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运动辅助区的丘脑起源。方法 采用束路示踪技术 ,将 2种逆行示踪剂分别注射到猴子运动辅助区的嘴侧部 (Pre SMA)和尾侧部 (SMA proper)。结果 丘脑腹前核的小细胞部 (VApc)、X区 (X)和背内侧核的外侧部 (MDl)发出纤维投射到Pre SMA。丘脑腹外侧核的嘴侧部 (VLo)、腹后外侧核的嘴侧部 (VPLo)、腹外侧核的尾侧部 (VLc)和背内侧核的腹侧部(MDv)则主要投射到SMA proper。 结论 运动辅助区是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环路的共同靶点 ,它们通过不同的丘脑核团影响Pre SMA和SMA proper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中央下核(nucleus submedius, Sm),又名胶状质核(nucleus gelatinosus)是内侧丘脑的重要结构。许多临床事实和早期的解剖学、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内侧丘脑主要与非鉴别性痛觉的传递和感受及痛觉的情绪激动成份有关。然而,对内侧丘脑的纤维联系所做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内侧丘脑的大部分亚核,包括中央中核(CM)、中央外侧核(CL)、束旁核(Pf)和中央旁核(PC),主要接受脊髓中间带和前角(Ⅶ、Ⅷ层)神经元的直接投射,并主要与基底神经节、运动皮层和与运动调节有关的其它结构相联系。这表明,内侧丘脑的CM、CL、PC、Pf亚核可能是机体运动相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Craig和Burton首先发现,内侧丘脑的另一个独特结构可直接接受来自脊髓背角缘细胞的特异性伤害性输入,这一结构就是Sm。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8只雄性成年猫,以戊巴比妥钠麻醉,将33%的HRP(sigma Ⅵ)注射于右侧背海马或腹海马,在下列各核区观察到酶标细胞:丘脑前核,内、外侧下丘脑核,下乳头丘脑束核,上乳头体核,内侧隔核,斜角带,旁海马回,中缝背核,中央上核,篮斑和对侧海马的CA_3与CA_4区等。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支配足三里穴的腓神经,或电针足三里穴都可在猫脊髓背索、背外侧索、腹外侧索和腹索四个象限的白质的上行纤维中引导到相应的诱发电位。提示电针足三里穴时,传入冲动並不局限于某一特殊的传导索上行。脊髓背側部的诱发电位和腹侧部显著不同。背侧部以低阈值,短时程,章突触的快电位为主;腹侧部以高阈值,长时程的多突触的慢电位为主。电刺激腓神经或足三里时,粗纤维的兴奋主要经脊髓背侧部上行。细纤维的兴奋主要经同侧或对侧的脊髓腹侧部上行。应用足以使C纤维兴奋的强刺激时,並不能在脊髓各上行传导索上引导到田C纤维兴奋引起的诱发电位。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高速放射自显影神经追踪方法研究了大鼠嗅球向脑干的直接投射。15例大鼠实验结果证明,嗅球投射到脑干上行传导路核团有14个,投射到脑干下行传导路核团有7个,投射到脑干网状结构核团有18个。主要有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孤束核,上橄榄核,上丘灰质,迷走神经背核,舌下神经核,中脑中央灰质,巨细胞网状核,小细胞网状核,咀侧脑桥网状核及尾侧脑桥网状核。阳性标记以注射侧为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瘦素受体在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学定位。方法 采用高度特异的抗瘦素受体血清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瘦素受体在大鼠脑的分布。结果 在SD大鼠的前脑 (包括嗅球 )、皮层Ⅳ、Ⅴ层、海马、下丘脑、杏仁核、丘脑等可以观察到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物质 (LR IR) ,其中下丘脑弓状核、视上核、视交叉上核、杏仁基底外侧核、孤束核有较强的LR IR ,而下丘脑外侧视前区、杏仁中央核有较弱的LR IR。结论 瘦素受体广泛存在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下丘脑、杏仁核等与味觉和摄食调节密切相关的核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丘脑结构、功能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78例ALS患者及49例健康对照者的3DT1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采用顶点分析比较两组丘脑形态学差异;对功能磁共振图像以丘脑亚区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并与认知量表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顶点分析显示,ALS组双侧丘脑前额叶、颞叶亚区萎缩。功能连接分析中,患者组丘脑运动-感觉亚区与右侧运动区域,颞叶亚区与双侧枕外侧叶、楔前叶和右侧颞横回间功能连接增加;相比之下,丘脑颞叶亚区与扣带旁回、左侧背内侧前额叶及左侧尾状核间功能连接减低。偏相关分析显示,楔前叶、扣带旁回、左侧尾状核、左侧背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改变与多个认知量表相关。结论 ALS患者丘脑结构及功能的选择性损伤在其认知功能障碍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ABC免疫酶染色技术,观察了大鼠和小鼠脑内GnRH神经元及其纤维的分布。结果发现90%以上的GnRH神经元胞体集中于终板血管器附近的斜角带一视前内侧区,并向头背侧延至内侧隔核,向尾外侧伸到视上核区。内侧基底下丘脑区未见阳性胞体。GnRH纤维经室周和外侧束终止于正中隆起:在头端存在于其全层和全宽,向后渐分成两束,集中于正中隆起外侧部。