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紫光 《中国海事》2023,(5):14-16+21
结合过去三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海事执法业务实践,以应用无线自组网技术解决船舶监督检查问题为切入点,介绍了一套海事机关船舶远程监管业务解决方案,进而提出无线自组网技术在海上移动通信建设、船舶油污监测防治等海事关键业务领域的技术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2.
李培娴  杨锦东 《水运工程》2016,(S1):112-115
随着海事监管模式的转变,对海事巡逻船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阐述了国内海事巡逻船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详细介绍海事船舶信息化实施、应用经验和成果,总结船舶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为适应立体监管模式下海事业务发展,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结合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对海事巡逻船信息化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大鹏半岛游艇和休闲船舶管理现状出发,针对深圳辖区游艇和休闲船舶的海事监管难点,从信息化监管的角度,提出定位仪、基本数据建库、平台智能管控、平台短信警告威慑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以实现对游艇和休闲船舶海事监管手段的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管覆盖,提高深圳辖区水上休闲活动的海事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内河乡镇船舶的安全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其安全管理一直是社会,特别是人民政府和海事部门等关注的热点,是乡镇政府、海事部门和地方交通部门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乡镇船舶时常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而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了出现不安全因素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乡镇船舶安全管理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地方政府和海事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与船舶自主航行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提高,无人船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海上安保、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为推动无人船在海事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破解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手段不足的瓶颈问题,文中在分析港口水域海事监管特点和无人船系统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无人船在港口水域海事监管应用面临的性能指标确定、船型平台选择、载荷设备搭配、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种港口水域海事监管无人船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杨亮  胡伟 《世界海运》2011,34(1):49-50
提出海事监管部门提高重点船舶的监管力度、保障航行安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充分利用已经完全覆盖中国沿海水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岸基系统为船舶监管提供技术手段的解决方案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海事监管能力,通过介绍典型案例总结船舶在航期间违法排放生活污水案件的查处方法,分析造成非法排放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海事执法人员应加强对船舶非法排放生活污水的监督管理,同时督促船舶所有人或船舶经营人及船上船员切实履行防污染主体责任,避免类似造成水域环境污染案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
海事重点监管船舶定位系统是针对上海黄浦江闵行段水域海事重点监管船舶逃逸问题而建设应用的系统。该系统前端设备独立性强,携带、装卸方便,应用功能尤其是报警功能全面及时可靠,已在黄浦江闵行段水域的海事监管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硬件性能不足、定制化功能待完善、应用管理机制未建立等问题。文中针对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硬件性能、完善定制化应用功能及建立完善应用管理机制等建议,以期为海事重点船舶防逃逸监管提供一种高效、完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09,(9):74-75
施耐德电气的专业优势:施耐德电气是世界知名的船舶电气及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旗下的TE电器和梅兰日兰两大品牌,在海事领域拥有超过80年的专业经验。在全球范围内,装备了超过2000艘船舶与近海平台,一如既往地提供船级社认可的产品、系统和服务,以完善成熟的解决方案致力于造船和海运事业,保护船舶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0.
