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提出风积沙路基填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风积沙大规模应用于高速公路对路基整体刚度的影响,依托新疆S215三莎高速公路项目,介绍了地区风积沙特征,以回弹弯沉值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2组数据,归纳分析后发现在一定范围内(2~8 m)风积沙填筑高度对路基整体刚度影响较小。其次,通过对同一路段的回弹弯沉值的跟踪测试,总结了风积沙路基成型后整体刚度随时间推移提升的规律,增长幅度最大可达30%。另外,通过路面结构层逐层施工后的弯沉值,阐述了半刚性基层对弯沉值的影响程度,并分析比较了风积沙填筑路基与砾石土填筑路基的差异。最后,展望了风积沙在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中应用尚需重点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道 2 10线内蒙古境内东苏高速公路风积沙路基施工实践 ,结合风积沙的特点 ,就如何充分利用好风积沙填筑路基 ,就地取材 ,降低工程造价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沙漠地区公路施工为背景,针对依托工程沙漠公路特殊路基处理和重难点问题,设计创新出一种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结构,通过试验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与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干湿结合的砂砾土夹层风积沙路基施工工艺和碾压方法并进行应用;应用项目交工验收通车运行以来,风积沙路基填筑段路基使用性能良好,路面行车安全、舒适,未出现质量缺陷。该风积沙路基结构和施工方法以期为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填筑结构选择和施工工艺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流动性沙漠地区开展高速公路建设研究,通过对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沙漠公路风积沙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认知与体会,探讨了以风积沙为主要填筑材料的公路路基施工和施工质量问题,着重介绍风积沙路基填筑的特殊施工技术、土工布隔沙及天然砂砾底基层施工技术和关键工艺控制,同时对修筑沙漠公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风积沙路堤填筑技术和关键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工程实践,提出了风积沙填筑路基的2种施工方法(饱水法和夹层法)及工艺,总结出了一些施工经验,供风积沙路基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风积沙是沙漠路基的主要填筑材料,其压实特性是影响沙漠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天然状态下风积沙为松散状态,承载能力低,工程性能差,为使风积沙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对之进行压实。本文通过室内重型标准击实试验,对风积沙压实特性和压实机理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平栓玲 《路基工程》2013,(1):172-175
结合巴新(巴彦乌拉至新邱)铁路风积沙路基施工实践,从分析风积沙填料特性入手,提出了注水碾压法进行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要点,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在碾压施工时的最佳松铺厚度及最佳机械配套组合,能使路基工程质量满足控制指标K30和Dr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0,(6)
近年来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及青海等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取代常规路基填料。但是现有规范缺乏对风积沙填筑施工的相关技术措施,对风积沙路基的研究仍处于探讨阶段,没有系统、可靠、完整的技术规范可依,也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供参考。文章依托实体项目,对风积沙干压法施工的松铺厚度与压实效果进行研究,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
依托腾格里沙漠通古勒格淖尔至额尔克哈什哈(蒙甘界)公路建设项目,为解决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次性摊铺厚度过大,风积沙不易压实的技术难题,通过现场试验段工程,将厚层风积沙分层松铺总厚度控制在60cm~100cm,通过弱振和强振的振动压实方式,提出了厚层风积沙路基压实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厚层风积沙虚铺厚度不宜超过80cm,可通过强振与弱振相结合的压实方式得到压实,压实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风积沙广泛分布于沙漠地区,储量丰富,取材方便,运用风积沙作为沙漠地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的主要材料,是一种新探索,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针对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的稳定性问题,全面分析风积沙路基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经理论分析建立两种可能滑动失稳的模型,在考虑填料性质、压实度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进行风积沙路基稳定性分析,由此得到路基安全系数的推导公式和稳定性评价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验证,进而可用于设计和施工指导。  相似文献   

13.
依托穿越腾格里沙漠地区的公路路堤填筑工程,以路堤填料风积沙为试验对象,对风积沙进行了室内表面振动法、振动台法压实,分析了不同振动参数(振动时间、振动频率和振幅)对风积沙最大干密度的影响。现场铺筑试验段,采用不同的振动参数对路堤进行压实。通过现场试验段和室内试验最大干密度对比,得到了风积沙路堤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振动法所得最大干密度与现场试验结果较为接近。通过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提出了风积沙填料现场振动压实参数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张锐  刘海洋  张宏 《公路》2021,(3):47-53
风积沙填筑路基土在荒漠区独特的水、热、盐等赋存环境条件下,其基质吸力特征曲线也具有特殊性,对荒漠区道路的各项服务性能指标影响较大.为探究不同因素作用下荒漠区风积沙路基土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并对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进行排序,以荒漠区风积沙路基土为试验土样,选取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含盐量、含盐种类、平衡温度为变量,使用滤...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内蒙古哈德门至磴口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实例中.风积沙路基填筑在施工中主要存在上料困难、碾压密实度不易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风积沙填筑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利用风积沙填筑路堤(含填高大于10m的路堤),既达到设计要求.又保证路基稳定,并满足各项技术指标,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沙漠区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和方法。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其施工质量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7.
省际通道项目是锡盟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工程线路穿越浑善克沙地,由于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沙区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和方法,因此风沙土(俗称风积沙)给路堤(堑)施工带来许多技术性难题。我合同段在第六高驻办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风积沙填筑路堤施工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日益呈现高速化、重载化及大流量化的趋势,车辆传递给道路结构的循环荷载效应日益显著,明确循环荷载下高填方风积沙路基变形规律是其合理应用的关键。以新疆阿乌高速公路某标段为依托,通过分析现场监测站数据和室内动三轴试验,揭示在循环荷载下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变形规律,对比分析现场观测站的路基沉降数据和室内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高填方风积沙路基在施工完成后初期的压缩变形量很大,工后一段时间后沉降量较小且沉降变形逐渐趋于稳定。工后沉降量约为路基高度的0.3%;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沉降量与其竖向填筑高度基本成正比。高填方风积沙路基沉降变形规律说明其工后沉降不会过大。  相似文献   

19.
依托蒙华重载铁路第二标段工程建设,对毛乌素沙漠地区风积沙的工程特性及不同影响因素下路基填料的压实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段风积沙填料属C组填料,可用于基床以下路基的填筑;其最优含水率为14%,最大干密度为1.79 g/cm3;摊铺厚度为35~45 cm,当含水率为12%~16%时,装载机碾压6遍+压路机静压2遍收面的碾压组合最为经济合理,此时松铺系数约1.3~1.4;提出了保证风积沙路基压实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风积沙非饱和土是沙漠地区公路路基主要填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受赋存气候环境温度影响显著。为研究温度变化对风积沙路基土土-水特性影响规律,在考虑温度对非饱和土表面张力和润湿系数综合影响的基础上,推导建立能够反映温度变化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方程,并基于ASTM D5298滤纸法测试不同干密度风积沙路基土土样在20℃、40℃和60℃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土-水特征曲线,验证建立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风积沙土-水特征理论模型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3以上,模型合理有效;在高温或低吸力区,温度对风积沙土-水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温度升高,土-水特征曲线整体向右下方偏移;在含水率较低的高吸力区,风积沙基质吸力对干密度变化更加敏感,干密度越大,基质吸力越大。所得结论为利用非饱和土理论研究风积沙路基土力学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