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依溪隧道是永吉高速公路第一特长岩溶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对其工程地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力求为隧道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郭彪 《北方交通》2023,(4):77-80
详细介绍了大关口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就隧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经综合勘察分析,大关口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发育有岩溶、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经一定工程措施处理后,可进行隧道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小平 《辽宁交通科技》2014,(2):107-109,112
结合皮炮高速公路路线勘察地质资料,对线路区内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分区等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概略性介绍。  相似文献   

4.
浅谈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是根据公路基本建设程序的不同阶段对地质资料的深度要求分阶段进行,一般采用资料收集与研究、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及各种测试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手段进行勘察,其最终目的是详细查明隧址区的地质条件,确定隧道围岩级别,为隧道施工布置、各段洞身掘进方法及程序、支护及衬砌类型或整治工程设计提供详实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隧道超前地质探测技术主要包括常规地质方法、工程物探方法、数值分析方法等,在预报时一定要结合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进一步拓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概念的含义.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过程中,在加强工程地质分析的同时,应结合工程物探对隧道不良地质进行超前地质探测预报研究,以为隧道工程的快速掘进、支护材料的提前准备以及灾害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与信息.  相似文献   

6.
田松 《北方交通》2023,(9):77-80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膨胀性泥岩工程地质特性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膨胀性泥岩及其工程应用多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性的综述,并对施工要点进行了总结:膨胀岩与普通岩体相比,裂缝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水环境对膨胀性泥岩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变形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且膨胀性与亲水性密切相关;在膨胀性泥岩地质区域修建隧道,需要将理论分析、现场及室内试验、数值模型分析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地铁隧道的施工与所穿越的地层条件联系紧密。通过对现有的合肥轨道交通1~5号线地质勘探资料和工程资料的整理总结,结合合肥地区地形地貌特征,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合肥地区的暗挖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较深入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合肥地区工程地质层组进行总体概化可以遵循"以地层的沉积年代为主,以岩土的工程适用特征为辅"的划分原则;按照地层断面特征将合肥地铁隧道可能穿越的地层组合归纳为A~D 4种类型,其中A类地层组合对隧道施工最为有利,B类地层组合对围岩变形的控制能力优于C,D类地层组合。以上结果可为合肥地铁沿线地质条件分析及暗挖隧道施工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某隧洞下穿鹰厦线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复杂,下穿段铁路路基为半路堤半路堑形式,路堤边坡坡度约为i:0.75,且铁路右侧为九龙江,铁路轨底到隧洞顶的覆土厚度约为20m。爆破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十分复杂,在详述工程概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爆破方案的选择、爆破参数的确定以及爆破技术的实施等多个方面对隧道下穿既有鹰厦线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阐述,研究的结论和实践经验对同类工程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申家坡隧道是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的一项地质条件复杂的重要工程。通过在地质勘察期间综合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查明了相关的地质条件,为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相应的地质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申家坡隧道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阐述了申家坡隧道综合地质勘察的内容、作业程序和主要做法,最后通过申家坡隧道综合地质勘察的应用,总结出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综合地质勘察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以一座具有超高曲线隧道工程实践为背景,阐述了设计原则及水文工程地质情况,指出了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隧道施工中存在浅埋、偏压及断层等不利情况,对隧道的洞口设计及防排水情况进行介绍,对隧道施工方法及施工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缓坡地形隧道边仰坡滑塌的工程实例,采用工程地质调查、钻探以及钻孔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等勘探方法查明滑坡特征及性质,对隧道边仰坡滑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治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向黄隧道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测井法、场地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隧址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隧址区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隧道涌水,隧道突水、突泥及塌陷,煤层采空区积水,瓦斯泄露)的成因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隧道施工中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塌方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文章以某省高速公路悦来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隧道右洞出口段塌方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隧道塌方处理的方案及措施,可供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苍岭隧道断裂破碎带工程地质特征与围岩失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苍岭隧道开挖过程中多次发生塌方的地段的工程地质调查的资料,采用现代地质工程的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引起苍岭隧道塌方的叠瓦状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质、以及控制该地区主要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断层带活动对于隧道周围岩体中的岩石的力学性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断层破碎带中及两侧的风化前后岩石的工程力学参数,发现了该隧道可能产生塌方的主要地段的识别标志,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隧道施工中危险地段岩体加强长、短期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通过进行合理的喷浆、结合钢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控制隧道变形为主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壮 《交通标准化》2011,(9):101-104
茅荆坝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表明,该隧址区内基本稳定,无影响场地稳定的断裂构造,以及泥石流、崩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修建隧道,此次勘察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两山口1号隧道的工程地质勘察中,通过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以及物探相结合的方法,查明了两山口1号隧道的地质情况,以及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和性质,对采空区的处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介绍了淮江高速公路建设的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着重按工程地质分区论述了场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工程地质问题以及路基填料及路用性能;并从地质角度,对工程建设与设计提出了结论性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长凼子隧道开挖前后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隧道掘进困难的原因,提出了隧道穿越突泥涌水岩溶区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富水砂层大跨度平顶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深圳滨海大道过街隧道的施工实践,分析了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详细介绍了隧道穿越富水砂层的施工技术。根据隧道的断面尺寸、走向、埋深以及隧道围岩状况,周边环境条件和地面交通要求等情况采取超前排水、立体注浆封堵、增强初衬支护强度和刚度等措施,使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20.
依托某地铁隧道侧穿桩基工程,考虑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采用Midas GTS NX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盾构隧道开挖近距离侧穿建筑物桩基的全过程,对注浆和未注浆两种不同的加固方案条件下桩基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桩基距离隧道越近,桩基变形越大,桩基位移主要发生在隧洞拱顶附近;桩基前后15m开挖范围是影响桩基位移变化的主要区域;注浆有利于防止开挖对桩基的扰动。研究结果为地铁建设中类似地质条件下侧穿建筑物桩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