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黎民 《轿车情报》2009,(8):96-101
无可否认的一点是,现代酷派,是一辆毁誉参半,颇有争议的跑车——拥有跑车的华丽外形,却劲道不足,操控无力,可低廉的价格,总是让有些人提着并不太肥硕的钱袋,又爱又恨。如果那些提前享受了酷派虚荣的车主开过了劳恩斯-酷派,他们会为曾经的冲动而懊悔,而对于持币代购者,则无疑多了一条购买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黑武士通常被人称为黑骑士,他们通过血和钢铁达成自己的目的。结合了力量和指挥的黑武士总是让人不寒而栗,就像这款经过改装后的揽胜。豪华车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已经是完美的代名词。但是,总是有人还要去想方设法地让它们变得更为完美,比如英国知名高档车改装厂家PROJECT KAHN,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疯狂的人,几乎全世界顶级的汽车产品,都在他们的改装清单上出现过。对于以奢华著称的越野品牌路虎揽胜,他们也是情有独钟。在今年年初,曾大  相似文献   

3.
黎静仪  徐雨 《汽车杂志》2007,(7):252-252
陈先生表示买哈弗CUV并不是因为民族情结,而是看中了它的外形、性价比,还有就是油耗。说实在的国产车的外形实在叫人不敢恭维,“太老土了”而且趋于同质化。但哈弗CUV却让人眼前一亮,“撇开性价比,让我确定购买意欲的首先是它的外形,4.6米的车身,流畅而又大气”陈先生说。追求个性与时尚的他当然不希望在自己的车上看到“别人”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刘兵 《摩托车信息》2006,(20):35-35
儿时的我对摩托车说不上是喜欢,只是很好奇,对于当时还处于童年的我而言,摩托车就是个庞然大物,它只有两个轮子却能带着人飞驰,让我觉得很神奇。那里由于人们都穷,能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都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物,所以借给别人还要看情面才行。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摩托车却从来就没有人借,一方面是会骑的人不多,另外由于那东西贵,谁也不好意思张口。  相似文献   

5.
成都人好“耍”,当然,成都人爱耍也会耍。所以,这里耍的地方和耍的东西很多。我们与新桑塔纳来到这座城市,它的随性、它的本真与这里的气质和韵味不谋而合。茶馆、麻将、火锅、足道,这里的生活惬意的让我们嫉妒,但成都的人们似乎仍不满足,他们正在为这种休闲意识安上“时尚的车轮”,把休闲带向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庸享荣华     
英雄美人的故事总是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虽然他们完美得几乎可能成为现实,但总有人沉浸其中,总会醉在里面。宝剑赠英雄,香车送美人,车,使英雄们找到了最佳的表达方式,当名车遇到了美女,这样的故事便演绎得愈发精彩。英雄、美人、香车,这是一种完善的组合,每一方都是这样的绝美,这样的组合总是让人喜悦,就好像洒满阳光的窗户,推开后看到的是一幅缱绻的画卷。当他们合而为一时候,就会散发出巨大的魅力,使人惊心动魄,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欣赏,去痴痴迷迷地寻找。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中旬,复且大学自行车协会7名会员在浙南革命老区骑行了200多公里,旅程虽短,考验却不小。至今仍让他们记忆犹新。本文就是他们当时心情的写实。  相似文献   

8.
刘奕宏 《车时代》2012,(1):200-203
在HellaFlush群里总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欣赏你的车。蜕白了,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绝对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别人身上。所以有些人不能明白HellaFlush这种改装风格的用意也不足为奇,当然这里也包括我在内。  相似文献   

9.
有偿帮助     
我到现在用车只接受过有偿帮助,就是修车和救援。还没有严重到需要路上车辆帮助的情况。但我想现在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还是有的,哪天我看见有人在路上需要帮助了,我肯定会帮助他们的。  相似文献   

10.
张谊  刘建 《轿车情报》2010,(4):194-195
Daniel虽然年纪不大,但人生经历已经比较丰富了。之前一直从事广告工作的他,突然在几年前放弃了那份收入不错的工作,选择自己创业,开办了一家属于他自己的模特经纪公司。周围的人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行为,毕竟创业有一定风险。但是每当别人问到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总是:“我就是喜欢挑战!”  相似文献   

