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三无"船舶产生的成因及其危害性,并从港监执法管理的角度论述如何通过加强船厂管理、船舶登记管理、现场监督管理等工作来强化对"三无"船舶的源头管理,严厉打击"三无",维护水上航行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2.
近日,首批装配艾里逊自动变速器的曼-大众牌卡车交付里约热内卢COMLURB垃圾收集公司。里约热内卢市长EduardoPaes亲自到现场观看了59辆装配有自动变速器的VW17.250EWorker卡车的交付过程,并称赞说,"驾驶员们不用再换挡了"。据COMLURB的专业人士说,新卡车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它的自动压缩系统,这是去年刚刚开始应用在垃圾  相似文献   

3.
绿色船舶动力装置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船舶产生的大气污染、垃圾污染、压载水污染及噪声污染的成因,从防止污染和船舶节能的角度,概括了绿色船舶环保、实效、节能等特点,并提出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7,(11)
近年来,BIM技术在市政交通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模型交付标准,项目不同参与方对交付BIM模型等交付物容易产生分歧。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工程行业的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分析市政工程行业的特点,提出市政工程行业交付标准的体系框架和编写方法,并编写模型交付时的总体要求、命名规则和桥梁模型交付深度表(信息粒度和建模精度)。最后,以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项目应用为依托,对交付标准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三峡库区船舶垃圾及沿岸固体废物的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三峡库区船舶垃圾及沿岸固体废物污染长江防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肖东升 《交通科技》2003,(Z1):104-105
法律中的"船舶"一词,在不同法律上有不完全相同的定义,表现为公法上对船舶广义的解释,私法上对船舶狭义的解释,正确理解不同法律上船舶的不同概念,对正确运用法律有重要意义.介绍国外法律法规和中国海商法及相关法规对船舶一词的法律解释和定义,对船舶概念的法律含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城市"停车难、停车乱"治理,围绕道路违法停车执法管理,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梳理了我国城市停车管理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了特征及不足,并结合国外部分国际城市违法停车执法管理经验,从"健全停车法律法规、科学制定执法策略、加强社会协同治理、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研究提出管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3月12日,北京市质监局批准发布《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DB/T 1077-2014)地方标准,该标准是对相关国家标准的补充,规定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系统、车箱结构与密闭的技术要求。3月24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公布了《2014年建筑垃圾运输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看来,北京市这回对治理建筑垃圾运输车,也就是常说的"渣土车"的态度是"动真格"了。"渣土车"本是服务城市各项建设的一个重要运输工具,因作业环境较恶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调研了国内外目前石料加工、建筑垃圾加工、矿石分选等相关行业,对建筑垃圾加工的相关技术与设备进行了论述与对比;在分析加工设备与建筑垃圾加工适用性的基础上,选取适用于建筑垃圾加工的设备,并明确其加工工艺,为根据建筑垃圾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智能船舶实船实验困难、成本高和航行风险大等问题,选取封闭水域建立智能船舶船岸协同模拟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整体架构及功能模型,研究了智能船舶船岸协同实验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在智能船舶运动建模中加入风力干扰,提升了船舶运动模型的精确度.利用船岸协同实验系统,在实验水域中进行了智能船舶操纵性实验、静态障碍物避碰实验以及路径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模型仿真结果减少近50%误差,回转实验中在有风和无风2种条件下几乎无旋回速度和船速的改变,实际航行轨迹与参考轨迹的偏差也在0.2~1 m以内,满足智能船舶实验需求,为智能船舶的航行验证提供了基础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1.
田佳  刘军  王改鹏 《隧道建设》2012,(Z1):85-89
对国内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法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对比,并以此为基础在合福铁路客专闽赣V标庵源山隧道、凤凰山隧道、范墩坪隧道、九台山隧道浅埋偏压段,采取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利用三台阶七步法快速、安全地完成该四座隧道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根据施工过程及结果,分析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大断面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重点、关键工序、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为以后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徐海涛 《隧道建设》2010,(Z1):129-132
为解决隧道冻结法施工专用的负温混凝土的配制问题,依托南京地铁二号线抢险工程,对负温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根据研究制定了相关施工养护措施。研究表明:变负温的环境比恒负温更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低温下,外加剂中缓凝成分的增加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利;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确定防冻剂最佳掺量为3%~4%。负温混凝土的研究为今后冰冻法施工中所用混凝土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推进冰冻法施工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正辉 《隧道建设》2012,(Z1):105-108
了解决隧道衬砌混凝土背后空洞、渗水及裂缝病害,综合国内各种同类文献和隧道施工及补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在合福铁路客专闽赣V标段的南岸村隧道、吴源隧道、芦岭隧道、葫芦山一号隧道及蔡墩二号隧道,从源头上探讨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采取并发展相关理念和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衬砌防水板和初期支护间空洞的治理措施(这是一个创新),消除了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渗水及裂缝病害隐患。  相似文献   

