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测试的国家标准主要存在试验循环不适用、试验效率低和计算方法不完善三方面的问题。本文中结合中国工况成果及相关试验分析提出评价方法的优化方案,并开展了评价方法优化前后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循环切换为中国工况后,续驶里程平均增加2.20%;试验流程简化后,净试验时长大幅度减少,且续驶里程测试精度无明显差异,平均相差仅为0.60%;计算方法优化后,续驶里程不再受试验循环结构的影响,不同速度区间的续驶里程也可同步细化得到,各速度区间续驶里程与循环续驶里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过去国家标准使用的新标欧洲循环测试(NEDC)循环工况存在与实际行驶条件不符、测试周期长、计算方式单一等问题。《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GB/T 18386.1—2021)中的工况切换(NEDC至中国轻型车测试周期(CLTC))和测试方法的更新大大推进了我国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测试和评价方法。文章基于缩短法,结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NEDC和CLTC工况下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在对20款纯电动车型的测试中,中国轻型车乘用车试验周期(CLTC-P)循环下测得的续驶里程平均略高于NEDC续驶里程,工况变更导致续驶里程平均增加2.2%。影响续驶里程的因素主要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和电机消耗。  相似文献   

3.
本文中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相结合的行驶工况识别方法进行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估算。首先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循环工况数据,将其划分为215个工况片段,并选用12个特征参数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模糊C聚类分析和行驶工况识别;然后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纯电动汽车整车模型,进行行驶工况识别、整车能量消耗和续驶里程仿真估算;最后在转鼓试验台上进行ECE15工况下实车测试验证,结果表明:续驶里程仿真估算值与测试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905km,平均绝对误差为0.742km,相对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动力电池能量状态估计和车辆能耗预测的续驶里程估计模型。电池能量状态估计采用电池状态模型估计电池剩余的可用能量,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利用纯电动车测试数据,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车辆能耗参数,结合行驶工况预测汽车能耗,进而计算续驶里程。与传统的续驶里程估计方法相比,基于电池能量状态估计和整车能耗预测的续驶里程估计模型的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热源由动力电池提供,热能消耗将直接影响纯电动车的续驶里程.为了提升汽车的续驶里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与实车环境模拟风洞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除霜典型加热工况等进行研究.在FMVSS103除霜工况下,采用液侧电加热器,加热期间总电能消耗接近1.736 kW·h,而电热前挡风玻璃总电能消耗接近0.156 kW·h,几乎只是液侧加热能量消耗的9%.整车及空调系统能量分配计算结果显示,采用电热前挡风玻璃加热可大幅减少电能消耗,提高汽车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6.
剩余电量和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行驶过程的重要显示参数。考虑到等速法存在的精度和适用性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工况法的试验方法,针对NEDC工况、高速工况、US06工况等三种驾驶工况,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试验方法以及对剩余电量和续驶里程的指示精度的影响,并用某一车型实车验证。结果表明:该车型在三种工况下均有较好的指示精度,可以有效缓解用户的里程误导和里程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续驶里程估算精度,在工况识别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电池能量状态和车辆能耗的续驶里程估算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地消除里程误差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及鲁棒性。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电池模型及整车能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工况特征参数与能耗之间的模糊规则库,再对电动空调单独进行续驶里程估算,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输出剩余里程进行优化。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续驶里程估算方法相比,采用基于电池能量状态和车辆能耗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剩余续驶里程估算精度,而且能解决在急剧变化的工况下剩余续驶里程大幅度波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单概括了轮胎滚动阻力产生的机理及滚动阻力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采用轮胎台架试验与实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大小对电动车续驶里程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是增加电动车续驶里程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颖林  赵阳  潘大磊  张臣 《北京汽车》2018,(2):37-40,46
以2014年—2015年进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的车型为抽样范围,随机抽取样车,选取不同车龄、不同车型及不同试点的新能源小客车,累计开展34车次电动汽车常温及低温续驶里程试验。针对预售新车及在用车,得出其常温、低温续驶里程测试结果,根据续驶里程测试结果,得出低温及行驶里程是影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重要因素,并以某车型为例,分析行驶里程对续驶里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愈发成熟,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保有量稳步上升。然而,面对寒冷的环境状况,纯电动汽车的实际续驶里程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衰减现象,让驾乘人员陷入“里程焦虑”的情绪之中,大大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针对4种纯电动车型分别进行23℃常温、-7℃低温CLTC工况试验,从能量流角度对比分析影响低温续驶里程的衰减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未来行驶工况未知导致续驶里程预测精度难以提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图信息和循环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地图信息预测未来的行驶工况,并将相应的工况参数作为SVR模型的输入,计算该工况下单位里程下降值和剩余值。将这一过程反复迭代,直至SOC值归零,则SVR运行次数即为剩余续驶里程。最后利用实际行驶数据,在ADVISOR中进行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续驶里程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配件》2009,(26):9-9
宝马汽车公司开发的MINIE电动车在设计时试验测试续驶里程为250km,而小批量生产实际使用时续驶里程只有160kin。同时在用户的车库安装240V充电器存在充电插头和产生较大充电负荷等问题。为此,宝马公司推出为期一年MINIE电动车试运行项目,  相似文献   

