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沥青砼路面施工机群配置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分析了温度离析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从机群配置来缓解温度离析的主要措施和基于温度离析的机群配置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手段,对沥青砼路面机群施工机械的运行规律作出了定量的刻画,并对沥青砼路面机群施工系统的三大子系统进行了数学描述,为该机群施工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材料和温度离析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和温度离析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离析对路面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材料和温度离析发生的因素,提出了防止离析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离析会导致沥青路面的各种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下降,并造成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的寿命。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集料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等现象的原因分析,阐述了在沥青混合料施工各环节的控制与预防离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离析现象产生的成因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离析问题的出现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特别重视路面施工的施工控制。从实际的离析看,离析主要是沥青混凝物在铺设过程中之间相互分离,使得铺设路面的结构比较的松散。其主要有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两种离析类型。而且,离析现象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铺设的质量,降低路面的强度,大型颗粒物质的堆积,从而使得路面的实用性差,使用寿命减短。  相似文献   

6.
现行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材料离析和温度离析,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起破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传统施工工艺的剖析,提出在传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中增加转运车,很好的解决了离析问题,从而保证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易导致路面结构的不均匀性,进而引起路面的早期损坏。为了提高路面结构均匀性和耐久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对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离析是导致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离析的不同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材料离析和温度离析。文中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产生机理及其产生的危害,提出了从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控制离析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沥青砼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形式,路面平整度直接反映了路面的使用质量以及行车的舒适度。因此,提高沥青砼路面的平整度是我国公路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沥青砼路面出现不平整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离析是路面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一般可分为集料离析、温度离析、碾压离析。离析产生的因素很多涉及原材料、拌合、摊铺、碾压等诸多环节。离析使沥青面层的服务寿命大大缩短,严重离析的路面使用寿命可能会减少50%以上。一旦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一切关于混合材料设计的努力及施工操作实际上都变得徒劳了。因此,提高沥青面层的施工均匀性,对减少甚至基本消除沥青路面的多种早期破坏、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公路工程施工机械配置管理为研究对象,概述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选配原则,进而详细介绍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配置管理方法,提出应根据公路工程施工作业内容、施工机械的规格、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公路工程现场气候以及外部环境、工程施工管理要求等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并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优化措施,包括重视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针对公路工程机械的使用与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完善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机械管理、做好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重视故障的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诸多使用上的优越性,但在路面铺筑时易因材料的离析产生道路强度的不均〉--j性,从而影响道路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工艺、机械配置及合理使用诸方面重视并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是道路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材料级配品种的多样性,使得面层铺筑时容易产生材料离析而造成道路面层强度的不均匀。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重视施工工艺和机械配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考虑疏散交通的动态性和风险性,研究多模式疏散交通车队配置与车道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首先,根据不同类型车辆的自由流速度,将路网离散为多尺寸元胞网络,采用元胞传输模型模拟混合交通流。然后,以最小化疏散总风险为目标,将多模式交通协同的动态疏散问题描述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引入惩罚项消除因模型松弛产生的“车辆滞留”问题。在 NguyenDupuis路网中分析不同疏散需求下的最优车队配置、车道分配、疏散效率和疏散路径。结果表明:存在一个疏散交通需求区间,相比单模式疏散,组织多模式车队能够进一步降低疏散总风险, 而且最优的公交车配置比例呈阶梯变化;受路网通行能力限制,路网利用率存在上限;疏散总风险指标对疏散需求的变化比网络清空时间更敏感;多模式交通共享的路段一般位于临近风险源的出口通道,大容量的公交车优先占用最短路线,以提升疏散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现在沥青路面施工时,沥青混合料在装料、运输及卸料过程中会出现三次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转运-摊铺的新施工工艺可有效解决该问题。将其与传统施工工艺进行对比,阐述其施工工艺、应用效果等,有利于其在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沥青面层的温度离析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各方面控制不严造成的。沥青面层的离析将严重影响路面的性能,因此,加强质量管理以减小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离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分析现场温度变化规律,温度与沥青混合料密度、空隙率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温度离析是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温度离析严重的区域密度小,空隙率大,容易导致路面出现水损害和疲劳破坏,红外线温度记录仪与具有金属探针的插入式温度计结合使用,可以比较全面地分析路面温度特性,控制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