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动车所大门设置闪光和语音报警及动车所大门控制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动车所大门闪光器和语音自动报警,并自动控制动车所大门,从而保障行车及人身安全,减少劳动强度.本系统采用TMS320C3X系列低功耗DSP处理器和计轴传感器实现了功能.  相似文献   

2.
智能城轨是现代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综合应用,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必然的发展方向。面向城轨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在分析智能轨道交通研究现状及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智能城轨总体框架,设计智能城轨云平台,提出智能城轨数据湖方案,规划设计智能城轨应用系统,为智能城轨的规划、设计及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智能式数显水位计的系统组成及原理,重点阐述智能式数显水位计的特点及技术指标,并对智能式数显水位计应用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智能建造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为实现我国2035年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的目标,针对我国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智能建造现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并结合其智能建造的特点,对我国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的研究技术路线、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路径等三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通过对比全价值链协同建模、一体化建模两种智能建造研究技术路线,提出更符合现阶段实际技术与应用条件的智能建造研究技术路线;从智能勘察、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方面阐述了全寿命周期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技术,提出了各阶段研发重点;并从国家、行业、企业管理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多角度提出了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作为我国铁路智能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未来路基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的总结与展望,系统提出了我国铁路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总体架构,明确了路基工程智能建造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建立了以岩土动静力特征识别、参数化设计与基于岩土动力学特征的智能机械作业控制为主线的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提出了路基工程智能建造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与建设管理方面的关键技术及重点发展方向,可为路基工程智能建造技术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6.
智能建造是工程建造领域的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指南》(Q/CR9257—2023)是铁路供电专业首个智能建造标准,本文对该标准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该标准明确了铁路供电智能建造总体技术要求,提出了智能建造等级划分和评估标准,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规范统一铁路供电智能建造技术要求、提升智能建造技术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已逐步向智能化阶段迈进。文章阐述了智能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在智能铁路建设中的重要性,总结了国外智能铁路运输调度研究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调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管理系统架构及实施策略,以建设高安全、高效率、高效益、优服务的智能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的发展,既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标准已不能满足智慧城轨的建设需求,需要对标准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和研究。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智能电网和国内铁路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的标准体系,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特点,提出了智能供电系统标准体系框架及系统标准的研究方向,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供电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述基于遗传算法的接触网部件入库自检、仓储转运、装配及缺陷识别的智能管理系统,探讨广汕客专接触网施工智能化管理、现场施工智能管理与广铁集团信息管理融合贯通,初探客专接触网施工智能化要素及成效,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轨交通监控系统的特点和车站设备监控系统架构,运用智能故障诊断方法为车站设备维护、检修提供决策依据。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及各种算法的利弊,基于MATLAB神经网络的使用方法,最后讨论了智能诊断系统的结构及诊断过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大型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的快速发展,优选18个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的装卸工艺,对中心站运营效率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 研究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装卸工艺方案的影响因素及子因素的权重。 研究结果:得出了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优先采用轨道龙门吊装卸工艺。 研究结论:层次分析法对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装卸工艺的选择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装卸工艺各评价指标之间的比较取值越精确,则装卸工艺的选择越适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川藏铁路区域地理及人文特点,结合铁路货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实现铁路物流、作业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建立货物从受理到交付的全过程服务链条,通过分析铁路货运需求受理、车辆货场进出、货物装卸作业、货运场站站内导航、货运资源管理和集装化用具共享等环节的应用场景,将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现代网络通信等技术相互融合,创新应用,提出川藏铁路一体化智能货运系统架构总体设计,为优化川藏铁路货运组织与管理流程,提升川藏铁路货运服务水平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根据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非线性的特点,利用随机灰色变量描述预测系统的不确定性,建立了随机灰色预测模型以及基于蚁群算法的递归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灰色蚁群神经网络的集装箱结点站运量预测方法.最后,以兰州铁路局兰州北站为例,对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集装箱结点站无线通信需求,研究McWiLL系统关键技术及组网方案,对铁路集装箱结点站的无线通信网工程设计及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江茹 《铁道货运》2011,29(7):31-33,50
柳州南站是南宁铁路局路网性贷检站,主要担负着湘桂、黔桂、焦柳线到发列车的贷检工作。柳州南站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柳州南站与贷运安全有关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做到贷运安全信息与行车实时信息的融合和系统资源共享,形成一套共保贷运安全的监控系统,提高了贷检安全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铁路货运场站数字化过程中需要接入各种移动终端和大量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设备,亟待实现高速度、低时延和低功耗的网络通信。针对数字化铁路货运场站的业务需求,利用5G网络切片、5G边缘计算、D2D通信、5G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提出铁路数字化货运场站的总体方案,探讨5G技术在作业安全监控与管理、智能装卸作业、智能货检作业、货场资源管理、物流配送和无人驾驶货物运送等场景中的应用,以期推进铁路货运场站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铁路货运场站运营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公铁联运的费用加权最短路计算机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公铁联运过程中承运、中转和交付的3个环节,借鉴Dijkstra标号算法思路,提出一种多阶段定向搜索的标号算法解决集装箱公铁联运费用最短路问题。该算法考虑路网中铁路线路和公路线路的区别,引入了集装箱办理站选择集的概念,并考虑集装箱办理站的中转费用。给出若干计算实例,编程计算的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实际意义和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物流理念提升铁路货运站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随着运输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货物运输物流化的市场细分,对铁路货运站的功能也提出更高要求,除了完成基本作业外,还需具备服务弹性.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路情,对货运站的功能变化趋势作深入研究,为今后适应现代物流需求的货运站设计铺垫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研究,运用现代物流理念,结合货运站实际作业流程. 研究结果:铁路货运站除进一步加强其基本功能以外,还应依托运输优势,开展配送、仓储服务,适当开展流通加工和包装业务,成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平台、不同物流需求的补充和社会物流信息平台. 研究结论:货运站设计要更新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水平,使货运站设计与规划符合货运发展的方向;并有利于提高货物运输质量、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满足广西地区客货运量的发展需求,研究了广西近年来的铁路建设规划,并提出广西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的设想。通过对广西区内铁路的客货站场布局及运量的分析,提出广西区内目前客货站场存在的问题,并对客货站场的布局提供了措施和建议,最后以南宁枢纽为例,进行了客货站场布局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南宁枢纽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代物流理念优化铁路货运站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运输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原有的布局规划原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铁路货运站布局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铁路货运的市场竞争能力。研究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结合货运站实际作业流程,运用现代物流理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货运站在路网上、枢纽内以及货运站场区内的布局原则和方法。研究结论:货运站场区内的三大区(储运作业区、生产加工区、办公生活区)要分隔配置,各区的布局基本分为I型、L型、U型3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