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国家标准使用的新标欧洲循环测试(NEDC)循环工况存在与实际行驶条件不符、测试周期长、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GB/T 18386.1—2021)中的工况切换(NEDC至中国轻型车测试周期(CLTC))和测试方法的更新大大推进了我国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测试和评价方法。文章基于缩短法,结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NEDC和CLTC工况下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在对20款纯电动车型的测试中,中国轻型车乘用车试验周期(CLTC-P)循环下测得的续驶里程平均略高于NEDC续驶里程,工况变更导致续驶里程平均增加2.2%。影响续驶里程的因素主要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和电机消耗。  相似文献   

2.
针对标准修订后纯电动汽车新工况下续驶里程缩减问题,提出优化滚动阻力、制动拖滞力、空气阻力三种方案,并开展道路滑行试验和仿真分析,有效提升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的试验方法,旨在帮助国内车企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各地区的认证制度,从而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分析了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以及主要的出口市场,总结了不同地区的法规现状,并介绍了美国、欧盟、联合国及中国标准法规相应的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试验方法。通过系统性的对比和验证不同电动车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的实际测试效果,初步得出不同试验方法下的续驶里程的衰减情况。进一步研究了美国标准五工况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及验证结果,深入探究了五工况调整系数及其影响。为了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国内车企必须深入了解并主动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车辆认证制度,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开发和测试,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动力电池能量状态估计和车辆能耗预测的续驶里程估计模型。电池能量状态估计采用电池状态模型估计电池剩余的可用能量,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利用纯电动车测试数据,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车辆能耗参数,结合行驶工况预测汽车能耗,进而计算续驶里程。与传统的续驶里程估计方法相比,基于电池能量状态估计和整车能耗预测的续驶里程估计模型的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测试的国家标准主要存在试验循环不适用、试验效率低和计算方法不完善三方面的问题。本文中结合中国工况成果及相关试验分析提出评价方法的优化方案,并开展了评价方法优化前后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循环切换为中国工况后,续驶里程平均增加2.20%;试验流程简化后,净试验时长大幅度减少,且续驶里程测试精度无明显差异,平均相差仅为0.60%;计算方法优化后,续驶里程不再受试验循环结构的影响,不同速度区间的续驶里程也可同步细化得到,各速度区间续驶里程与循环续驶里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分析影响纯电动客车续驶里程的主要因素,并对电池的性能参数、车速与续驶里程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相关度强的SOC和单体电池温度最低值进行二元线性建模及分析,以达到预测续驶里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颖林  赵阳  潘大磊  张臣 《北京汽车》2018,(2):37-40,46
以2014年—2015年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的车型为抽样范围,随机抽取样车,选取不同车龄、不同车型及不同试点的新能源小客车,累计开展34车次电动汽车常温及低温续驶里程试验。针对预售新车及在用车,得出其常温、低温续驶里程测试结果,根据续驶里程测试结果,得出低温及行驶里程是影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重要因素,并以某车型为例,分析行驶里程对续驶里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某带热泵系统的微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为对象,开展低温 CLTC-P循环工况下的续驶里程测试,通过综合研究 测试数据并分解整车能量流,探讨提升续驶里程的潜在方向。基于AMESim平台建立包含热管理系统的整车动力经济性 模型,经校准后仿真对比不同优化方案,制定组合优化方案。试验验证结果显示,组合优化方案可将低温续驶里程提升 12.6%,其中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的贡献显著优于整车阻力优化方案和控制策略优化方案。为提升纯电动乘用车低温环 境下的续驶里程提供参考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热源由动力电池提供,热能消耗将直接影响纯电动车的续驶里程.为了提升汽车的续驶里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与实车环境模拟风洞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除霜典型加热工况等进行研究.在FMVSS103除霜工况下,采用液侧电加热器,加热期间总电能消耗接近1.736 kW·h,而电热前挡风玻璃总电能消耗接近0.156 kW·h,几乎只是液侧加热能量消耗的9%.整车及空调系统能量分配计算结果显示,采用电热前挡风玻璃加热可大幅减少电能消耗,提高汽车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0.
以CA6150纯电动城市客车为原型车,对其动力系统基本参数进行匹配设计,开发出能解决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内燃机汽车废气污染严重的增程式城市客车。最后对设计的车辆进行整车动力性能试验,验证整车动力系统设计和参数匹配的合理性,有效延长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1.
轮毂电机驱动式微型电动车参数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微型电动车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选定轮毂电机驱动的微型电动车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和成本等因素,通过动力学计算、MATLAB/Simulink仿真等方法对微型电动车关键性能参数合理范围的选择进行探讨,包括最高车速、电机类型、电池容量和续驶里程等.结果表明:微型电动车最高车速合理范围为80~100 km·h1,采用直接驱动的轮毂电机作为动力源,微型电动车续驶里程的合理范围为100~120 km,对应的电池容量为12~14 kW·h.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续驶里程估算精度,在工况识别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电池能量状态和车辆能耗的续驶里程估算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消除里程误差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及鲁棒性。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电池模型及整车能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工况特征参数与能耗之间的模糊规则库,再对电动空调单独进行续驶里程估算,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输出剩余里程进行优化。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续驶里程估算方法相比,采用基于电池能量状态和车辆能耗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剩余续驶里程估算精度,而且能解决在急剧变化的工况下剩余续驶里程大幅度波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愈发成熟,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保有量稳步上升。然而,面对寒冷的环境状况,纯电动汽车的实际续驶里程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衰减现象,让驾乘人员陷入“里程焦虑”的情绪之中,大大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针对4种纯电动车型分别进行23℃常温、-7℃低温CLTC工况试验,从能量流角度对比分析影响低温续驶里程的衰减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消除驾驶员因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计算不准确而产生的"里程焦虑",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续驶里程的影响,基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及整车能耗,实现了剩余续驶里程的实时计算及显示,并结合经济性评分及驾驶指引,降低整车能耗,提升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09,(26):9-9
宝马汽车公司开发的MINIE电动车在设计时试验测试续驶里程为250km,而小批量生产实际使用时续驶里程只有160kin。同时在用户的车库安装240V充电器存在充电插头和产生较大充电负荷等问题。为此,宝马公司推出为期一年MINIE电动车试运行项目,  相似文献   

16.
《汽车维修》2013,(10):47
9月17日,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正式发布了2013年~2015年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与2010年出台的旧补贴方法相比,在纯电动车方面,新补贴政策调整了补贴标准,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为标准的补贴调整成根据续驶里程进行补贴。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补贴标准的改变实际上道出了政策指向性的变化,根据续驶里程进行补贴,可以直指消费市场,从而促使消费者从积极购买纯电动车的角度来推动纯电动车的大规模普及。  相似文献   

17.
由天津邦德电动车公司开发的电动车镁合金一体轮,使整车质量减小了1.1kg,强度比铝合金提高2.5倍,为增加续驶里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电动车续驶里程国家标准采用等速法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应与国际标准一致,只采用工况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3台自主研发的纯电动车动力电池系统可靠性性能,其城郊工况共累计行驶96000 km,累计充放电循环1200余次.经过等速60 km/h续驶里程试验标定,结果表明,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大小对电池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其中50Ah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较小,按此性能进行评估,基本满足电动汽车使用寿命设计目标(l00000 km)...  相似文献   

20.
轮胎滚动助力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汽车轮胎滚动阻力测量国际标准(ISO/DIS 8767),设计了轮胎滚动阻力测量的试验方法,测定了轮胎在不同载荷和不同胎压下的滚动阻力。通过对原始试验数据处理,计算出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并分析了载荷和胎压对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还初步探讨了试验数据拟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