14.
王慕华  郑孝福 《隧道建设》2011,(Z2):229-231
目前工地的油料管理基本还停留在人工利用简易工具进行计量发放、计量数据采用人工直读的水平上,数据出错率高、管理漏洞大,并由此造成单机核算及成本分析数据失真。通过对普通加油机的改造而开发一种新型的加油系统,实现加油机和微机的联机数据交换,并配置相应的管理软件,达到油料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使油料的发放数据自动计量。发放过程、管理人员、加油对象等数据自动记录存储,数据实现自动查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利平 《隧道建设》2010,(Z1):438-441
分析常见的大跨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病害及其产生的机理,通过工程类比和结构分析的方法从中隔墙设计优化、开挖方法、支护方案、防排水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有效防止中隔墙出现病害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以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双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捷  马凤山  赵海军 《隧道建设》2011,(Z1):165-169
结合广乐高速公路长基岭隧道施工工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2条隧道之间岩体中含有溶洞情况下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隧道围岩分别向隧道内和溶洞内变形,且变形幅度随着溶洞尺寸的增大普遍变大;隧道围岩塑性区分布位置和范围随着溶洞尺寸的不同出现明显的变化;隧道底部围岩由于拉应力的出现可能使围岩产生过大的变形和岩体破坏,对其稳定性要给予特别的重视。所得结论可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翟富强 《隧道建设》2010,(Z1):346-349
为探索长大隧道的快速湿喷技术,本文以混凝土喷射机械手在长洪岭隧道进口的实践应用为例,从初期支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回弹量、作业环境、速凝剂掺量等方面对喷射机械手湿喷混凝土的全过程进行阐述和分析,并进行总结和探讨。实践证明,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合理选择的性能优良湿喷机械手是快速掘进的关键所在,从施工进度和经济性来考虑,湿喷混凝土机械喷射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进志 《隧道建设》2011,(Z2):62-67
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为一种新型轨道,属于"四新"项目,对施工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是对轨道几何形位和道床板混凝土等关键环节的质量要求更高。通过阐述向莆铁路夏茂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等关键施工技术,提出并分析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轨排精调测量作业是无砟轨道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精调作业来控制轨排线型达到规范要求,保证轨道的几何形位准确及轨道平顺性是精调作业要达到的目标;2)精调作业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测量原则和程序进行,如定点定位、两点一线、顺序进行、由远及近及反复测量、多次调整、先大后小、步步接近的测量原则;3)道床板作为无砟轨道结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无砟轨道结构的性能,以及将来长期运营,是满足使用功能的根本要求;4)达到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重要设计指标,除严格对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拌合、运输等质量控制外,还需在施工现场对其浇筑准备、工艺、振捣、收面、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检测;5)选择先进、成熟的施工方案及专业设备进行施工组织是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的前提和关键,轨排框架工法是当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较为先进的技术,便于实现钢轨的精确定位、作业标准化、施工机械化、检测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及确保工期。  相似文献   

19.
浅埋隧道下穿浅基础建筑物注浆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卓越  王梦恕  孙国庆 《隧道建设》2010,(Z1):318-323
以厦门机场路一期工程梧村山隧道上方地表建筑物为试验对象,采取基础注浆加固和跟踪注浆的方案对建筑物沉降进行控制,并通过抬升注浆达到建筑物纠偏的目的。同时在施工中对建筑物注浆保护的方案、材料、工艺、参数及注浆机械设备配套方式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类似工程中建筑物保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钢筋笼吊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宏斌 《隧道建设》2010,(Z1):446-450
以南宁轨道交通工程广西大学站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为实例,通过对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长大钢筋笼吊装的设备选型、吊点、吊环筋、吊环加强筋等进行方案比选和力学计算,并结合现场实际操作,重点介绍钢筋笼吊装中的力学验算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