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铁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运输格局的平衡,高铁对沿线公路客运的影响程度因地区、城市差异,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本文从经济要素、时间要素、品质属性、运输效率等影响居民出行决策关键因素分析着手,构建了公铁竞争的Logit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铁对公路客运的影响评价方法,该方法从高铁客流构成和出行距离分布特性分析入手,紧密结合公铁竞争曲线特性,判定高铁对公路客运的影响系数与影响等级,最后分析了武广高铁对广东省境内城市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Logit模型是对客流分担率进行估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考虑到Logit模型的确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研和数据处理,文章从Logit模型的建立出发,结合SPSS中Logistic模型的求解思想,以兰州新区和市区间的运输通道为例,对运输通道内各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旅客性别、旅客年龄、出行时间、换乘次数等在内的以旅客自身特征和出行特征为解释变量的多项Logit模型,得出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和城际铁路开行方案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高速铁路定价权限放开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旅客在预售期的偏好属性,为预售时段的划分提供依据。针对平行车次的差异化定价,将旅客的购票需求视作弹性需求,考虑政府限价约束,旅客票价浮动承受能力约束和列车运输能力约束,将混合整数非线性(MINLP)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混合整数线性(MILP)模型,并基于人工蜂群(ABC)算法进行求解。以京沪高铁北京南开往上海虹桥的G19和G143列车的票额票价为依据进行实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票价方案相比,差异化定价方案使得两辆列车在预售期内总收益提高了13.72%,说明预售期内差异化定价策略能够刺激潜在的旅客需求,提高铁路公司总收益。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航空运输早已实行了浮动票价,高铁也在逐步实行。本文以京沪高铁和航空为例,对高铁和航空票价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使用Ward方法将票价的影响因素聚成了四类:出行需求、旅客选择、出行效率、出行路线。然后基于信息熵和Copula熵对单个因素进行分析,再借助CART树对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使用回归树模型拟合了票价数据,回归树分析解释了73.1%的航空票价变化和93.8%的高铁票价变化,可信度较高。结果表明,航空票价主要受出行需求、旅客选择因素影响,而高铁票价主要由出行效率决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速铁路投产以来客运量不断攀升,为中长距离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结合对我国高铁开通运营较早的武广、郑西及温福三条运输通道综合交通系统的调研,分析了高铁线路开通前后通道客运量的变化,推算了我国高铁客运量的来源。研究表明,我国高铁客流大部分来自诱增客流。本文据此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经营策略,并提出了提升我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雨萱  陆然  丁翔  纪超 《综合运输》2023,(6):56-61+147
高铁定价直接影响旅客的出行选择与铁路部门的整体收益。本文基于差异化定价的思想,通过分析发车时刻、旅行时间与高铁票价及客流量的关系,建立目标为铁路收益最大化和旅客出行费用最小化的双层规划模型,采用Frank-Wolfe算法求解下层规划并对客流量进行弹性需求下的均衡配流,在遗传算法中结合爬山算法求解上层规划,并将上下层规划进行嵌套计算,得到最优票价。最后以京沪高铁为例,对模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发车时刻与旅行时间的高铁定价策略可在旅客出行费用较低的情况下明显提高铁路部门的客票收益。该研究对提升高铁经济效益以及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轨道交通崇明线是上海新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之一,研究线路票价策略有利于满足客流出行需求、提高运营效率、减轻政府财政支出负担。首先,本文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票价现状与崇明线特征,认为该线路在功能定位、技术特征和客流出行特征等方面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差异较大,不宜选用现行轨道交通票价水平。其次,面向崇明线潜在客流,设计调查问卷,采集并分析乘客出行行为及票价接受度信息。结果表明,客流特征差异化明显,出行需求呈现多样性,以乘客票价可接受程度为导向的合理票价率区间为0.31-0.33元/km。最后,从票价水平、票种方案、优惠策略三个方面提出崇明线定价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既有客运枢纽布局方法出发,分析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规划层次枢纽的布局要求,探讨了省域层面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以江苏省为例,围绕旅客出行无缝衔接的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并以响应区域不同运输结点和不同层次客流需求特征为切入点,提出"客流分层、结点分级、枢纽分类"的布局方法,以及枢纽布局方案与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王富伟  程杰 《综合运输》2023,(1):125-131
分析高铁快运产品和运输组织特征,研究各种快运产品对于快运设施作业时间上的需求,并对高铁动车段所、车站、维修工区、物流基地等作业时间、设施设备进行研究,分析利用既有设施办理高铁快运作业的适应性,提出高铁快运设施设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近年来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客流数据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调度的基本依据。地铁IC卡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真实准确、时间连续、易获取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地铁站点、线路和网络客流特征分析、长短期客流预测以及地铁用户出行模式识别等方面。本文主要对深圳地铁IC卡刷卡数据进行分析,重点提取地铁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用户出行特征,研究客流变化规律,对于地铁运营调度管理以及站点客流疏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高铁旅客的购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运用随机效用理论,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建立了旅客购票方式选择的多项Logit模型;并利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和检验。根据建立的模型的拟合结果,研究影响旅客购票方式选择的因素,最终明确影响旅客购票方式选择的显著性因素为购票花费时间、性别和年龄。  相似文献   

