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仿真技术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突发状况下站内客流运动情况。以成都地铁犀浦站为例,针对其客流组织的复杂性,以站内基础设施布局、功能区划分、客流分布特征等为依据,利用Anylogic软件对犀浦站内突发情况进行客流仿真分析,建立客流动态仿真模型,得到应急疏散动态仿真效果图,得出高峰状态下人员疏散初始时间。最后,以成都地铁及犀浦站的未来规划为依据,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应急疏散问题对其优化,提出新的疏散方案,得到动态仿真效果图并计算出总疏散时间。对比优化前后的指标,经过分析得出缩短应急疏散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聚集在活动场地的大量客流安全、快捷地输送至安全地点是应对突发事故的重点,公交以其载客量大的优势成为应对突发事故进行客流疏散的主要工具。文章针对大型活动突发事故期间公交客流疏散问题,结合大型活动客流特征及突发事故客流特征,根据现实情况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建立基于多驻车点、多疏散点的循环调车客流疏散模型。该模型方法可有效地循环利用公交资源,对事故期间客流及时疏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群聚集效应是大都市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地铁等半封闭空间。在早高峰时期下,地铁系统的一些重要节点时常发生线路故障维修,车站内的乘客很难疏散,从而导致了站内客流聚集的情况。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地铁车站人群风险的风险评估或风险监测上,主要是从设施或乘客行为角度对风险等级进行评级。但是,两者都不能反映客流集聚和疏散能力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客观地评价人群风险,本研究基于上海地铁公交卡数据,采用聚类的方法对站内客流聚集风险进行评价。本文以上海地铁1号线为例,对各站点的客流聚集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程度,对27个站点的客流集聚风险进行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快速增长的客流带来了换乘车站换乘通道内客流疏散不及时、行人换乘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以及车站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通过分析列车运输能力、车站运营设施通过能力,建立列车输送与车站运营设施(站台、通道)的能力匹配关系。基于客流需求,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人—车—站"的动态平衡条件。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两路口站为例,依据列车开行方案、上下行楼扶梯设置、站台设置、以及相关客流数据等调研资料,通过计算、比较分析提出基于远期客流需求下,两路口站站台层换乘设施及站台的合理优化建议,为车站运营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站客流量较大,行人流线复杂,在运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为此,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着手,结合车站设备、构造、旅客行为特征,提出了基于MassMotion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疏散仿真方法。通过确定仿真环境中所需要的基本参数,结合交通过程中行人行为特性,以三维模型空间为基础,对突发大客流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将车站的设施和行人抽象化。仿真结果显示,突发情况下车站内的所有人员能够在安全时间内迅速撤离到安全区,旅客的疏散速度、工作人员的疏散能力等行为特性对疏散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输经理世界》2010,(23):102-103
广州亚运期间,各种接待服务用车大量投入,以保障亚运期间各参会人群的交通出行。为期15天的赛事,海内外游客接踵而至,广州各大交通运输系统迎来了新一轮的客流高峰。而承担这些客流量最大的交通工具则是各大名牌客车,大金龙、金旅、宇通等中国知名客车厂商服务亚运,书写了中国客车服务世界盛会的又一新里程。  相似文献   

7.
城际铁路区段通过能力是衡量铁路运输部门能否合理利用线路和是否满足客流需求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城际铁路时段客流特性,考虑不同时段下列车正点可靠性的差异性以及天窗产生的三角区对"时段长度"的影响,分时段选取列车运行组合模式、计算区段通过能力。引入时段"空费时间"对各时段通过能力进行衔接,以计算最终全日城际铁路通过能力。通过算例,计算该某城际铁路区段下行方向通过能力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考虑列车服务水平的城际铁路通过能力,对于制定列车开行方案,提高列车满载率和提高列车服务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给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位置选型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完善高海拔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要求,文章以某典型高海拔特长单洞双线隧道为依托,分别采用火灾动力学三维模拟软件FDS及人员疏散软件Pathfinder建立全尺寸火灾模型和疏散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紧急救援站位置时站内纵向可见度、温度分布规律及人员必需疏散时间分布规律,得到各情况下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及必需安全疏散时间,进而明确不同海拔高度下紧急救援站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在3 000~4 000 m时,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均满足6 min要求;高海拔铁路隧道位置选型应以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最短为原则;海拔高度为3 000m,3 500 m和4 000 m时,紧急救援站最佳位置分别为距洞口10 km,20 km和15 km处。  相似文献   

