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一种介于公共汽车和轻轨之间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具有舒适度高、低碳环保等优势.当前,武汉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面临巨大挑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重要途径.在对比分析有轨电车与其他交通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从城市环境、交通需求和地区适应性等方面分析有轨电车在武汉市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许多城市往往是凭借经验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针对目前有轨电车线路存在的乘客体验性差、未达到预期客流强度以及线路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轨电车建设时序确定方法.首先对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进行识别,不同的功能定位将影响有轨电车的建设时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有轨电车的建设时序方案,通过分析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3.
从站点设计及交通衔接两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的车站进行研究,首先从中观和微观角度对站点位置及布设形式、站点详细设计进行分析,得到现代有轨电车车站的设计方法;然后根据功能定位将车站进行分级,研究现代有轨电车交通衔接体系,旨在对现代有轨电车应用于不同城市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引入系统动力学,对城市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的初期、近期、远期3 个时间断面的关键适用性指标值进行仿真计算,基于综合灰色关联度动态评价模型,对包括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4 种中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类型在初期、近期、远期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比较,并以江苏省南京市麒麟地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为例,验证动态仿真分析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有轨电车系统规划设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有轨电车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在于认清其在轨道交通系统中所处的功能地位和发挥的价值作用。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出发,解读有轨电车面临的发展机遇。探讨合理构建有轨电车系统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及有轨电车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需要。重点阐述在有轨电车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与多层级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与城市空间用地的互动,以及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为在大、中型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使现代有轨电车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在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及其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特点,采用例证的方法分析探讨了现代有轨电车发展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模式,包括现代有轨电车与新城的发展适应模式,与组团的发展适应模式,连接老城与外围新区的发展适应模式。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现代有轨电车在工程前期工作中历来套用地铁轻轨的规范,导致需求预测缺乏针对性。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区别,并总结有轨电车的需求预测特性,得出有轨电车主要在于规划的衔接和行车组织模式上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的需求预测有所差异的结论。最后,结合杭州未来科技城现代有轨电车的实践经验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需求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有轨电车采用平交道口和优先信号的中低运量的混合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的绿色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载客量大、舒适、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可在城市中得到方便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之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识,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规划也逐步兴起。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求城市管理者在做出适应城市自身发展的有轨电车建设决策实属不易。梳理了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情况,分别从城市化进程、客流保障、发展模式、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角度阐述了现代有轨电车建设的先决条件,探讨了现代有轨电车发展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上海新城中尚缺乏独立的骨干级公共交通系统,而围绕新城如何发展骨干公共交通系统,近年一直是学界和工程界的关注热点。上海新一轮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在新城中因地适宜地发展以现代有轨电车为代表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松江区有轨电车网络规划是上海市第一个由市政府批复的有轨电车法定规划。本文以松江新城为例,分析新城居民交通出行特征,探讨现代有轨电车在新城发展的适应性、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研究现行轨道系统应用发展趋势,对现代有轨电车发展及现行投产施工项目调查。在其技术经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指标、环境影响来与常规道路公交、快速道路公交、地铁、快轨对比,分析主要运营特点,对比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BRT快速公交,得出有轨电车对于城市的能耗、环保、舒适性以及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优势。最后对城市应用仿真计算,得出有轨电车在交叉口布置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提出有轨电车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正>有轨电车有着1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1881年西门子发明第一辆传统意义上的有轨电车之后,随后的40年中有轨电车风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有轨电车。直至20世纪50年代内燃工业崛起,带铃铛的有轨电车才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欧洲不少城市仍保留了下来。在蛰伏半个世纪后,现代有轨电车款款而来,欣然为城市翻开了一幅崭新的画卷。由于现代有轨电车具有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伊丽 《交通标准化》2011,(13):115-118,94
结合海口市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建设的实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一体化交通协调发展进行研究,有利于实现交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3):212-214
在交通便捷的时代,建设现代有轨电车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核心战略。文章从线网布局、车辆型式、车站布置以及信号控制四个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技术进行综合探讨,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在这四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指出,线网布局的适用性评价,车站布设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车辆的管理、检测和维修以及研究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应作为后续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马强  梁菁  吴斐琼 《城市交通》2023,(5):46-57+84
有轨电车在国内外城市中的发展状态和作用差异很大。科学引导中国城市有轨电车的发展,对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和城市轨道交通层级、优化其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匹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决策管理、技术标准两方面进行深层剖析,认为对有轨电车的误读误用、对有轨电车发展阶段的非客观认知、现有相关技术标准的混乱等是造成中国有轨电车尴尬现状的主要原因,亟须从总体层面厘清有轨电车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匹配关系。从与绿色交通理念、多尺度城市空间结构、人性化街道契合角度分析了欧洲有轨电车的成功经验。最后,从有轨电车与城市协调发展出发,对有轨电车的顶层战略、决策制定、规划策略、建设管理,以及线网规划关键指标等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墨尔本拥有历史悠久且规模较大的有轨电车系统,其建设运营经验对我国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具有较大借鉴意义。从墨尔本有轨电车类型、特征、有轨电车运营监控与管理方式、有轨电车的轨道铺设及站台设计方式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墨尔本有轨电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不能盲目引进国外运营模式和电车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城郊交通发展规划、建设成本、司机培训、系统更新等因素,保证在合理范围内建设和发展有轨电车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有轨电车是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具有较高效率和环保的特性,适用于通勤量较大的城市近郊区。有轨电车对区域发展影响大,涉及范围广,建设期影响沿线交通通行。因此,需从建设空间、区域规划、功能定位、交通疏解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杭州白马湖有轨电车线路方案为例,从线位选择、路权分配、站场布置等角度,基于城区结构发展,提出有轨电车一体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有轨电车相对于传统电车,不仅外观设计出色,整体性能也有了极大提高。现在越来越多地大城市开始注重有轨电车,着手开展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规划和建设。1现代有轨电车主要特征1.1乘坐舒适,运行安全对于过去的电车来说,现代有轨电车大力改进了车辆的内外部设计,采用许多现代科技,使电车乘坐起来更舒服。现代有轨电车采用车轮独立转向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有轨电车通常采用地面线,线路位置、车站选址时,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关系到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安全和效益。通过介绍现代有轨电车的线路敷设方式和车站布置形式,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各种线路敷设方式和车站布置形式的利弊,结果表明:线路路中敷设优于路侧敷设,从前期施工到后期运营组织,路侧敷设对现代有轨电车和社会车辆交通存在一定的影响;站台形式布置需根据道路资源、线路线型、客流吸引而定,不同路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站台形式。研究成果为现代有轨电车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城市掀起了规划与建设的复兴热潮。据初步统计,国内有近百座城市开始提出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意向或规划,近40座城市已经有了实际行动,我国有轨电车市场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充分发挥有轨电车的优势,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必要对有轨电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