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壁垒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中国汽车工业绝对成本和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并且行政力量并不能起到构筑争国汽车工业进入、壁垒的作用,提出了构筑进入壁垒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据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OO2年年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无论是从数量、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工业产值,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零部件工业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冲击很大,使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危机。为了经得住冲击,更好地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其出路在于构造规模经济壁垒,将“拿来主义”和创新之路相结合,吸纳各方资金,利用外资和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私人轿车市场,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等。  相似文献   

4.
刘立华 《汽车情报》2004,(36):12-13
国内汽车行业的统计数字主要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但由于汽车工业年鉴仅统计了国内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此对整个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众说不一。本文试想借用已有的统计数字并通过推算,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做一番描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阅尽50多年沧桑,发展至今,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管理,也无论是生产规模,制造水平,研发能力,品牌创新,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以致消费者的消费心态,购车喜好,品牌认同等发生了全方位的质的变化。历史延续到现今,这些深刻的变化已经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凝聚成其发展里程的新标志,一些业界专家以历史的眼光做出敏锐的洞察,并满怀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责任感屡屡提示本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理入新的发展“时期”,或称新的发展“阶段”,研究新的发展阶段意义重大。至此,本刊提出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命题。 从上期开始,本刊将连续探讨,阐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阶段的标志,内涵,特征,宏观战略目标,实施步骤,以及汽车企业,相关产业,汽车消费者适时转变和应对等诸多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求汽车产业,社会和政府共鸣,互动,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和谐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于廉荣 《世界汽车》2004,(10):10-11
1998年初,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安定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家庭轿车诱惑中国》,讲的是中国轿车工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发展历程。20年后的今天,中国轿车工业从规模到产品基本能满足国民需要,汽车工业已经成长为加速中国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关矩阵理论建立了我国汽车工业体系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矩阵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自组织系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汽车工业体系看作自组织系统,竞争和协同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竞争和协同的处理上,我国汽车工业正在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汽车研发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汽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从技术水平、企业规模、产业规模、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在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所以要想中国汽车工业具有国际的竞争力,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支撑,包括汽车研发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零部件资源体系、生产制造体系、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9.
《时代汽车》2006,(6):24-25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已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专家认为:今后五年是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燃料电池汽车进入产业化并获得经济利益的关键时刻。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利用“十一五”时期在节能环保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赶超跨国公司,从规模和质量上实现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此一搏。  相似文献   

10.
在即将召开的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麦格纳集团将展出其产品和技术。此次上海车展,麦格纳秉承其“科技和创新”理念,为中国观众带来全球领先的研发成果和多元化的产品。此次参展规格是麦格纳进入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展台面积相比去年北京车展提高了50%,是本次上海车展参展规模最大的零部件集团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七省市是我国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汽车工业的状况和特点,基本能够反映出我国汽车工业的特点。目前,该地区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但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各有不同;汽车企业的经济规模和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跨地区协作也正在发展,汽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内制率逐年下降,零部件工业中“小巨人”企业已开始出现,该地区汽车企业积极推进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在逐渐形成,目前整车市场已呈卖方寡占竞争,但不太稳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周而复始     
《经济导报》2007,(2):136-140
英国一个从小规模发展起来的汽车工业的主供应商回到了印度——它的创始人的故乡,非常引人入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二、21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第一,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目前仍然是一个从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非关税保护措施逐步撤除,汽车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2)。  相似文献   

15.
近3年,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使汽车保有量尤其是乘用车保有量呈直线上升之势。售后市场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众多汽配经销商竞相逐鹿之地。而售后市场的规模及容量又与汽车保有量及车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6 政府在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中的政策建议 汽车工业由于其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和明显的规模效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车工业由于其涉及面广,在一些发达国家,10%的就业人员与汽车产业有关,其销售额占全国制造业的10%~13%,其技术面涉及到各个产业,是一个集技术、人才和经济密集型的产业。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作出振兴机械和汽车等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汽车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2001,(1):26-28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通过《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实施和汽车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善我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汽车工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利用汽车工业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已经迫在眉睫.文章利用大量实证材料分析了我国汽车业的规模现状,并提出了扩大行业规模的方法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运动》2012,(8):155-155
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辽宁中汽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为期6天的"2012第十一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于2012年7月3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圆满落下了帷幕。本届汽博会以"创新和谐超越"为主题,参展规模达到了18万平方米。据统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以私车普及为代表的乘用车发展逐步进入汽车与社会的相互改造时期,政策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