11.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它的虚无让人总是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模糊与遥远,但网下发生的故事,却让我们触摸到了网络中的丝丝真情。  相似文献   

12.
张云 《驾驶园》2013,(4):93
学会感恩生活,也就是学会感激在生活中面对的林林总总,感激一切令您成长的人面对别人浅浅的微笑,那就感激对方的那份真诚的善意,在这善意里让快乐渲染自己、沉浸自己、鼓励自己、美好自己。面对别人特别是来自爱人和朋友给你的伤害,不要恨、不要怨、不要痛不要伤,此时的你应该感激他们给了你意志的磨练,令你在痛苦中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13.
车虫擂台     
美国人总是很能想象, 这促使他们的概念车都显得与众不同。 上期的答案就是一款来自美国福特公司的概念跑车, 它是一辆源自美国印第赛车的概念跑车, 结合了当代印第赛车的底盘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有一种颇为奇怪的现象,就是大家都说经济型车环保、节约能源,但是市场上销量却总是差强人意,特别在今年,中央废止了一些地方对小排量车的不合理限制,然而在汽车总体销量强劲上升的同时,小排量车销售却持续走低,人们将原因归结为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5.
对不起,我想说。这世界上有很多误区,我们自己是始作俑者,我们总是试图以自己的逻辑来理解别人的故事,或者用旧的公式来演绎新的发现,当你觉得自己的思维和感知系统受到挑战时,会毫不犹豫地起来反抗,从不曾想过这是不是一个让观念变革的机会,我们是那些围观伽利略被烧死的人。  相似文献   

16.
何健峰  李栋图 《汽车杂志》2013,(12):138-141
在这个年代还敢说四速自动变速箱是全新产品的,我相信只有丰田才敢做,难道丰田真的要把最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吗? 在我的眼里,日本人追求极致的态度是值得敬佩的,他们擅长在本来已经成熟之处再度完善,以最大限度接近完美为目标,这种态度影响着他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丰田就是这样一个企业,他们不会随随便便把最新的技术投放到产品上,却会把别人眼里已经失去优势的技术进一步优化,把本来已经90分的产品做到95分,甚至更高一于是,全新的四速自动变速箱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7.
李金光 《驾驶园》2008,(11):39-39
在现实生活中,少数人有一个坏习惯:当外地或外单位出了事故时,不论是火灾事故,交通事故,还是安全生产事故,总是把事故当故事听,当故事讲,热衷于一时的传播议论,却不知道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改进本单位的工作。结果是,今天他把别人的事故当故事,明天别人把他的事故当故事,事故接二连三,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偶然的相遇,有时便会成为一生的最爱,我喜欢上跑车,就是这样的。那还是上小学时,有一天放学回家经过别人家门,看到门口挤满了人,他们正伸长脖子往里看着什么,不时发出“啊!快!”、“超过它,加油!”的呐喊声,紧张的气氛也让我不由地停住了脚  相似文献   

19.
邵丰 《轿车情报》2008,(8):130-135
德国人的血液里永远有两种不可缺少的元素,如果喝啤酒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习惯,那么汽油就是他们血液中动力的源泉。似乎每一个德国人都是为汽车而生的。从宝马、奔驰、奥迪,从斯图加特到慕尼黑这条悠长的战线,德国战车正以飞快的速度征服着全球。当然,最让德国人骄傲的是他们有着一个被德国总理誉为“德国典范”的跑车,那就是保时捷。直到今天他们已经整整走过了六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20.
百年速度战     
欧阳兰 《摩托车》2014,(6):96-101
人们总是希望突破自身的极限。 借助摩托车,人们实现了更快捷、更灵活、更方便的移动。作为重要指标之一,速度,总是让人津津乐道。速度令人刺激,又充满危险,就像毒品,让人不自觉地陷入其中。很多骑手都希望突破速度,他们常常相互在问:“你的摩托车最快能跑多少?”“你跑过200kmh的速度吗?”“从静止加速到100km/h要多少时间?”“你能在10秒内加速跑完400米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