12.
市域快轨快速发展,需要对成网条件下市域快轨的运输组织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利用线网能力、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为确定网络化列车交路的开行对数及折返车站,本文从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角度,以实现乘客出行成本及企业的运营成本最低为目标,以通过能力、客流需求、列车交路总数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网络化列车交路优化模型。根据实际中具有列车折返能力车站的设置情况缩小可行列车交路方案范围,然后通过优化软件对模型编程求解。以两条市域快轨线路相交的情况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采取Y型交路与快慢车组合运行的列车开行模式,能够有效扩展线路的运输服务范围,并有效缓解长运距乘客出行时间过长等问题,该模式的组合效益与各类型列车的开行对数和快车停靠站方案等因素密不可分。本文首先对Y型交路快慢车运行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客流起讫点对Y型交路客流区段进行划分,建立了乘客广义出行费用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Y型交路快慢车停站方案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最后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结果表明,相对于Y型交路单一直通运营方式而言,Y型交路结合快慢车的组织模式可以有效优化乘客的出行体验以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效绿色的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各大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居民出行的首选,而客流预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普洱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实例,在研究现状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公交发展水平及道路系统运行特征基础上,利用四阶段模型理论,分析普洱市不同组团间的居民出行量、出行分布、出行结构等特征,对普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进行测试,通过预测线路的断面流量、客运量、负荷强度,确定不同的比选方案指标,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量化支撑。  相似文献   

15.
探索挖掘URT站点客流时空特征并精准预测运营高峰期的站点客流,对提高URT系统客流组织效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模型对于时空特征挖掘不够以及在多步短时客流预测的精度上有待提升等问题,引入时段相关性及站点关联度以量化客流隐式时空特征,并建立一种结合双层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dmGCN-GRU短时进站客流预测模型,随后以杭州地铁为例,对工作日数据和非工作日数据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mGCN-GRU模型能够深度融合时段相关性、站点关联度、站间OD、邻接矩阵等多重时空特征,可在增加一定训练时长的前提下提高预测精度、模型稳定性。随预测步长增加,模型性能虽有所下降,例如工作日数据拟合优度从94.68%降至94.27%,但性能仍优于SVR、GRU、GCN以及GCN-LSTM等模型。  相似文献   

16.
对分担率进行科学的预测是交通运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制定运输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经过比较选取多项Logit模型为分担率预测模型,介绍了模型建立与求解的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南广高铁沿线客流分担率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铁路目前票价单一、不能有效调节客流,票额分配对客流波动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根据收益管理理论,以铁路给定预测客流为依据,在基本票额分配中预留部分可灵活分配的票额作为全程通售票额,以应对客流预测误差等带来的影响;对区段剩余票额,按照尽可能分配长途票额的原则建立剩余能力优化模型,并为剩余票额制定动态票价来吸引客流、提高客运收益。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票额分配模型能适应客流需求的波动,避免大量票额调整工作,根据不同购票时段的需求特点,对剩余能力进行动态定价来吸引潜在客流,提高铁路客运收益,为铁路票额分配和动态定价提供了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客票体系简单、票价单一,无法有效地调节客流、提高收益。考虑到乘客在整个预售时段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同,结合高速铁路运输的特点以及收益管理理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高速铁路分时段定价的动态定价模型,针对模型非线性的特点,根据K-T条件对模型求解。以京沪高速列车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并与单一票价下的方案进行对比,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乘客弹性需求的高速铁路动态定价模型不仅可以适应乘客波动的需求,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19.
付一方 《综合运输》2023,(12):60-64+192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者决策行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准确性,缓解线路运营面临的高峰时段客流拥挤现象,从出行广义费用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研究。综合考虑票价、出行时间、舒适度、准时性等因素,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广义费用计算模型;以北京地铁5号线为例,将广义费用作为出行阻抗引入客流分配之中,构建了基于广义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嵌套Logit模型的迭代加权法用以求解模型;基于分配模型及算法,对不同票价和列车容量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广义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对轨道交通流量的有效预测,可对各类缓解高峰时段拥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辅助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决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客流存在着规律性的动态变化,其中最为明显且突出的是由于居民通勤通学的出行需求所带来的潮汐交通现象。在潮汐交通现象较为明显的线路中,客流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使得部分区间的运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或者部分区间的运能紧张。据此,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为例,针对其潮汐客流特征展开研究,识别运能不足或运能过剩的区间,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出针对具体线路的多交路运输组织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方案的效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