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于无法上制动检验台检验驻车制动性能的车辆及经台架检验后对其驻车制动性能有质疑的车辆,采用坡道检验驻坡时间或驻车制动性能测试仪检验牵引力。本文对这两种检验方法、步骤做了详细介绍,并对仪器使用注意事项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2.
<正>1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货车已向多轴、重型化发展。而对于带ABS的汽车、发动机后置的大客车、多轴或单轴质量较大的货车采用台架检验车辆制动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GB7258—2004作了明确规定:"对于无法上制动检验台检验的车辆及经台架检验后对其制动性能有质疑的车辆,用制动距离或者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和制动协调时间判定制动性能。"这为路试检验汽车制动性能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事故汽车制动性能判断准则及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发生后,判断事故车辆的制动性能是否合格,是分析交通事故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分析了汽车制动性能的判断准则,结合技术鉴定实践,提出了事故汽车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交通法中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交通事故车辆必须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由于交通肇事车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常规的检验方法满足不了检验的要求。本文将在介绍制动’性能常规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肇事车辆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以满足对肇事车辆检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由于检测线设备更新的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能用制动检验台进行制动性能检测的车辆越来越多,如超高、超宽、超重及多轴车辆等;还有一些车辆,虽然能够用制动检验台进行制动性能检测,但检测结果存在疑问。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制动过程及制动力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对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制动力性能检验标准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指出,GB 7258-87未对整个制动过程加以控制,导致通过了检测的车辆也会出现制动甩现象;GB7258-97对初始制动阶段缺乏考虑,导致一部分合格车辆通不过检测线;GB 7258-2004标准比较科学合理.对标准中存在的不足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邵祖峰 《北京汽车》2004,(1):27-28,46
机动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只有加强车辆安全性能的检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有保障。文中主要分析了车辆的制动过程图和车辆制动性能检测指标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指出了完整的检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站对一辆货车在制动检验台上进行制动性能检测,当检测完毕后发现该车轮胎被严重剥伤,当时怀疑该车轮胎品质有问题,随即又对另一辆货车进行制动性能检测,该车轮胎同样发生严重剥伤。经对制动检验台进行空载试验及分析,确定是制动检验台第3滚筒发生故障导致车辆制动性  相似文献   

9.
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如何确保车辆在行车制动失效后仍然具有一定的制动效能,使车辆平稳地减速或者停住,是国标和ECE法规要求的重点。在现行的汽车标准法规体系下,对行车制动失效后的车辆制动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有两种,即应急制动性能和剩余制动性能。本文将以商用车为例,通过对现行标准法规的对比分析,来阐述行车制动失效后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和结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检测站使用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检测车辆制动性能,由于检测方法(静态检测)及台体结构(滚筒转速较慢)等原因,造成一些车辆制动性能检测不合格,当对检测结果有质疑时,多数检测站都是采用路试看拖印及测量制动距离的方法来  相似文献   

11.
FZD-9010B制动试验台为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是目前用于车辆制动性能检测的常规设备。基于虚拟仪器的FZD-9010B制动试验台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制动力的动态、实时检测并可得制动过程的制动力曲线。针对于制动力检测系统的标定问题,笔者阐述一种有效的标定方法,通过设计一个杠杆机构,并借助标准砝码来实现的。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有效、易于操作和实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Since the invention of automobiles, the need to know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of vehicles has been acknowledged. However, because there are numerous design variables as well as nonlinearities in the braking system, i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accurately. In this paper, a computational program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numerically. This synthetic braking performance program accounts for pedal force, pedal travel and deceleration of braking parts, such as master cylinder, booster, valve, brake pad, rotor, and hos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ogram, a semi-empirical model of a brak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by using the empirical test data of pad compression, hose expansion 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pad and rotor. The accuracy of the estimation i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it to the actual vehicle test results. The developed program is easy for the brake system engineers to manipulate and it can be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ehicles by incorporating the graphical presentations.  相似文献   

13.
针对整车制动性能完成对车载制动检测系统的集成,实时检测、采集、分析各传感器输入的制动踏板力、制动减速度、管路压力等制动性能参数,分别完成常规制动试验、制动失效试验、静态及动态制动踏板感觉试验,并完成对4类工况的制动性能分析对比;对受损车辆制动性能的司法鉴定进行考核评价,并完成制动性能测试在受损车辆司法鉴定中的适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ECE制动法规对行车制动失效条件下的多轴汽车剩余制动性能的要求,提出基于ECE制动法规的多轴汽车剩余制动性能分析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在理论分析中,最大减速度采用作图分析方法求得。最后,通过实例来说明本方法的分析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测试台架.为检验该测试台架的性能.以某型轿车为对象.选择电磁制动器的磁极与制动盘间间隙、线圈匝数和磁极中心到制动盘中心距离为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测试台架对不同车型进行试验,可得到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的最佳结构参数和安装参数.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制造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并且还要对整车的性能进行测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汽车上路的条件。本文主要是将国标要求作为基础来对电动汽车的最高车速、滑行能力、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和爬坡能力和能量消耗率和续航里程进行测试,通过实施一定的检测试验方法和配套的相关试验设备来做好检测,并且要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电动汽车的运行性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推进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更好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7.
汽车制动性能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宇平  朱伯比 《汽车工程》1995,17(5):296-306,F003
本文提出了一种汽车直接线制动性能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并对具体的车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实车道路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计算与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比之下,在计算中引入滑移率,考虑车轮半径变化等因素,所得结果更为接近实车路试结果,用所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分析汽车制动性能,揭示出用传统方法分析时所掩盖了的一些重要现象,且为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中综合考虑人机工程的因素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国业  刘昭度  崔海峰  吴利军 《汽车工程》2006,28(11):985-988,996
提出了汽车ABS弯道制动的阶梯控制模型,在不同附着性能的路面上对该控制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并与其它滑移率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控制模型显著改善了汽车ABS弯道制动的制动性能,提高了汽车弯道制动的稳定性和保证了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