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抗滑性能不足的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改善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分析,从处治前后路面抗滑性能提升情况来看,Novachip技术效果最好,处治后路面横向力系数SFC提升均值为50.4;水冲洗措施效果最差,路面抗滑性能几乎没有增长。从处治后的路面横向力系数SFC来看:NovachipMRSGAC-16HOG纹理化UTAC-10精铣刨技术水冲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进行跟踪调查,基于高速公路隧道内事故情况,阐述了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与交通事故的关联性,分析了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减机理,并结合工程实践,比较了多种改善隧道路面抗滑性能措施的优缺点,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刻槽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昆  陈希梅  王选仓 《公路》2008,(5):18-22
随着高速公路中隧道数量的增加,隧道的安全性成了主要问题。而隧道路面的抗滑能力是影响隧道使用安全与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针对影响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几种因素: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抗滑构造、路表污染、交通荷载等几种因素,提出了采用刻槽技术对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抗滑性能改善。针对刻槽技术在隧道内的应用,提出了刻槽参数的最佳合理组合,刻槽最佳时间以及施工要点,从而为刻槽技术在隧道路面当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贤 《交通科技》2003,(3):49-51
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讨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的技术要求,分析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的施工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的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衰减问题。以福-银高速公路隧道为例,在分析路面抗滑机理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出混凝土路面纹理化施工技术原理和特点。结果显示,纹理化施工可以提高隧道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施工平整度良好,并能减少路面噪音和降低施工成本。因此,纹理化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广泛应用于长、特长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是影响行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依托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实体工程,研究基于提高抗滑性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纹理化施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纹理化采用全机械化施工技术,可使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形成致密的波浪形纹理,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同时减轻行车噪声且不影响原路面平整度。全机械化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完全满足其抗滑性能要求,具有施工工效高,工期短,污染低的特点,可应用于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7.
羡蓓蓓 《上海公路》2012,(4):17-18,28
针对福银高速公路福建省境内上洋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较快的现状,采用Novachip超薄磨耗层技术提高其隧道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行车安全性。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是改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提高路面行驶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广东省高速公路隧道水泥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改善措施,并对典型路段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改善前后的路面横向力系数SFC进行了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ovachip超薄磨耗层罩面对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提升幅度较大,且使用效果良好,因此,Novachip超薄磨耗层罩面是改善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9.
简述国内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方向这一因素,分析其对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隧道路面表面抗滑性能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良  杨良  杨群  郭忠印  丁志勇  罗强 《公路》2003,(12):136-140
采用手工铺砂法和摆式仪对贵州、云南等省的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进行了现场实测,调查的结果表明,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耐久性较差,使隧道交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分析了隧道内部特有环境对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针对隧道路面类型的选择,提出了恢复隧道路面抗滑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路面抗滑性能测试车SCRIM 3000对广东某高速公路7座隧道段路面横向力系数进行测试,得到隧道段路面横向力系数分布规律,即隧道外的路面抗滑性能普遍优于隧道内路面;同时结合其近几年隧道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了隧道段路面抗滑性能与交通事故的相关关系,得到隧道段路面抗滑能力不足和其出入口内外路面抗滑性能差异过大是影响隧道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早期修建的很多桥梁采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土桥面行车噪音比沥青混凝土大,随着经济发展及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工程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的城市桥梁通过"白改黑"来达到降噪、提升行车体验的目的。针对某城区高架桥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工程桥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了合理的桥面铺装改造方案,先彻底处治原桥面病害,然后精铣刨1.2cm厚原桥面铺装,最后铺筑1.2cm厚Thus-12极薄磨耗层。改造后桥面行车噪音明显降低,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性能大幅提升,运营1年半后路面未发现明显病害,工程效果表明桥面铺装改造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击裂稳板试验路进行研究,得出采用冲击压路机YCT25冲击压实10遍即可到达击裂稳固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效果;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注浆试验路进行研究,推荐采用声振法并辅以FWD截距法综合确定脱空板,同时得到了注浆材料最佳配合比设计。根据旧路处治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组合设计、罩面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目标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4.
水泥道面是国内机场应用最为广泛的道面类型,随着大量机场水泥道面进入维护期,水泥道面损坏后修复困难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具有“集中预制、分散安装”的特点,具有快速、环境能力适应强、经济的优点,是现有水泥道面维护的良好解决方案。现调研了国内外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在浦东机场、伊春机场的成功应用案例;指出了应用在机场道面抢修的主要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提出了装配式水泥道面技术难点在于保证板底的充分填充、道面接缝传力的恢复和道面表面的平整度;经分析认为开发相应的专用设备、实现道面技术的工业化方可解决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道面技术实施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灌入式复合路面结构设计中所需的路面应力和变形等情况,研究结合弹性层状理论体系,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的力学仿真模型,包括:上中面层同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中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等,仿真计算出不同结构类型路面的层底应力、应变和路表弯沉等力学指标.结果显示,与普通路面结构相比,当水泥砂浆灌入层同时作表面层和中面层时,其层底拉应力和路表弯沉分别减少25.7%和50.9%;水泥砂浆灌入层作中面层时,相关力学性能也优于普通路面结构;水泥砂浆灌入层作表面层时,最大拉应力的影响范围要大于普通路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层和中面层均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的结构力学性能最优,为最佳的设计方案;中面层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的结构次之,不推荐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单独作表面层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年限长、养护维修费用少等优点。但在交通荷载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下,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板块开裂、角隅破碎、错台等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了恢复旧路面的使用性能,往往采取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措施。该文结合上海市奉贤区环城东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透水沥青路面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透水沥青路面,以及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性能试验与模拟燃烧试验对水泥混凝土、AC、SMA和OGFC几种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沥青含量和防火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OGFC-13动稳定度达到7000次/mm以上,飞散损失仅为4.25%,构造深度在1.7mm以上,结构稳定,抗滑性能好;同时OGFC面层沥青用量少,其大空隙率结构可有效控制汽油燃烧的火势,防火性能甚至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OGFC更适于作为大型公路隧道沥青面层材料。  相似文献   

18.
水泥沥青复合式混凝土配比设计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高性能水泥砂浆灌入多孔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材料进行了相应的混合料配比设计与性能研究。对沥青混合料和水泥胶浆的各项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评估了水泥沥青复合式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沥青复合式混凝土为半刚性混凝土,即具有水泥混凝土的刚性也具有沥青混凝土的柔性,以及良好的抗油侵蚀性能和抗火性能。是隧道、十字路口、加油站和停车场等特殊路段铺筑时优选的路面形式。  相似文献   

19.
选取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通拉毛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孔隙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种路面结构类型,分别在晴天和阴天两种光线条件下拍摄数字图像照片,运用MATLAB数字图像技术将路面表面图像像素值量化,通过最小二乘法原理和Tablecurve 3D软件建立曲面拟合模型,提出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路面表面构造深度计算方法,并分析光线强弱对数字图像构造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路面表面数字图像构造深度计算方法具有便捷、快速、客观等优点;光线强弱对运用数字图像技术分析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三种路面结构类型相比,大孔隙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数字图像表面构造深度最大,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排水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简介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张玉宏  王松根  李昶 《公路》2003,(9):94-97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其使用年限末期,不能再承担服务功能时,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建构新的路面结构。国内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方面方法不够完善,这与我国机械设备制造工艺相对落后有关。国外(主要指美国)在处理旧水泥混凝土板块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相对严重时的原位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碎石化工艺。这一工艺能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成小粒径嵌挤颗粒,从而为新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提供理想的基层。主要介绍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工艺状况及其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的成套技术已经由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倡导引进并开始进行试验段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