13.
纯电动汽车已经逐步被消费市场认可,但整车安全性,充电时间及续驶里程引起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尤其体现在NEDC工况下续驶里程与实际行驶里程存在的差距,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文章根据某一纯电动汽车的开发,结合真实测试工况,从整车角度提出影响续驶里程的主要因素,为广大新能源汽车使用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标准修订后纯电动汽车新工况下续驶里程缩减问题,提出优化滚动阻力、制动拖滞力、空气阻力三种方案,并开展道路滑行试验和仿真分析,有效提升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行驶工况为例,研究适合城市工况行驶的纯电动车动力系统方案。分析上海中心城区统计获得的行驶工况和行驶需求,得出电动车的动力指标和续驶里程需求作为电动车动力系统的设计目标,利用AVL CRUISE软件进行了动力系统的匹配,匹配结果很好地满足了从行驶工况出发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关注度也在提升。但是消费者对实际续驶里程与宣称续驶里程数据差距大产生抱怨,严重影响到品牌形象。针对续驶里程,文章提出基于终端用户实际用车场景进行测试的方法,并对该测试流程和内容进行阐述。通过对实车测试,得出相关场景的续驶里程数据,给销售商家提供实际的数据进行宣传,降低客户抱怨,也给设计部门提供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7.
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密切相关,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与环境温度又密切相关。文章通过试验给出单体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特性,从等效计算和实际测试分别对纯电动汽车在室温和-20℃条件下的续驶里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电动车五大要素对消费者和使用者而言,电动车要关注五个方面,亦即五大要素:1.续驶里程希望电动车充一次电能行驶较长的里程,如果要使电动车和燃油车一样,行驶600~700k m,是不可能的。那样,电动车的蓄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500Wh/kg。现有电动车的蓄电池能量密度只有80~90Wh/kg,要将蓄电池能  相似文献   

19.
目前,纯电动汽车海外出口的认证需求主要集中在欧盟认证与美国DOT认证两个方面。但是,两大体系都还没有单独制定针对电动车的认证框架和标准体系;其它大多数国家也还未单独对纯电动汽车制定专门的特定法规与认证要求,纯电动车认证需求基本为欧、美体系所覆盖。为此,本文重点介绍欧盟及美国对纯电动车的相关认证法规要求情况,并介绍中国现阶段对纯电动车准入法规要求的发展情况,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经济性指标的纯电动汽车电池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纯电动汽车总体框架和动力总成系统选型完成以及各类工况下续驶里程指标明确之后,目的是根据经济性指标匹配上合适的电池包容量。文章使用各类工况续驶里程指标为依据对电池包容量冗余设计,并将能耗指标与能量回收贡献率指标作为校验指标。试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可靠,满足设计阶段的电池容量匹配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