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软土路基沉降计算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软土地区修筑高速公路,最重要的是控制路基沉降,探讨软土路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沉降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指出软土路基沉降计算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离散元模拟数据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软土厚度路基坡度地基承载力;并据此提出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控制措施。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回归预测公式,定量描述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东北寒冷地区塑料排水板法处理软土路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软土路基沉降的预测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预测方法越来越多,但由于路堤填筑受到自身或者外界因素影响,使得路堤处于间歇性填筑,因此选择合理科学的预测方法至关重要。在介绍软土沉降机理和Logistic曲线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遂(宁)—资(阳)—眉(山)高速公路遂宁至资阳段软土路基沉降预测工程实例,证明Logistic曲线在间歇性路堤填筑下软土路基沉降预测应用上具有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沉降及稳定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路堤施工软土路基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总结了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及具体步骤,并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实例,说明了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邹建洲 《路基工程》2019,(5):145-148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软土路基沉降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软土路基截面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软土路基填方高度、填筑速率、排水桩间距及真空压力对路基竖向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大,路基沉降不断增大,实际工程中填方高度不宜过大;②随着填筑速率的增大,软土路基沉降不断增加,填筑速率为0.5 m/7d最为理想;③路基的沉降时间随着排水桩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间距为1 m时路基沉降最快达到稳定状态;④随着真空压力的增大,软土路基沉降逐渐增大,真空压力选取80 kPa路基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佛开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开高速公路软土路基主要分布在南海市九江以北的30km路段,软基设计采用塑料排水板,位于软基路段的大、中、小桥台背30m范围内,涵洞、通道基底及基础外延3~5m范围,采用复合地基喷粉桩加固处理。软基观测内容主要包括沉降板、全断面沉降、分层沉降等,通过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结果分析,提出了软土路基超预压材料卸载的具体指标,及时进行软基路段的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8.
软土地基道路的不均匀沉降是影响正常使用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高架桥下路面不均匀沉降的机理和车辆荷载对高架桥下桥墩间路面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运用midas GTS NX软件对高架桥下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及车辆荷载以后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分析表明,在软土地基上,高架桥墩的存在会导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车辆动载会加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因而提出在软土路基段采取限制大车靠桥墩处行驶及限制车速这2个措施,可改善靠近桥墩处道路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9.
在调研软土地区路基加宽工程差异沉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工程案例,总结了软土地基公路路基加宽工程差异沉降特征和影响因素及常规处治措施。基于软土地基市政道路加宽工程与公路加宽工程的差异性,提出了市政道路加宽工程差异沉降特性及处治方面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监测通常采用传统的算法,由于传统算法主要根据人的经验判断,主观性强,且费时费力。提出了一种基于BP算法及相关理论,在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监测实体工程中进行了应用与分析,对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简化处理,提高了沉降观测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结果表明:BP算法的理论值与实际观测值相比误差较小,处于0~1范围内,观测准确性处于95%~98%之间,数据处理时间主要集中在23.2s, BP算法对水位沉降、土壤沉降的观测频率、时间、准确性均优于传统算法,符合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基上路基拓宽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软土地基上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从软土地基沉降入手,并结合软土地基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高、低路堤试验路段的实践,提出比较合理的路基拓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路基形态很多,其中以软土路基为主要形态,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的质量优劣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的长短。本文将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系统的阐述分析,并对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和稳定性检测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疆建设兵团垦区软土地区的公路工程特点,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来研究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从控制路面结构的容许弯拉应力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软土地基的工后容许差异沉降量的因素,包括公路等级、路基宽度、交通量、路堤填土高度等;提出了垦区软土地区公路路基顶面的工后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的计算思路,并总结了计算流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提出了垦区软土地区二,三,四级公路路基顶面的工后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并根据路基顶面的差异沉降率控制标准,反算出软土地基的工后容许差异沉降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低温冻土地区软土路基蠕变变形规律,考虑低温和含水率对软土路基蠕变特性的影响,结合KBurgers-MC模型,建立了软土路基的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利用C++语言编写了蠕变损伤模型动态链接库文件,通过FLAC~(3D)软件对东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蠕变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桩长对软土路基蠕变沉降有着重要的影响,增加桩长后软土路基蠕变沉降量、蠕变速率和塑性区明显减小;低温环境下含水状态的路基蠕变沉降值小于干燥状态,然而当含水率超过一定界限时路基会发生冻胀现象,导致蠕变沉降量增大;路基的蠕变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将现场监测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对于北方沿海软土路基蠕变沉降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软土地基上路堤沉降影响因素、路基沉降控制标准,结合城区建设需求,提出沉降控制设计的流程、城区路堤沉降计算方法及软土压缩模量取值,为解决软土地基上桥头跳车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过渡段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7.
对于软土地区的路基工程,若路基处理不当,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容易导致服役期路面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水泥土搅拌桩法是软土地区最常用的路基加固方法之一。研究循环荷载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对于指导交通荷载下软土地基长期沉降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软土和水泥土单一介质,对于水泥土桩复合体的研究较少。通过开展水泥土桩复合单元体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围压、静偏应力和置换率等因素对水泥土桩复合体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下水泥土桩复合体累积塑性显著小于软土,且应变随围压、动应力比及静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静偏应力的增加会导致复合单元体临界动应力比的减小。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水泥土桩复合体长期沉降计算方法。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算例,分析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路基以及经水泥土桩法处理后的路基长期沉降结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水泥土桩法可有效减小软土路基长期沉降。  相似文献   

18.
以沪通铁路Ⅵ标段工程为依托,通过ANSYS数值模拟软土路基路堤分层填筑,分析在分层填筑过程中的沉降规律,并在软土路基路堤分层填筑过程中,严格监测路基的沉降和变形。研究结果表明:软土路基路堤在分层填筑过程中,路堤中线地表处的沉降量最大,然后向两侧逐渐减小,横向影响范围主要为路基底面宽度;分层填筑过程中,路堤中心最大沉降量为9.20 mm/d,边桩最大水平位移为0.53 mm/d,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现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西斌 《公路》2011,(5):16-20
沉降预测是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高速公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概述了现有的各种传统和新的沉降预测方法,并分析各预测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影响各预测方法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交通荷载及超载、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机理,以及沉降观测数据典型性与采集时间序列长度.通过比较分析表明,有限元方法在沉降计算时的独特优势越来越明显,用有限元方法来预测软土...  相似文献   

20.
冯一峰 《上海公路》2012,(2):135-137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对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崇启通道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段,确保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软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沉降和位移观测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法,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控制卸载时间,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