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线性异步电机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舒适、速度快、运量大的特点,但由于工程造价昂贵、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环境控制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采用线性电机驱动的轮轨车辆可有效低车体高度,减小隧道断面面积,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另外,结性电机的电磁力可直接作用于线路产生牵引力,牵引力不再受粘着系数限制,车辆爬坡能力强,选线自由度大,轮轨磨耗和噪声小,有利于采用高架线路结构。因此,采用结性电机驱动的轨道交通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直线电机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采用旋转电机的车辆相比,它具有车辆外形小、重量轻、线路适应能力强、噪声低、使用维护简单等优点,可大幅度地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工程造价及运用费用。  相似文献   

3.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因其工程造价低、线路适应性强等优势,被认为是资源节约型城市轨道交通先进模式。分析了日本、加拿大等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转向架、牵引和制动等技术的特点和性能,探讨了直线电机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机牵引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辆选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牵引电机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其特性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特性曲线的普遍规律为基础,推导出一种牵引电机牵引力特性的计算方法。以某地铁线路上的车辆为例,对其电机牵引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牵引电机的最大牵引力发生的区间为牵引恒力区;牵引电机的最大牵引力随起动加速度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传统的轮轨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驱动系统的特点,分析了LIM驱动系统车辆的主要特征,对不同驱动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据此提出了针对线性电机车辆的运用维修设施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敬明  张安 《四机科技》2006,(1):1-2,14
直线电机车辆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之一。目前世界上已有10几条直线电机城轨车辆运营线路,主要分布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直线电机城轨车辆技术先进,目前世界上只有加拿大和日本等极少数国家拥有此项技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数大城市人口密度非常大,而城轨车辆往往穿越市区繁华区域,因此,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噪音特别低,另外,中国多数大城市地质结构复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巨大,这就要求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乘客的舒适度也是城轨车辆的重要指标。直线电机城轨车辆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直线电机驱动的地铁、轻轨车辆,突破了传动车辆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受制于轮轨间粘着的限制.具有爬坡能力强、加速快、转弯半径小。车辆性能不受气候影响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交通工具。现从直线电机驱动技术的原理入手,分析直线电机车辆驱动技术的特点.指出直线电机车辆设计、制造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还介绍了直线电机应用于广州4、5号线地铁车辆明实例。  相似文献   

8.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是一种采用直线感应电机LIM牵引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在分析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列车牵引和制动特性的基础上,从列车受力分析的角度,建立直线电机线路参数分析的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直线电机轮轨线路的安全牵引坡度及启/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9.
采用盘形制动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于线路涂油、环境潮湿等原因容易导致轮轨黏着系数降低,从而增加车轮踏面擦伤的风险,现介绍新研制的城轨车辆用踏面清扫瓦,并成功应用于重庆地铁6号线车辆。实际线路测试证明踏面清扫瓦效果良好,实施踏面清扫后,轮轨黏着条件明显改善,有效降低了车轮踏面发生擦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低速磁悬浮技术特征及工程化研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低速磁浮列车具有比轮轨列车更强的转弯、爬坡能力,尤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更能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充分展现其安全、环保、舒适、快捷、低能耗、低成本的鲜明特点。就国内外中低速磁悬浮技术的研发过程做了简要的阐述,对研发的线路和车辆的主要参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钢轨选型的探讨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钢轨制造技术的发展并结合轨道研究和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对城市轨道交通钢轨定尺长度、钢轨质量及钢轨材质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建议在钢轨选型时,应全面考虑不同线路布置特点,车辆及荷载情况,运输、施工及维修条件,建设工期,初期投资及运营成本要求等综合因素,力求使每条城轨交通中的钢轨选型方案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更具工程针对性和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国外大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国外一些大城市中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发展、建设,以及线路型武、运输组织等方面的特点.国外的市域线多为引导城市的扩张而建,多采用干线铁路制式;市域线的郊区段多具有支线,郊区段的站间距离较大、线网规模大;郊区线与市区轨道交通的换乘便捷.指出轨道交通市域线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重点.并提出了国外轨道交通市域线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存在与上位规划不符、建设规划项目执行过程中方案随意调整、与其他交通方式不能衔接协调、规划用地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与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上位规划协调、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的论证、加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一体化工作、加强轨道交通及相关设施用地控制、强化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间铁路建设也随之加快了脚步.一些特大、大型城市及大型城市之间都在积极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沈阳等城市已经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专项规划,还有部分城市根据自身需求提出了单个项目的建设计划,北京至上海,上海至杭州以及各大城市之间的铁路也频繁提速,并推出了磁悬浮列车等新型机车,铁道系统的投资曾一度引起全国人民的热烈关注。但是,众所周知,轨道交通本身造价高昂,前期投资过高,筹集巨额建设资金就成了制约轨道交通发展的首要障碍。  相似文献   

15.
(二)上市公司对公司发起人及股东的要求 (1)发起人的人数。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是轨道交通建设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分析传统轨道交通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出发,阐述厦门地铁在建设过程中的总体流程和数字化实践过程。厦门地铁建设探索传统工程建设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制定以建设数字底座、开展数据治理、建设智慧地铁和完善企业管理的实施路径。同时,厦门地铁在信息模型、智能乘客服务、智能运输组织、流量经济等方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建设的初步尝试,不仅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智慧场景应用的进步,而且为企业和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数字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大规模实施,按照轨道交通运营承载实体及轨道交通的客流特点,结合国内安全形势及维稳、反恐需要,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承担巨大的安防压力.简述国内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的现状,如系统建设各行其是、系统繁简不一、系统目标各有不同,就轨道交通安防系统建设发展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建议形成较为完备的轨道交通安防系统建设规范及行业标准,成立统一的行业风险评估机构,扩大安防系统信息数据采集范围,强化安防系统功能.通过对国内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的探讨分析及建议,以期达成行业共识,并推动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速客运专线建设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世界部分国家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和发展概况,分析了城市间距、人口密度、运输能力需求这3个影响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得出当城市间距在180~945 km之间、人口密度超过4 000人/km2、旅客运输能力需求较高3个条件下,适宜建设高速客运专线。通过与国外高速铁路建设经验的比较,结果表明,武汉至广州、上海到南京、郑州到西安等线已经具备建设高速客运专线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上海网络型枢纽型城市轨道交通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从实施上海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出发,结合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交通提出的要求,阐述了上海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及近、远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实施要求.讨论了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上海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任务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以创新应对建设速度和建设规模带来的挑战,从系统规划、人性化设计和科学管理三个层面抓建设.并对建设力量、减少交通影响的对策以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是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在轨道交通建设背景的影响下,川道城市土地使用模式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愈加突出。以川道城市西宁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土地利用问题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影响川道城市土地开发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包括交通路网布局、土地资源开发手段、公共交通建设资金体系等问题,并尝试提出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络、调节土地市场、推行PPP模式等解决方法,为川道城市土地使用模式的转型提供技术方法支撑和政策实施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