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研究目的:地铁盾构施工是一个复杂过程,地质条件对盾构参数有重要影响。为研究地质条件对盾构参数的影响,本文以某市地铁过江隧道为例,对砂性、岩性两种地质条件下的贯入度等4种参数构建复杂网络,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各种盾构参数的演化规律。研究结论:(1)验证了将地铁盾构参数时间序列转化为复杂网络进行研究的可行性;(2)在不同地质条件交汇处,各参数网络的节点度明显增大,说明盾构系统在此处有较大波动;(3)砂性地质条件下的网络相较于岩质地质条件下更不稳定,且气仓压力对外界变化更为敏感,可用于监测盾构系统的稳定性;(4)本研究可为地层识别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岩溶地区、软硬岩交互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由于施工工艺的局限性,桩基成孔易不规则,这给低应变桩基检测带来不利影响。为了研究低应变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基桩检测分析判定的准确性问题,以低应变基本原理为出发点,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常见基桩缺陷的特征表现;通过对几种实测典型基桩低应变缺陷的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利用现场开挖、钻芯法对低应变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低应变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判定桩身质量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应变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仍能有效地判定桩身缺陷,宜结合现场开挖、钻芯法和声波透射法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地铁3号线大明路站配线段为例,介绍了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方案,结合地质条件提出了复杂土层地质条件下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方法及辅助措施。可以对类似条件下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海况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的跨海大桥施工中,桩基钻孔平台设计的好坏是桩基施工成败的关键。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处风大、水深、浪高,海况恶劣、海床面高差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结合该桥桩基施工特点,对恶劣海况与复杂地质条件下深水钻孔平台设计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操作便捷的深水钻孔平台,可为今后类似跨海大桥深水桩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铁三号线某竖井深28.502 m,净空22.7 m×16.3 m,地质条件复杂。结合超大型地铁竖井施工设计与施工实践,阐述解决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型竖井设计与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技术。  相似文献   

6.
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复杂环境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降水方案的优化设计及施工工艺的研究,重点阐述了复杂条件下基坑内(外)降水(压)井的布置、各项技术参数的选定及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位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某大型PHC桩工程实例应用,介绍了场地地质条件和管桩设计情况、施工技术要求与主要检测方法,分析了PHC桩的技术特点和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地质地形环境复杂时,特大桥应综合利用适宜的勘察方法.本文以西南某铁路特大桥为例,分析和对比各种勘察方法及其成果运用,以得出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桥勘察过程中确保勘察精度的认识.研究结论: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特大桥勘察应以现行规范为依据、地质调绘为基础,采用多种勘察方法与手段,互为补充、相互验证,通过综合分析,判断岩土层及构造发育特征、确定岩土参数、对场地及基础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过海隧道施工斜井处于淤泥、黏土、全风化、强风化、海域高角度破碎带等富水复合不良地层,隧道纵坡大。通过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斜井设计,并结合施工实践,对复杂地质处理、明暗挖交界点选择、明暗挖断面及衬砌参数设计和施工辅助措施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临海复杂地质条件下斜井设计及综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回顾了50多年来滇藏铁路的方案研究与建设历程,阐述了沿线分段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本线工程地质的特殊性及脆弱自然环境提出了工程处理对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藏东南与滇西北地区工程地质选线工作经验,提出了下阶段地质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地铁车站防火灾设计措施的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地铁车站的防火设计探求系统的方法和对策,深入研究分析地铁车站防灾的设计措施,特别对大型换乘枢纽的防灾设计提出设想与展望。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相关火灾案例,分析地铁火灾的特点;从站台型式、安全疏散等方面对地铁车站防灾设计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地铁车站防灾的对策。研究结果:对不同的车站形式、不同的换乘功能,提出加强防灾设计的对策;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提出可操作的防灾设计建议。研究结论:地铁火灾危害极大,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建议优先采用岛式站台车站,严格按照规范落实防火分隔及疏散要求;大型换乘枢纽的建筑空间应结合下沉广场和出入口通道的设置统一做好消防规划。  相似文献   

12.
动车所调车防护系统为动车所内调车作业提供安全防护,其应答器设置及控制方案极其重要。针对存车线受动车存放需求、平交道位置影响,咽喉区受折返作业、差置调车信号机、道岔区段调车信号机等影响,提出不同情况下调车应答器组具体设置方案,这对规范中调车应答器设置进行了补充、明确;针对集中式和分散式调车防护系统这两种应答器控制方案,从系统差异、工程实施难度、产品可靠性、维护工作量、投资等方面进行比选,并提出两种方案的工程设计应用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动车所调车防护系统应答器设置及控制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车辆通过曲线时的最小半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车辆在曲线上的运行特征的分析,从车辆自身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抗倾覆能力的最小曲线半径、满足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满足旅客舒适度与内外轨均磨条件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等因素,建立平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与车辆运行特征间的对应关系;从车辆连挂车钩最小曲线半径、工程允许曲线半径、限坡当量竖曲线最小曲线半径、车辆结构限界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行车平稳性及舒适度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等建立竖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与车辆运行特征间的对应关系;运用相关的参数,对站线曲线半径标准的选择,进行计算与分析;为站线曲线半径标准及道岔标准的选择,提供系统理论根据,为新一轮《线规》及《站规》与工程具体设计,提供系统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既有线改造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长期任务,而技术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工程立项、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梳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现行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项目工作流程各环节的适应性。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下现行标准对既有线改造存在覆盖面不全、适用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两种思路与方案,以及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制定的原则。围绕改造判定要求、改造设计要求、改造施工要求、验收与运营前安全评估要求、后评价要求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编制的重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意在对评审工作信息化系统研究从研发背景、目标、功能、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研究结论:该系统搭建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量化标准数据库,规范了评审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管理,对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进行优化控制和战略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市域(郊)铁路曲线超高相关规范标准不统一、各超高允许值之间优先考虑原则不明确的情况,对其合理设置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规范曲线超高的设置要求及实例分析,提出兼顾《铁路轨道设计规范》及《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等行业标准的最大及最小设计超高值、一般及困难情况下的欠超高及过超高允许值、超高顺坡率允许值,以及不同超高设计允许值之间的优先考虑原则,为新建市域(郊)铁路的曲线超高设计提供指导,对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铁路工程勘测技术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系统回顾并分析了铁路工程勘测技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叙述了铁路勘测技术在工程测量、航测、遥感、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等各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今科技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系统地、全面地对铁路勘测技术在以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研究结论:勘测装备更加轻巧、精度更高、功能更加齐全、操作更加方便,数据采集和处理数字化、模块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集成化,建立“工程勘测设计数据库”,完善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的应用模式,是今后铁路勘测技术总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满足我国今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以及跨江、跨海隧道建设项同越来越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深圳地铁采用的国产地铁车辆钩缓装置在国内地铁车辆上已成功运用10多年,积累了大量运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地铁车辆钩缓装置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评价,可作为检修和今后的安全运用方面的参考,也可作为系列化钩缓装置的RAMS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设计角度出发,对《地铁设计规范》、《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在桥梁抗震设计标准、分析方法、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及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各规范的设计原理及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设计规范》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法较为简明,便于操作;《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概念更加明确,设计方法更加具体,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状态把握也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20.
主要针对境外施工企业编制问题进行探讨,在说明境外施工企业单独编制外账的必要性和其存在的客观依据的基础上,对内、外账的关系及其编制的目标和原则,外账体系的规划、设计及不同情况下的编制方法进行了论述,指出编制外账时在货币资金的处理、盈亏水平的把握、相关税费的缴纳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办法。最后就外账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