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仿真技术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突发状况下站内客流运动情况。以成都地铁犀浦站为例,针对其客流组织的复杂性,以站内基础设施布局、功能区划分、客流分布特征等为依据,利用Anylogic软件对犀浦站内突发情况进行客流仿真分析,建立客流动态仿真模型,得到应急疏散动态仿真效果图,得出高峰状态下人员疏散初始时间。最后,以成都地铁及犀浦站的未来规划为依据,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应急疏散问题对其优化,提出新的疏散方案,得到动态仿真效果图并计算出总疏散时间。对比优化前后的指标,经过分析得出缩短应急疏散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客流量较大,行人流线复杂,在运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为此,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着手,结合车站设备、构造、旅客行为特征,提出了基于MassMotion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疏散仿真方法。通过确定仿真环境中所需要的基本参数,结合交通过程中行人行为特性,以三维模型空间为基础,对突发大客流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将车站的设施和行人抽象化。仿真结果显示,突发情况下车站内的所有人员能够在安全时间内迅速撤离到安全区,旅客的疏散速度、工作人员的疏散能力等行为特性对疏散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交调度在保障出行的同时如何应对疫情防控要求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公交车内环境特点、防控措施等影响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基于SEIR传染病模型,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和社会经济运行损失为目标,考虑疫情期间乘客出行需求和公交企业提供服务水平相匹配,在乘客满载率不超过安全阈值、发车时间间隔等约束条件下,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交发车时间间隔非线性规划模型.使用matlab求解该模型,并结合实例予以验证,为公交企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发车时刻表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公交客流规模的关联因素,梳理与公交客流规模有关的关联规则,有助于决策者把握整体态势、定义现状问题、细分问题类型。本文以深圳市为案例,以交通小区为分析单元,基于公交IC卡数据、人口数据、兴趣点数据、电子地图路径规划数据、微博签到数据等多源数据,从建成环境、人口密度、公交线网设施、交通可达性等维度,定量地表现影响公交客流规模的关联因素。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揭示公交客流规模与关联因素间的映射关系,提取与公交客流规模有关的关联规则。研究结论为基于多源数据的公交客流规模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公交线网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5.
铁路运输企业编制运输计划时,不仅需要尽可能满足起讫点间的客流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客流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波动性。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出行目的、收入水平和出行距离的旅客在预售期内对购票时间阶段的偏好,用于研究高铁客流需求特征。根据多项式逼近拟合方法,基于客流需求特征,构造了预售期多阶段多层次高铁网络客流需求模型。以京沪高铁实际购票数据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实际精细化的客流需求特征,应用该模型有助于提升高铁运输资源利用率、合理制定票价增加运营收益。  相似文献   

6.
探索挖掘URT站点客流时空特征并精准预测运营高峰期的站点客流,对提高URT系统客流组织效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模型对于时空特征挖掘不够以及在多步短时客流预测的精度上有待提升等问题,引入时段相关性及站点关联度以量化客流隐式时空特征,并建立一种结合双层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dmGCN-GRU短时进站客流预测模型,随后以杭州地铁为例,对工作日数据和非工作日数据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mGCN-GRU模型能够深度融合时段相关性、站点关联度、站间OD、邻接矩阵等多重时空特征,可在增加一定训练时长的前提下提高预测精度、模型稳定性。随预测步长增加,模型性能虽有所下降,例如工作日数据拟合优度从94.68%降至94.27%,但性能仍优于SVR、GRU、GCN以及GCN-LSTM等模型。  相似文献   

7.
公交站台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线路公交站台进行的优化设计有助于方便车辆有序停靠,满足乘客候车空间需求,提高公交运行效率。通过分析国内外常用的公交站台尺寸设计方法,基于排队论模型引入了公交到达率、服务台数、站台服务率等参数,建立了公交站台尺寸设计模型。研究选择北京市某公交站台作为优化对象对模型进行验证,重新设计了多线路公交站台所需的长宽尺寸,在合理利用空间资源的基础上优化站台的泊位数和尺寸可以有效地减少站台处进站公交车辆排队长度,减少车辆在停靠站的延误,提高公交体系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8.
结合2014年青岛世园会实践,从基础设施、管控方案、公交保障等方面总结其交通组织经验,并对客流预测、停车场布局、公交线路布设、出入口布局等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同时对大型活动交通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效绿色的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各大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居民出行的首选,而客流预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普洱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实例,在研究现状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公交发展水平及道路系统运行特征基础上,利用四阶段模型理论,分析普洱市不同组团间的居民出行量、出行分布、出行结构等特征,对普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进行测试,通过预测线路的断面流量、客运量、负荷强度,确定不同的比选方案指标,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量化支撑。  相似文献   

