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综合管廊建设路段、入廊管线,从而确定合理的综合管廊断面是综合管廊建设的重点及难点。介绍了武汉市汉口滨江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建设条件对综合管廊的规划路由进行优化调整、选择入廊管线以及断面设计。同时,根据自身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工程经验,对综合管廊因地制宜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为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新型城市市政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现代化城市环境、减少城市道路重复开挖,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以湖南省某市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及方案设计为实例,介绍了综合管廊在城市市政工程建设规划中的总体思路,并详细阐述了综合管廊的建设方案,为综合管廊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综合管廊的概述、发展应用及优越性,阐明了综合管廊是21世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市政管线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结合深圳市光明新区华夏路综合管廊和景德镇市陶瓷文化创意新区综合管廊的设计与建设实例,总结了综合管廊设计的重点、难点,分析综合管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势,通过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的思路与具体方法研究,得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就是在分析建设综合管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综合管廊规划的目标、规模、系统布局、横断面、三维控制线、重要节点控制以及配套附属设施等。  相似文献   

5.
在老旧城区采用传统明挖工法建设综合管廊多因交通影响、管线迁改等问题而举步维艰,采用暗挖工法建设综合管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将暗挖技术与综合管廊建设技术合理的结合,以推动老旧城区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暗挖综合管廊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概述。将暗挖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分为需求驱动阶段和主动探索阶段,分析暗挖综合管廊发展的特点,认为暗挖综合管廊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如何在长距离暗挖综合管廊工程中实现综合管廊必需的功能要求。结合暗挖工法与综合管廊的技术特点,指出管廊功能整合,暗挖施工井的综合利用,长距离暗挖区间的防火、通风与逃生设置,垂直顶升技术等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PPP模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成为现阶段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点,但在我国综合管廊工程总体造价的不确定性成为了推进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的重大障碍。简单分析PPP模式下综合管廊工程总体造价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经过几年急速的管廊建设,呈现出管廊建设层次不齐,管廊建设与周边工程建设时序错差,造成管廊外侧工程病害频发。本文对综合管廊两侧虚填造成道路塌陷的处理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压力注浆法、强夯法、开挖分层填筑法三种处理方案比选,总结三种方案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针对管廊道路塌陷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沈阳南运河某盾构形式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例,总结了在中心城区采用盾构法进行综合管廊建设的设计经验,介绍了管廊圆形盾构式综合管廊内部舱室布置及入廊管线设置情况,探讨了综合管廊平面、纵断面高程设计要点,并重点论述了盾构形式综合管廊工艺节点井内部布置形式。工艺节点井将双线综合管廊进行连接,其内部设置出入口间、吊装间、出线井、通风机房、配电间等多个功能间,做到了将管廊所需的人员逃生、设备吊装、通风等功能有机统一于单个节点井中,以适应盾构工法建设综合管廊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9.
综合管廊是现代综合城市规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管理平台的建设不仅是城市居民高生活质量的保证,而且为保障居民安全提供了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BIM作为一项改变基础建设行业的新兴技术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应用。BIM技术在综合管廊管理方面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同时也迫在眉睫。为了促进此方面技术的发展,综述了管廊的基本情况、建设意义、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基于BIM的综合管廊管理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基本目标、建设原则、相关国家标准、功能要求、数据体系建设等内容,提出了一些实际应用的建议。通过对综合管廊影响方面的介绍以及相应的建议,希望能指导BIM在综合管廊方面的实际应用,从而为推进民生体系的建设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管线破裂,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综合管廊并建立公司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同时根据新、老城区的特点,在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管线收容、埋深、横断面、交叉节点、抗震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其他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立体交通主干道下建设多舱大规模综合管廊已是综合管廊建设的趋势。立体交通下多舱综合管廊障碍物避让一直是构筑物设计难点。以广东某沿海城市开发区主干道下四舱综合管廊为例,介绍了典型新要求条件下管廊的障碍物避让方式,以期为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中关村西区建设的综合管廊为例,总结并分析了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在市政工程设计综合工作中,改变了传统的以重力流管线为主导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以管廊为主导,合理确定管廊内部空间分配,充分利用管廊内、外部空间的新思路。通过对重力流管线系统的优化调整,较好地解决了重力流管线与管廊平面位置和高程交叉的矛盾,提出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均得到了一级土地开发商的认同和有关设计单位的采用。通过对中关村西区建设综合管廊的思考,还对如何发展北京综合管廊事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杨路和世博2条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管理情况,总结提出了影响上海市浦东新区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管理的风险因素,并从政策法规、安全运行标准等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综合管廊运行风险成因,提出了城市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同时基于风险管理理论,明确了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即将在姚江新区、世纪大道快速路等重点项目启动综合管廊建设,但其投资运营模式的研究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需求。分析国内外综合管廊建设经验,明确了在项目不同阶段政府与管线单位所承担的成本分配。同时,结合宁波市政管道建设运营现状,从保障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可行性和运营管理可持续性出发,提出"三步走"投融资策略、管线单位有偿使用、保持费用分摊标准一定弹性空间等建议,为建立适应宁波的综合管廊投资运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4):202-204,3,2
地下管廊具有很多优点,但工程建设初期投入很高.当在已建道路上建设共同管廊时,更需要考虑原有管线的搬迁费用.该文以花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为例,对如何在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节约建设成本,增加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综合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手段,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起来。介绍了珠海横琴新区已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并对规划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为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述我国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从1958年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下的第1条管廊开始,经历了概念阶段、争议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模化和创新阶段,进入了有序推进阶段。总结综合管廊的建设经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试点城市全面开花、PPP模式大放异彩、绿色建造有益探索、防水措施因地制宜、创新技术降本增效、预制装配初具规模、智慧技术重点应用、统一平台基本定型。指出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法规、标准等制度建设缺失、规划无序及建设混乱、运营管理制度缺失等,制约着管廊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1)要继续推动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特别是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以及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建设综合管廊; 2)对已建的综合管廊要进行全面的运营条件评估,符合要求的要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顺利运营; 3)各级城市要修编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需要建设的要有序推进管廊建设; 4)大力关注管廊的运营管理,从法律法规、资质资格、专业人才等方面推动管廊的健康运行; 5)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总控中心正式建成,标志着该市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同时,该市45.77 km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基本接近尾声,将逐步投入运营。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总控中心位于友谊南大街与汇明路交叉口,是全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和展示的综合中心,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局部二层),利用管廊内已经布有的监控和安全防范等多项系统,实现对管廊的24 h智能监控,同时兼具石家庄市管廊试点建设展览厅、科普厅的展示参观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8,(11)
近些年,综合管廊建设如火如荼,面对新时期的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管控要求,引入BIM技术能够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运维阶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就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中的应用做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城市综合管廊发展历史,以及我国目前综合管廊建设的政策和形式。以蜀龙路五期综合管廊为例,归纳整理预制"管片"拼装技术在综合管廊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分块尺寸、荷载计算、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为今后预制"管片"拼装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