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针对深厚软基中爆破挤淤堤头隆起大量淤泥包影响龙口处海堤落底效果的问题,展开龙口合龙方案的分析研究。依托鱼山南堤工程,首先分析爆破挤淤的装药工艺,测量淤泥包隆起厚度,再结合龙口流速确定合理的口门宽度,最后通过设置子堤向堤身两侧多次侧爆形成龙口处的堤身结构。经钻孔检测,龙口处爆破挤淤落底质量良好,合龙方案可满足设计断面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旭  尹昆昆 《水运工程》2017,(S2):47-50
为确保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北护岸爆炸挤淤施工质量,爆炸挤淤施工方式由全侧爆改为堤头爆。介绍了爆炸挤淤全侧爆及堤头爆两种施工技术,在相同条件下,针对施工质量、进度、成本进行了论述。比对分析得出:在爆炸挤淤堤身着底宽度与深度要求较高、无法通过一次侧爆形成堤身断面的情况下,宜优先考虑选用堤头爆爆炸挤淤施工  相似文献   

3.
在苏北、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建设防波堤和码头经常会碰到地基土上部淤泥质软弱土层较厚的情况,连云港市高公岛渔港在工程区域上部淤泥质软土较厚的情况下,采用防波堤兼码头的混合结构型式,防波堤堤心及基础处理采用爆填混合石料,在内侧利用防波堤堤身开挖基槽建设码头,码头基础采用爆破夯实,形成的"爆破排淤填石+水下爆破夯实"的基础处理模式,供类似项目设计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峰  刘莉  李瀚轩 《水运工程》2022,(9):210-214
针对现行爆破相关规范多局限于端部小断面爆破挤淤推进,适用范围及施工参数取值已不能满足现有工程大断面、高效率、短工期的需要,进行了全侧向爆破挤淤快速筑堤技术研究。采用直接抛填形成临时护岸加侧向爆破挤淤排石拓宽堤身的方式,拓展了传统爆破挤淤筑堤技术的应用范围,并通过现场试验优化施工参数取值,提出了突破规范要求的爆破挤淤最低单耗限值和药包埋入深度限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堤坝断面宽度大于30 m,下卧淤泥土层厚度5~18 m较为合适,处理10~15 m淤泥厚度效果最佳,爆破单位体积淤泥所需药量可降至0.23 kg/m3,药包埋设高程可达到距淤泥底1/3厚度位置。  相似文献   

5.
王刚  王雷  罗一 《水运工程》2019,(S1):129-132
用爆破挤淤法进行软基处理时,影响实施效果的外部因素较多,且不同施工区域外部环境差异较大,以往施工经验难以直接应用。为达到最佳爆破挤淤效果,结合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通过现场对比试验,就作业环境、石料抛填、布药方式等外部因素对爆破挤淤效果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潮位时采用级配较好、粒径较小的石料进行爆破施工,挤淤效果较好,同时压入式布药方式比振动式更容易保证布药质量,爆破挤淤效果更能够得到充分保证。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顺利完成爆破挤淤施工,围堰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复杂工况下连云港地区爆破挤淤堤吹填倒滤层一直做不好、容易漏泥等问题,从具体施工工艺入手,介绍实施方案,创新地将大型砂作为徐圩港区抛石堤吹填一种创新的倒滤层施工工艺.吹填后效果良好,对吹填区内的淤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淤泥被流水冲刷.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连云港旗台港区北防波堤工程为例,通过阐述爆破挤淤设计断面的优化在该工程的实际运用情况,从设计、检测两个方面说明对深厚淤泥(淤泥最厚处28.0m厚)爆破挤淤堤是如何设计的并且经检测证明效果良好的,从而证明深厚淤泥下爆破挤淤断面的设计是合理的,是成功的,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宁德核电厂厂区护岸工程是核电厂防御海潮及海浪袭击的重要屏障,针对该工程位置处淤泥层厚,斜坡堤压脚平台宽的特点,在采用常规爆破排淤填石法不能形成设计断面情况下,采用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完成了设计断面的实施,该方法的应用能够对深厚淤泥层地质处的地基进行置换处理,使宽压脚平台的爆破实施成为可行,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利用疏浚土并与港区陆域形成工程相结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中共建设了长约18 km的配套围堤,围堤结构为爆破挤淤堤与充填袋斜坡堤组合。因此在工程中势必要处理好爆破挤淤堤与充填袋斜坡堤两种不同结构的衔接。介绍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中爆破挤淤堤与充填袋斜坡堤的衔接处理方案,以及结合衔接方案的龙口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爆破挤淤法处理公路软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港口工程水下爆破挤淤(填石)法应用于陆上,着重分析陆上爆破挤淤的理论,推导了爆腔半径与药包质量的关系,为爆破参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将爆破挤淤法用于公路工程的软土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