10.
信号系统是肩负地铁行车安全和效率的安全苛求系统,为了应对信号系统故障难以避免的行车效率波动,提前制定地铁-公交联动应急预案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文章从轨道交通乘客体验出发,以轨道交通受扰后的恢复能力(即弹性)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路面交通状况、地铁站点地理位置、地铁客流潮汐分布等因素的优化公交桥接应急预案生成方法。首先,在地铁站周边的地图数据的基础上叠加拥堵系数,建立道路拓扑网络模型;而后基于改进的k短路径法计算连接起点和终点地铁站点的最短路径,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相关站点所需公交数量,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地铁5号线。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在故障区域增加临时公交服务,对提升信号系统故障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弹性具有重要意义,且适当的公交桥接线路的调整更有助于系统弹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轨交客流的迅速增长给车站的日常运营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车站往往通过设置站外限流栏杆来保障运营安全,但对于栏杆对应急疏散能力的影响程度则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上海轨交运营网络为研究背景,在对站外限流栏杆设置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仿真的方法研究各类型站外限流栏杆在突发情况下对疏散效率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和优化轨交车站栏杆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温州市的道路资源相对紧张,将路面划出快速公交道这一举措不太现实;而‘空中巴士’的建设则能避免占用大量城市道路,更能便捷地疏散客流。"温州市治堵办主任、住建委主任周守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温州最终选择"空中巴士"的缘由。有分析称,在温州建设地铁预估每公里造价在8~10亿元,成本较"空中巴士"大。土质条件类似的杭州,地铁1号线每公里造价在6亿元。因此,选择"空中巴士"就成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城市由于受空间布局、居民出行特征等因素影响,公共交通发展与大城市相比存在诸多困难。文章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深刻总结其他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崇左市发展特点以及客流预测分析,提出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及近远期公交发展策略,为其他中小城市公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旅游旺季如何将已饱和景点的游客疏散至其他仍有接待能力的景点,既能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还能增加其他景点收入,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景点瞬时承载能力和景点热度提出以客流满足率和疏导时间为评价指标,将各景点的游客接待能力进行量化排序得出各景点先后饱和顺序,并在不同客流满足率情况下,分析各景点的疏导时间。结果表明:(1)由于景点瞬时承载量不同,景点热度与达到接待饱和的难易程度非线性关系;(2)热门景点地处偏远依靠平均疏散时间超过100min,可开通单向交通线路缩短与其他景点的交通时间;(3)部分景点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能有效的分担市区内的客流压力;(4)在制定景点游客疏导策略时要考虑各景点之间客流满足率差异,避免客流满足率相近的景点互相引流。  相似文献   

15.
充分考虑通勤客流的地铁-公交换乘系数分析对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共交通运营公司优化线网设计、提升通勤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创新性提出了基于多日重复出现的OD刷卡数据识别地铁-公交换乘行为的算法。在选取了成都市典型性的7个地铁站点和其周边的公交站点后,利用3天的全网刷卡数据,得到了站点的地铁-公交换乘系数、换乘客流比例等数据,发现小于近年的地铁换乘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站点,地铁-公交的换乘系数差异较大,且地铁首尾站点的换乘系数明显较高,随后分析了算法可能的缺陷。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了三条针对成都市公共交通运营的建议,并给出了后续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公交专用道的施划是为了提升公交运行速度,保障大多数人的通行效益,但如果设置不当将会造成道路资源浪费。因此,亟需要从全国层面上研究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标准,使得公交专用道真正发挥其作用。"道路拥堵导致公交运营车速、准点率下降和公交客流流失,已成为公交优先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国内很多城市纷纷开展了公交专用道的实践工作。但在各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实际推进过程中,因缺少设置条件的规范依据,导致公交专用道的选线存在不科学合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公交专用道的施划是为了提升公交运行速度,保障大多数人的通行效益,但如果设置不当将会造成道路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轨道交通车站内客流快速疏散,避免因乘客滞留造成站内乘客出行效率低以及大客流压力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文对目前国内导向标识的设置原则及功能进行描述,依托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分析行人寻路行为机理及出行特征与导向标识序化设置间的关系,研究导向标识的序化设置,依据行人在不同交通设施的步行速度及信息处理时间,并提出在站内停顿点数量较多的通道、楼梯口及闸机处设置导向标识的位置,进而对导向标识的设置进行人性化和合理化的优化设置,对轨道车站内停顿点位置进行导向标识的合理布设,以快速引导行人进行出行决策,减少停顿点数量。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公交客流量及客流分布预测的准确性,使公交运力、运量配置更加有效,公交线路规划更加合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事业部开发部工程师刘淑霞2011年,全国公交线路查询系统在PC端发布,如今,爱帮公交、熊猫公交、车来了、8684公交、彩虹公交、北京实时公交、苏州行、交通‘杭州、济南公交、武汉智能公交……从全国到地方,越来越多的手机APP遍行应用商店。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紧急事故下高架BRT车站疏散效率,在已有应急疏散与仿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行人处于高架环境时的恐慌与恐高因素,对社会力模型进行优化,以期更真实地模拟紧急事故情景下乘客的反应。以成都市二环BRT为例,通过实际调查数据配置参数,设计紧急疏散场景,运用VISSIM软件实现仿真。选取行程时间、疏散时间、速度偏离值等评价指标对到站停车疏散与立即停车疏散两类情况下不同疏散方案对比,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不同疏散方式下疏散效果,提出可在紧急掉头区修建直达地面层的应急逃生楼梯,能够极大的提高BRT乘客的疏散效率,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铁运营中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事故影响客运服务,处理不当便会造成混乱,引发安全事故,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不便与风险。为保证地铁正常、安全运营,相关运营管理部门应提前做好事故预案,保证在突发事故出现时,能快速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突发事故对乘客造成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地铁9号线为研究基础,分析总结地铁折返道岔故障下的两种应对措施,探讨道岔事故发生时运营人员各岗位的职责、维修人员抢修的作业流程以及列车行车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