9.
重新思索:城市交通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彪 《综合运输》2000,(3):25-29
<正> 城市的交通能力有两类,一类是城市对外交通能力,泛指在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内将城内的居民、商人、游客、劳工从城市内疏散出去的能力,或者与其他城市进行交通联系的能力。另一类是城市内部的交通能力,即从城市向居民提供的多种福利和机会(就业、购物、娱乐、交往)中获得利益的交通能力。本文主要就后者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轨交客流的迅速增长给车站的日常运营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车站往往通过设置站外限流栏杆来保障运营安全,但对于栏杆对应急疏散能力的影响程度则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上海轨交运营网络为研究背景,在对站外限流栏杆设置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仿真的方法研究各类型站外限流栏杆在突发情况下对疏散效率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和优化轨交车站栏杆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会展中心作为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公共服务业建筑类型,具有客流规模大、瞬时客流特征明显等交通特点,在此类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大型展会期间客流进行准确的预测,为会展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配套交通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数据的支持。基于对长春东北亚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实践,探索一种支撑大型展会客流预测方法。在对国内大型会展案例中客流类比分析的基础上,以客流规模预测为目标导向,建立以会展客流分类和相关出行链分析为基础的会展客流规模预测方法,推导出会展客流规模、客流构成、到达时间分布等关键指标预测,为后续同类型的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人们出行方式和服务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服务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成为制约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服务区的问卷调查,确定各服务区车辆驶入率及客流量,分析服务区对车流、客流的承载能力,并应用GIS技术,将上述信息空间化,分析服务区服务功能满足度,为下一步服务区的设计与后期运营、扩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近年来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客流数据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调度的基本依据。地铁IC卡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真实准确、时间连续、易获取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地铁站点、线路和网络客流特征分析、长短期客流预测以及地铁用户出行模式识别等方面。本文主要对深圳地铁IC卡刷卡数据进行分析,重点提取地铁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用户出行特征,研究客流变化规律,对于地铁运营调度管理以及站点客流疏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铁路运输企业编制运输计划时,不仅需要尽可能满足起讫点间的客流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客流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波动性。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出行目的、收入水平和出行距离的旅客在预售期内对购票时间阶段的偏好,用于研究高铁客流需求特征。根据多项式逼近拟合方法,基于客流需求特征,构造了预售期多阶段多层次高铁网络客流需求模型。以京沪高铁实际购票数据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实际精细化的客流需求特征,应用该模型有助于提升高铁运输资源利用率、合理制定票价增加运营收益。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轨道交通车站内客流快速疏散,避免因乘客滞留造成站内乘客出行效率低以及大客流压力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本文对目前国内导向标识的设置原则及功能进行描述,依托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分析行人寻路行为机理及出行特征与导向标识序化设置间的关系,研究导向标识的序化设置,依据行人在不同交通设施的步行速度及信息处理时间,并提出在站内停顿点数量较多的通道、楼梯口及闸机处设置导向标识的位置,进而对导向标识的设置进行人性化和合理化的优化设置,对轨道车站内停顿点位置进行导向标识的合理布设,以快速引导行人进行出行决策,减少停顿点数量。  相似文献   

16.
路网客流实时状态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日常运营及关键决策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站点层次预测方法较成熟,而客流分布预测较少的情况,提出基于时序神经网络的量测方程OD客流动态预测方法。利用地铁AFC数据,确定时序神经网络预测的最优数据粒度为15mins和最优时间序列阶数为4,以此构建时序神经网络框架,对站点进站量进行预测;对于站点进站客流与OD客流间的时空关联性,主要体现在进站客流的不同去向以及相同去向下不同的到达时间,建立量测方程反应这一联系,将进站客流转化为OD客流,并以成都地铁为例,对路网条件下不同分布特征OD客流进行预测验证,加权相对误差为14.08%,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对于充分发挥路网整体能力和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流的需求以及优化网络运能配置和建设方案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重点研究了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的产生、类型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单线客流成长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建立了Logistic客流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紧急事故下高架BRT车站疏散效率,在已有应急疏散与仿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行人处于高架环境时的恐慌与恐高因素,对社会力模型进行优化,以期更真实地模拟紧急事故情景下乘客的反应。以成都市二环BRT为例,通过实际调查数据配置参数,设计紧急疏散场景,运用VISSIM软件实现仿真。选取行程时间、疏散时间、速度偏离值等评价指标对到站停车疏散与立即停车疏散两类情况下不同疏散方案对比,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不同疏散方式下疏散效果,提出可在紧急掉头区修建直达地面层的应急逃生楼梯,能够极大的提高BRT乘客的疏散效率,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山旅游集散中心正在积极推动建立定线的旅游客运服务模式,就是在景点和景点之间、景点和交通节点间开行定线旅游,途中不停留,一站式和配套型服务将省去游客很多麻烦。  相似文献   

20.
Logit模型是对客流分担率进行估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考虑到Logit模型的确定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研和数据处理,文章从Logit模型的建立出发,结合SPSS中Logistic模型的求解思想,以兰州新区和市区间的运输通道为例,对运输通道内各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旅客性别、旅客年龄、出行时间、换乘次数等在内的以旅客自身特征和出行特征为解释变量的多项Logit模型,得出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和城际铁路开行方案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