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线形组合综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运输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环境所组成的动态系统,其依赖的基础条件是道路.通过分析高速公路道路线形的几何要素与事故的关系,进而对高速公路线形组合的协同性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表明,道路线形条件是造成事故多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分析了高速公路线形组合综合效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可以为道路设计和交通事故的预防提供依据,并且减少道路因素对事故的影响,是改善交通安全状况、遏制交通事故增长趋势的有交途径.  相似文献   

2.
道路疏散应急系统作为承载应急救援、疏散活动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应急疏散管理日渐成为灾害管理、应急响应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道路应急疏散的理论、方法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道路疏散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建立各个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以便做出实时的紧急响应,减小事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7):33-34
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现仅有十几年时间,其交通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管理手段的相对滞后,以及人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造成目前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频发.据统计,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高于普通公路,甚至有些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高于普通公路的五倍.因此,研究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的特点,分析其事故发生的内在、外在因素,从中找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聚集在活动场地的大量客流安全、快捷地输送至安全地点是应对突发事故的重点,公交以其载客量大的优势成为应对突发事故进行客流疏散的主要工具。文章针对大型活动突发事故期间公交客流疏散问题,结合大型活动客流特征及突发事故客流特征,根据现实情况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建立基于多驻车点、多疏散点的循环调车客流疏散模型。该模型方法可有效地循环利用公交资源,对事故期间客流及时疏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张,这给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近几年,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为缓解这一问题,交通部门引进了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以保证我国交通的日常运营和对事故的正确处理。基于此,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强调了监控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2):34-3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迅速增长,高速公路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城市化的趋势发展.虽然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较一般公路低,但是高速公路事故损失大,殃及车辆多,死亡率高,所以重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高速公路的事故资料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事故形态及原因,提出几点事故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紧急事故下高架BRT车站疏散效率,在已有应急疏散与仿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行人处于高架环境时的恐慌与恐高因素,对社会力模型进行优化,以期更真实地模拟紧急事故情景下乘客的反应。以成都市二环BRT为例,通过实际调查数据配置参数,设计紧急疏散场景,运用VISSIM软件实现仿真。选取行程时间、疏散时间、速度偏离值等评价指标对到站停车疏散与立即停车疏散两类情况下不同疏散方案对比,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不同疏散方式下疏散效果,提出可在紧急掉头区修建直达地面层的应急逃生楼梯,能够极大的提高BRT乘客的疏散效率,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介绍了现有的地铁车站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得出疏散时间的新方法.其采用的仿真系统建立在元胞自动机技术的基础上,以概率的方法对疏散群体中的个人建模.而影响疏散过程的各种因素,如能见度、拥挤程度、以及人的不同心理状态等,都以参数的形式在仿真系统中加以反映.通过对地铁车站人员疏散过程的仿真模拟,可以获得疏散的时间和动态过程,从而评价及优化车站的布局及疏散预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车辆安全通过高速公路雨雾路段,文章基于能见度检测和低能见度的安全行车间距,设计出一套适应广西雨雾特殊天气条件的高速公路雾天智能诱导系统。该系统具有能见度检测、智能诱导、多元化控制、无人值守等功能,提升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增加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1.
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运行和工作需要,介绍了通信服务器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式,其中包括系统功能、通信协议、开发手段、软件结构、系统模块等,并分析系统特点。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通信服务器满足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要求,运行状况良好,值得在类似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多目标跟踪阵列雷达的性能及特点,设计出一套适应于广西南友高速公路特殊环境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事件检测、违法抓拍及报警、走私路口异常检测等功能,能有效打击不法分子走私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西华岭特长公路隧道位于浙江省诸暨至永嘉高速公路金华境内,按双向四车道平行分离式山岭公路隧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m/h,其中左隧道长4 291 m,右隧道长4 312 m.设计采用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案.文章通过对该隧道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规律、人员疏散安全分析及逃生救援方案的研究,确定了车行横通道和人行横通道的间距及相关疏散参数.  相似文献   

14.
事故多发路段一直是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对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文章采用了负二项分布的统计原理,对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鉴别,并以3条高速公路事故数据作为分析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负二项分布可用于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事故路段总数与路段划分长度呈反方向变化;同时引入负二项分布的置信区间上限值可对事故多发路段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治理排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GIL导线中充满SF_6气体,由于制造、运输、安装与老化等原因,综合管廊GIL舱存在SF_6气体事故泄露的可能性,故应设置专门的监测控制系统与排风系统。文章以武汉谭鑫培路地下综合管廊6.3 km超长GIL舱为案例,结合GIL舱排热通风数据与SF_6气体扩散特性,确定管廊发生气体泄漏后最不利的泄露位置与工况。通过开源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OpenFOAM,建立了SF_6气体扩散的三维长节段模型与详细短节段模型,并且给出了数值分析流程。在SF_6气体典型事故工况中,以排热通风分析的数据作为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在既有排热通风系统下GIL舱内SF_6气体浓度场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SF_6气体主要由常规排热通风系统排出,但是辅助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省排风时间,相关数据可为通风系统与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建议。数值模拟方法可为其它类型重气在管廊内泄露扩散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产业需求,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危险品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水上危险品泄漏事故风险持续增大。为了更好的防治水上危险化学品污染、提高事故应急响应速度,急需一种对危险化学品泄露的快速监测设备。依据性质不同,危险化学品泄露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VOCs的大量挥发。为便于快速准确的发现泄露事故,本研究基于VOC的红外吸收原理开发了一种红外化学品传感器。采用本产品针对苯乙烯进行了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产品可以检测到苯乙烯的一个特征峰。本产品的开发,对危险化学品泄露监控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进一步研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如果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检测事故,并采取有效的紧急救援措施,可以极大程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预防二次连锁事故发生。文章从事故检测、事故响应策略、事故现场管理、事故清除等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二次交通事故的预防技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5月29日杭州长运集团无锡班车驾驶员吴斌在高速公路行车途中被一块3.5kg的铁块击中,但是他在关健时候,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平稳停车并疏散旅客,挽救了25位旅客的生命。吴斌76秒谱写了一曲人生价值的主旋律,他的壮举感动了全中国,他不愧是"最美中国人"。6月上旬杭州地区的高速公路上也发生了2次类似事故(一货车轮胎爆破,炸裂的轮胎挡板飞向邻车道上的一辆大巴,击穿车窗玻璃,造成多名乘客受伤。一块30cm长的槽型铁块(分析是货车的后脚踏板)突然重重砸向高速公路上行驶的一辆轿  相似文献   

19.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11):40-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高速公路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快速、高效的同时,高速公路交通危机四伏,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给每个驾驶员敲响了警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高速公路行车,稍不留神,就会车毁人亡.但如果我们掌握了高速公路的行车特点、行车规律、所驾车辆的技术状况和实际操作能力,就能安全通过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理论的事故黑点改造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汉宜高速公路黑点路段事故原因,提出黑点路段的具体整治措施,并结合汉宜高速公路改造后的事故特征,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交通事故进一步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交通事故逐年减少,改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