根据澜沧江—湄公河船舶监控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北斗/卫星通信卫星、GPS/GIS技术的澜沧江—湄公河海事监管系统解决方案。介绍了系统构成、功能、软件架构。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5,(6):26-28
船舶签证作为海事机构管理船舶的有效抓手,承担着船舶适航性和船舶动态信息获取两大核心职能,一旦取消船舶签证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将会对长江水上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提高船舶签证取消后海事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海事安全监管模式的转变,在对船舶签证取消前后利弊分析、船舶签证取消后对海事安全监管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取消船舶签证后的内河海事安全监管相关对策,为船舶签证取消后的内河海事安全监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莹  袁斌 《水运管理》2004,26(11):28-31
在航运市场上,船舶买卖尤其是二手船买卖非常活跃,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格式主要是挪威买卖格式(NorwegianSaleform)。卖方对其出售的船舶须承担权利担保义务,即保证船舶在交船时无租约、抵押、海事优先权或任何其他债务,这在挪威买卖合同格式下被称作为船舶无负担保证义务。实践中,被出售的船舶往往存在上述负担。因此,对买方而言,重要的是清楚哪些是属于卖方无负担保证中所指称的“负担”,以便在遇到船舶负担情形之前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在上述负担中,海事优先权对买方影响最大。由于“海事优先权不因船舶所有权的转让而消灭”,也无须登记,这使得二手船买卖无法或很难进行。在认定船舶灭失尤其在船舶被拆成钢板是否还能成为海事优先权的标的的问题上,国际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实际上,船舶灭失存在着事实上的灭失和法律上的灭失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章针对买方索赔时的困境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全球领先的创新型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供应商阿法拉伐在2011年上海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展示其应用于船舶行业的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奥尔堡工业公司的部分核心技术。奥尔堡工业公司是长期致力于船用锅炉、热油加热系统、惰性气体和废气清洁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供应商,于2011年加入阿法拉伐,以其创新技术和产品,提升阿法拉伐在船舶  相似文献   

14.
船舶配员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天津航海》2009,(2):32-34
在海事管理工作中,船舶配员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为配员不足势必造成船舶不适航,船舶不适航又会造成船舶的安全隐患.随着海事执法模式的改革,现场的海事执法人员已能够准确和及时地掌握船舶的配员状况、适航状况、船员适任情况,发现问题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和制止,从而有效地制止了船舶的违法违章行为,提高了海事的执法威慑力.新的海事执法模式在实战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海事船舶是实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海事船舶的管理工作作为全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规范管理必须先行。两年来,交通部海事局加大工作力度。2005年在直属海事系统内开展了加强船舶管理、使用、养护、维修的专项工作;2006年,又以“规范管理年”活动为平台,统筹安排,将规范管理年活动与海事船舶的日常管理工作及专项工作有机结合,在规范船舶管理制度、规范船型配备标准和规范船舶建造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为全面实现我国海事船舶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海事船舶的建造与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唐军 《水上消防》2023,(1):33-36
基于对桂林漓江船舶污染治理、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防治基础设施、防污染队伍、新能源船舶现状的调研摸排,从海事管理角度梳理了影响漓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因素,并归纳了漓江船舶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逐一给出了解决方案,可供政府、有关航运公司和社会环保力量借鉴,全力推进船舶“减污”“降碳”,高质量推进内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姚彪 《水运管理》2015,(2):21-24,36
从船舶超载的定义出发,分别引用国际公约和国内规范界定船舶超载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船舶超载的危害以及海事管理机构对此类船舶的监管难点和监管现状,提出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快形成现代海事监管方式、依托信息化促使海事监管手段多样化、建立船舶超载运输责任倒逼机制等对策。从源头上治理船舶超载,联合各单位打造责任链、编制安全网,形成多方联动、一致行动,从而树立海事执法的威严,为水上安全通航和人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广东造船》2012,(3):20-21
上海海事展刚刚结束,广州国际海事展展又吹响了号角。在国内,雨后春笋般的船舶海事展遍及沿海各省,广州、上海、海南等等大小各异的海事展,他们在规模与组织上各有千秋、层次不齐,不论是优质盛大的海事展览会,还是稍小混乱船舶论坛,都展示着当前国内船舶海事行业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9.
刘潇 《中国船检》2011,(7):74-74
近日,瓦锡兰分别在中国和荷兰获得一系列为挖泥船推进系统提供解决方案的订单。作为世界船舶行业领先的系统服务提供商,瓦锡兰将向荷兰的全球海事工程和海上清淤项目承包商VanOord提供船舶发动机和定距螺旋桨。这些设备将安装在  相似文献   

20.
胥祺  严明  戴红伟 《航海》2020,(1):25-30
本文简述了当前海事测绘船舶工作环境、设备条件,对比国内外测绘行业船舶的科技手段,从而阐述吊舱推进器在海事测绘船舶的应用;还归纳了新型船舶在结构布局、操纵性、测量精确性、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的优势,为海事测量船舶的发展及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