对啮齿类与灵长类GnRH系统的差异及其在生殖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25只雌性成年大白鼠,体重150~250克,将33%的HRP(SigmaⅥ,R.Z=2.9~3.1)分别注射于右侧背海马或腹海马,在下列各核区发现HRP标记细胞。 1.本侧:内侧隔核、上乳头体核、下乳头丘脑束核、中缝背核、正中中缝核、蓝斑核、内嗅皮层、斜角带和上丘等。 2.对侧:海马的CA3、CA4区和蓝斑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胃动素受体在大鼠中枢各核团的分布,探索胃动素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本实验以成年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胃动素受体分布.结果 大鼠中枢胃动素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细胞的胞膜上,而胞质及核膜未见明显阳性染色;胃动素受体在大鼠摄食、记忆相关脑区的分布为:海马CA1(4.02±1.27)、CA2(3.43±2.21)、CA3(6.10±4.03)、CA4(3.25±1.32),下丘脑腹内侧核(Vmh,2.52±1.37)、下丘脑外侧区(Lh,4.50±2.61),杏仁内侧核(Me,5.14±2.27)、杏仁基底内侧核(Bm,2.14±1.93)、杏仁基底外侧核前部(Bla,3.98±1.86)、杏仁基底外侧核后部(Blp,4.01±2.45)、杏仁中央核(Ce,1.22±1.33)、杏仁外侧核(La,2.43±1.78),海马CA3区为胃动素受体分布最多的部位.结论 中枢胃动素受体是一种细胞膜受体;胃动素是一种神经调节递质,其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内多个核团;胃动素作用于中枢的胃动素受体,在记忆、情绪、食欲、进食等方面可能起着广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Acetylcholinesterase(AchE)isahydrolyticenzymewithextensivedistributioninthecentralnervoussystem ,andithasfrequentlybeenusedasachemicalmarkerforthestudyofpresumedcholinergicstructuresinbrain .Theliteraturesreportedthattherewasacloserelationshipbe tweent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SS)在豚鼠脑干听觉中枢的分布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了豚鼠脑干听觉中枢的耳蜗核(CN)、上橄榄核簇(SOC)及下丘(IC)内SS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分布。结果 在脑干听觉中枢广泛分布着SS阳性神经元、纤维及终末。SS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蜗神经腹核(VCN)、斜方体核(NTB)、内侧上橄榄核(MSO)及橄榄周核(PON),而SS阳性纤维及终末主要分布在下丘、外侧上橄榄核(LSO)及蜗神经背核(DCN)。结论 脑干听觉中枢内的SS参与声信号的传递与调控。  相似文献   

13.
实验在分析诱发VRP传入纤维类别的基础上,以DRP和VRP为指标,观察了牛蛙视叶下行冲动对脊髓活动的影响。发现:1、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VRP有早、晚两个成分;早期成分由Ⅰ、Ⅱ、Ⅲ类传入纤维兴奋引起;晚期成分由Ⅳ类传入纤维兴奋引起。2、刺激牛蛙视叶可诱发脊髓DRP。3、刺激视叶对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VRP早、晚期成分均有抑制作用。该抑制时程长,且早期成分的抑制和DRP在时程上有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视叶能以突触前抑制的形式参与躯体感觉传入的离心控制,影响脊髓反射活动,并可能涉及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14.
应用显微解剖方法观察了30例儿童脑延髓外部各群动脉的组成,并用透明法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了8例延髓内部各群动脉的形态特征、供应范围及其与外部动脉群的关系。延髓外部动脉分为前正中群、前外侧群、外侧群和后群。外部动脉穿入脑实质延续为内部相应的各群动脉。前正中群动脉供应中缝两侧包括舌下神经核、部分锥体束等结构。前外侧群动脉供应锥体束和下橄榄核。外侧群动脉供应延髓网状结构、脊丘束和迷走神经背核等。后群动脉至延髓上部逐渐消失,主要供应薄、楔束核等。  相似文献   

15.
Parvalbumin (PV ) ,Calbindin D2 8(CB)andCalretinin (CR)aremembersoftheEF handfamilyofcalcium binding proteins (CaBPs) .Thesethreeproteins,whichhavealowmolecularweightandahighaffinityforcalciumions ,act principallyasintracellularcalciumionsbuffers .Theyalsoprobably…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牛蛙和蟾蜍,以背根电位(DRP)和腹根电位(VRP)为指标,观察分析了牵拉肌肉引起的肌梭传入在中枢的效应。结果表明:肌肉制动后,牵拉半腱肌的同时在背根上所记录到的时相DRP为肌梭传入放电所致,本文命名为肌梭DRP并详细讨论了肌梭DRP的性质。同时发现;持续性肌梭传入能加强电刺激腓神经诱发的DRP,能抑制神经VRP。提示肌梭传入参与针刺镇痛可能是以突触前抑制的形式起作用的。本文为突触前抑制理论及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