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在1994年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其应用技术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以信阳市的淮河航道控制测量项目为例,概略叙述GPS系统在内河航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炜 《水运工程》2020,(3):161-164
针对沿海远距离施工实时水位难以精确测量的问题,结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航道疏浚施工项目,对施工实时水位观测原理、施工船舶吃水动态变化等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星站差分技术的沿海远距离施工实时水位控制测量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满足现行爯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爲和施工水位精度要求,且适用于全球任意海域,在沿海远距离施工实时水位控制测量方面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文志  李英鸽 《中国水运》2010,334(7):40-41
本文结合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主要是水下工程)中GPS测量控制的运用,介绍了GPS-RTK测量技术在港口与航道工程水下工程的应用及实际施工中的一些体会(如施工船舶基坑开挖定位、基床整平、水深测量等)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枝江三峡后续工程——长江中游重点河段2019—2020年度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第一标段顺利完成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了本届枯水期航道的畅通和安全。经第三方测量具备验收条件,项目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自该工程开工以来,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航通工程公司始终坚持"通航优先、安全第一"的原则,优化施工方案,加大船机设备投入,按照项目设计标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为下届枯水期航道维护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3年,江苏省交通厅根据交通部全国第二次内河航道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对辖区航道进行全面普查。内容包括:航道里程、航道技术状况、航道标牌、航行标志、临跨河建筑物设施、航道枢纽等项目调查统计。为利于做好今后的航道建设规划、计划工作,江苏省在全国普查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辖区航道平面控制桩测量。本文结合淮安市航道普查的具体做法,介绍和分析平面控制桩(GPS)测量在普查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竹安  张豪  张立亭 《港工技术》2011,(5):64-65,68
竣工验收是保证航道疏浚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以杭甬运河疏浚工程为例,介绍航道工程竣工验收中测量数据采集的技术要点,以及利用测量软件CASS7.0处理外业测量数据,并绘制航道断面和剖面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广航局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签订珠海港高栏港区5万t黄茅海航道一期工程及主航道维护PPP项目合同,项目合同额22.4亿元,合作期10年.该项目包括珠海港高栏港区5万吨黄茅海航道一期工程和15万t主航道维护工程.建设内容为珠海港高栏港区5万t黄茅海航道一期工程(包括围堰工程和临时航道工程),在现有航道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浚  相似文献   

8.
李素江  王华原 《水道港口》2012,33(2):178-184
提出了利用GPS PPK潮位测量技术进行超长航道疏浚工程测量水位控制的方法,并在天津港30万t级航道疏浚工程中得到了效果验证和实际应用。GPS PPK采用的是后处理相位差分技术,其作用距离不受数据传输的约束,可以达到50~80 km,相对于GPS 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潮位推算技术等远距离潮位控制方法,具有精度高、可靠、现势性好等优势,在超长航道的水位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航道运营过程中,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是港口和航道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由于维护性航道项目存在着泥层薄、回淤快、不能影响航道正常运营等特点,耙吸船的施工效率、质量控制要求非常高,需要选择合理的疏浚船型及施工技术手段进行施工。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航道疏浚、港口设计、环保清淤工程中,往往需要高精度的水深测量成果,水深测量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的测量成果,因此对水深测量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水深测量模式分为传统水深测量和RTK三维水深测量模式,其中后者是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中推广的新技术。针对RTK三维水深测量这种新的作业模式,结合航道测量工程实例,从软硬件设置、外业测量过程、内业数据处理、成果质量检查4个方面,对数据的规范性、合理性、完整性进行控制,保障最终成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可用于航道整治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和工艺的特点及实用性,并以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出了绿色环保型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材料,并分别明确了这些材料和结构在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护面、护底、护滩以及护岸工程中的适用部位。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应用,表明新型结构较传统结构节约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施后植被生长良好,生态效益明显。研究成果为绿色环保材料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高程拟合求解GPS正常高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在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探讨GPS高程拟合替代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实践表明,在一定条件下,GPS拟合高程能够达到一定等级的水准测量精度,可以满足航道工程测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施工范围广阔、自然条件恶劣、大型专用作业船舶众多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水上作业天的主要因素,论述了提高水上有效作业天的工程措施,并对二期工程水上作业天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得出了2艘大型专用施工船的可作业天数和实际有效作业天数。  相似文献   

14.
陈述  陈立  胡勇  刘金 《水道港口》2011,32(6):413-417
为研究解决鹦鹉洲大桥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影响问题,通过整体模型与局部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建桥前后桥区河段局部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局部防护范围及防护措施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桥墩局部冲刷会对航道整治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研究并采取防护措施。通过防护方案的实施,大桥建设不会对航道整治工程效果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建  张文江  曾涛 《水运工程》2012,(10):87-91
以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复杂的长江武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通过模型试验手段,对不同工程方案整治效果进行研究,并考虑周边环境实际需求,最终确定了采用长顺坝结合齿坝的整治方案,为复杂外部环境下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后,丹江口枢纽坝下河段来水来沙过程将发生较大变化,低水历时大幅延长,中水流量及历时大幅减少,来沙量减少,现有整治水位的确定方法不能适用于调水后的新的水沙过程。通过研究,提出采用"有效时段输沙能力法"确定整治水位,并已将成果应用于汉江下游兴隆至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安装于船舶上用于内河航道测量的测深仪设备在工作时会受到波浪的影响从而产生横摇、纵摇及升沉,这严重影响了测量数据的精度。对此开发一种基于内河航道测量的主动波浪补偿平台装置,该装置为新型的串并混联结构,然后提出一种运动学建模与位置求解的方法,最后通过搭建一套试验系统来验证该平台的波浪补偿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安庆河段由安庆水道、太子矶水道、贵池水道3个连续多分汊河道组成,近期3个汊道段河床演变复杂。依据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分析3个连续汊道段在水流动力、流速分布、水位及分流比变化方面的关联性,并提出在河道治理及航道整治中应注重保有汊道间过渡段及维持关键洲滩岸线稳定的建议,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及质量管理,根据交通部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规划和《交通部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文中重点讨论了该标准与我国有关标准的相关性、测量质量评分方法、测量质量检验程序及测量质量检验标准中不列入监理内容的理由,并对测量质量权重的划分问题及制图质量的检验内容等作了说明。以期能够在该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该标准更加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望毅  陈青红  刘松 《水运工程》2018,(8):109-112
针对传统的水运工程技术体系不足以支撑以BIM为工作方式的勘察设计企业的运行等问题,以某水运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为例,从标准、关键技术、平台和软件、人力资源、配套的管理体系及项目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一套合适的水运工程BIM技术体系,为国内外水运工程勘察设计企业BIM技术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