁波、温州有业务往来,每月要坐公路客车四五次往返上海-宁波-温州等地。铁路甬台温动车组开通后他乘了两次,感觉比长途客车舒服、快捷,以后他就改坐动车了。“如果铁路班次时刻不合适,我还得坐长途客车。”顾先生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高速公路总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也明显增加,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绝对值很高。本专题研究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追尾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探究了追尾事故的发生机理和产生原因,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地预防高速公路追尾事故的新技术、新装备,提出了预防高速公路追尾事故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11.
5月4日零时左右,在京珠高速公路南行K141公里大宝山隧道口,一辆载有化学危险品“二甲苯”的槽罐车被一辆半挂大货车追尾相撞,事故造成危险品泄漏并剧烈燃烧,两人被当场烧死,另有5人吸入浓烟需送院治疗。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国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对追尾事故的研究也较为全面。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本人认为追尾事故中目前使用的两车碰撞后速度的计算算公式应加以修正。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上有两类交通冲突:一类是转换车道时引发的冲突;另一类是可能导致追尾事故的追尾冲突。追尾冲突是高速公路上主要的碰撞类型,从这个意义上讲,确认追尾冲突,是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交通运输网安全问题的第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汽车追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研究追尾发生机理,是当前交通流研究的一个热点.文中根据车辆跟驰特性分析及不确定性原理,探讨了追尾发生的机理;建立了非线性跟车模型,并研究了该模型的混沌运动行为,物理上它可以描述车流的追尾现象.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2013,(2):32-33
进入2013年,中国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市场逐渐从“7.25温州动车事故”的阴霾中走出,正踏上一条稳健而健康的发展之路。2012年,全国28个城市为未来6—8年规划了2710公里的轨交建设,总投资超过9100亿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已经成为2012乃至未来几年城市建设的亮点,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美国加州一辆长途大巴与私人轿车相撞,造成6人死亡、9人重伤;同年,厄瓜多尔一辆长途客车坠崖,造成42人死亡。2012年8月,在中国陕西延安,一辆双层卧铺客车与一辆油罐车追尾,造成36人死亡。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驾驶水平与追尾事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交通流仿真模型中的优化速度模型为基础,考虑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与操作失误率两方面因素,建立了一种追尾事故的微观仿真模型.随后针对由两台车辆组成的场景,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车速、车距及驾驶技能对追尾事故发生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依据车速保持合理距离是防止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手段,而反应延迟与操作失误率对事故发生都有影响,并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与影响形式,同时给出了对驾驶员驾驶水平要求的一些建议.本文结果对于人因交通事故机理研究及人因交通事故的预防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路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其一,路面摩擦系数小.粗糙度不足,造成车辆追尾的交通事故,加之有些路面横坡大,遇到雨天尤其是北方冬季冰雨时候.车辆侧滑、翻车事故经常出现.这给安全行驶带来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一戒:过分放松.双休日里大多地区、路段都车少人稀,行车比平时顺畅,极易让人在心理上放松警惕,车速也会较平时快.而行人或骑自行车者也会因汽车密度的降低而放松警惕.所以双休日因前车遇紧急情况制动、后车躲闪不及造成追尾、刮蹭的事故以及撞人的事故都明显比平常高.  相似文献   

20.
张鑫 《家用汽车》2006,(1):160-160
“别吻我”这句经常能看到的车尾警示语在不少人看来只是个幽默,但如果你看过了下面这些数据,一定会重新看待这致命的“吻”。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2万余起,死亡4.6万人、受伤23.6万人.直接财产损失9.6亿元。其中追尾事故占到了30%~40%,而因此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更是占到了总损伤的60%。追尾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