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定为:“百年回溯,泰坦尼克之殇”。“时光荏苒,让我们再次回到国际海事组织成立的根基和初始。即海上人命安全。”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Efthimios Mitropoulos说。人命安全,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百年前的“泰坦尼克”事故、十多年前的“大舜”轮海难,给国际航运社会、国内航运界都带来了震撼,但这事故的发生,也在警醒着世人以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规则,帮助和规范水上活动,世界航运在警醒中前行。  相似文献   

2.
徐华 《中国船检》2012,(4):36-38,114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震惊了国际社会,其影响不亚于“9.11”事件。事故发生的第二年.1913年底.英国政府在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并推出了之后成为支撑IMO海上法律体系的三大公约之一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  相似文献   

3.
百年之前,“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拉开了国际社会空前重视航行安全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邮轮搁浅重演“泰坦尼克”号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年伊始,意大利籍邮轮“歌诗达·协和”号在风景秀丽的意大利西部吉利奥岛附近海域发生触礁搁浅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此次海难又恰逢“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前夕,海上人命安全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从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致使1523条人命葬身鱼腹至今,航运业又走过了一个世纪。伴随着全球船舶数量的激增,海难与不安全因素也如影随行。今天,拂去百年尘埃,翻阅这段久封的航运史,我们在探究每起海难历史真相的同时,更应深刻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更加有力、沉稳的步伐迈向更加安全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4月14日,在“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纪念日前夕,IMO秘书长关水康司发表讲话,深切缅怀在这次灾难中丧生的人们。关水康司指出,正是那场灾难促使当时世界上主要航运国家果断地作出加强海上安全的决定,并直接促成1914年通过《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百年以来,人们一直为增进海上安全而不懈努力,时间见证了航运安全记录的巨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豪华邮轮“歌诗达·协和”号在风景秀丽的意大利西部吉利奥岛附近海域触礁搁浅,造成了严重的人命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此次海难又恰逢“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前夕,惨痛的事故发生在航海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令人叹息和痛心。  相似文献   

8.
百年前的“泰坦尼克”号事故,因为电影而被世人熟知;而十多年前的“11·24”海难事故,逐步被淡忘,但是在交通、港航人的心里,却一直被铭记。  相似文献   

9.
2012年初发生于意大利海岸的“歌诗达·协和”号邮轮海难警醒海事界必须更加重视大型客船安全问题并加强相关研究,而客船安全规则研究近年来也一直是国际海事组织的一项重点工作。回顾客船安全事故对SOLAS&约发展的影响,梳理“歌诗达·协和”号事故发生后IMo、cLIA以及Ecc采取的加强客船安全措施的行动并探讨客船安全保障措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梅燕 《航海技术》2007,(6):38-39
现代船舶朝着大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船舶数量和水域交通密度及危险货物装载量不断增加,海损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际海事组织在国际海上人命安  相似文献   

11.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英国政府专门成立遇难情况调查委员会对事故进行细致的调查处理,调查报告认为海难的原因包括:号称“不沉之船”的“泰坦尼克”号自视结构设计绝对安全,绝不会沉没,从而没有准备充足的救生艇;“泰坦尼克”号的设计也存在一些漏洞;而海上无线电通讯不畅、缺乏应急预案等因素使海难升级。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船舶报务员,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无线电通讯不仅是船舶运输的耳目,而且直接关系到海上运输和人命的安全。也许电影《冰海沉船》中“泰坦尼克”大邮轮惨案的余悸还萦绕在人们的心间,使人们对航海产生不安全感。我认为“泰坦尼克”发生惨案时,无线电通讯规则不完善而加剧了严重后果。当今世界,为了保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口的急剧膨胀,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宗旨也鼓励和促进海上人命安全、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环境污染,逐步加大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控制与保护。  相似文献   

14.
金忠明 《船艇》1992,(6):22-22
1960年,国际政府间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原称“海协”)通过了“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即 SOLAS60)。船舶及平台舱室开始应用不燃、阻燃材料。当时,主要以硅酸钙板、膨胀珍珠岩棉板及防火阻燃涂料等,要求不十分严格。我国应用也不普遍。但自1974年国际海事组织会议通过了新的“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74),对舱室防火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以来,世界各国蜂拥而起研究以复合岩棉板为核心的耐火舱室系统材料。国际上有十几家生产这些产品。我国是1980年批准了(SOLAS74)条约,接受了要在1983年起新造船舶上采用防火分割的有关条文。朝阳机械厂1983年确定转产耐火舱室系统产品,而在这以前,国产船舶的耐火舱室材料基本上靠进口。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日,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3年修正案正式生效。由于公约是世界上重要的航海国际法,所以修正案的生效必定会给世界航运界带来巨大的影响。简单回顾一下公约的发展史,也许是十分有意义的。早期的公约 1912年,“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船不幸遇险沉没,引起全世界对航海安全准则问题的关注。英国政府为此在伦敦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新的安全规则,十三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1914年1月20日,最早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诞生。公约对客船提出许多具体的安全要求,其中对水密与防火舱壁、救生设备  相似文献   

16.
油船安全营运对于海洋环境、人命和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文中以威海辖区情况为例,梳理了威海辖区油船营运的基本情况,介绍了4起油船泄露事故,从“硬件”和“管理”两个方面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油船泄露事故的应对措施,为建立油船安全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燕 《中国船检》2008,(5):105-107
ISM出台的背景 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IMO)第18届大会以A.741(18)号决议的形式,正式通过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污染管理规则(即ISM规则)。1994年,《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新增第IX章“船舶安全营运管理”,与ISM规则相呼应。  相似文献   

18.
培训船员宿舍公寓化管理刍议田淑芬,赵美兰(大连海事大学)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航海教育在人才培训基地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在世界航运业的发展中,国际海事组织(IMO)为增进海上人命与财产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要求缔约国承担实施《国际海员培训、发证...  相似文献   

19.
彭传圣 《集装箱化》2007,18(10):9-11
“9·11”后,国际海事组织(IMO)修订了《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XI-2章,出台了《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要求各缔约国在2004年7月1日开始执行相关要求,以便加强国际海运安全。但是在美国看来,IMO行动的意义只在于第1次有效地动员了全球海运业界的力量共同关注海运安全而已,  相似文献   

20.
刘永健 《水运管理》1997,(10):38-39
对船公司来说,与国际接轨,就是要按照国际航运界的通常做法和要求来管理企业。规范船舶行为,使运输质量和安全标准均能达到国际上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具体到船舶就是必须满足IMO有关公约的要求,必须实施ISMCODE,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提高人的管理水平。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背景——实施ISMCODE的要求 80年代以来,全世界船舶海难事故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统计资料表明,所有的海难事故中,约80%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为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促进船公司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的第A.741(18)号决议。1994年5月,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缔约国大会又通过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Ⅸ章“船舶安全营运管理”,使该规则成为强制性规定。具体地说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