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针对连续刚构桥施工中因预应力管道堵塞需在顶板开槽疏管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开槽深度和长度情况下顶板横向预应力的损失,讨论了由于开槽造成局部预应力损失的影响范围,指出开槽疏管可能成为箱梁桥面板纵向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改进和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国内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桥梁应力损失的试验研究,主要分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梁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和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分别综述了预应力碳纤维板放张瞬间、锚固端滑移、碳纤维板徐变等情况下预应力损失大小及作用时间,并考察了预应力水平高低和钢筋混凝土开槽情况对预应力损失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损失是影响桥梁线形的主要因素。为探求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损失对桥梁线形的影响规律,以广东省佛山市华阳特大桥为依托,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计算出连续梁桥在悬臂施工期间和成桥后的预应力损失对线形的影响,即顶板钢束预应力损失情况是影响桥梁线形的主要因素,并依据对桥梁线形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顶板、底板、腹板钢筋束的张拉顺序,为后续施工及补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26(6):166-172
第1期目次开槽疏管对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梁性能的影响马明,周志祥,李胜华U型桥台构造型式探讨陈军,周水兴,张玉柱系杆拱桥系杆锚下有效索力研究刘山洪拱轴线横向偏离对拱圈静力行为的影响刘山洪,李放,袁长红不确定层次分析法在砼桥梁性能中的应用单德山,李乔,徐威用MATLAB进行结构的有限元法分析李旭伟,刘艳珂,张永水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动态设计邓雷雷组合方法加固壁山人民桥的设计与实践张会礼,蒙云大旺大桥维修加固措施与工艺罗娜,罗涛,封捍东架空平台的应用及功能扩展张秋陵,肖光宏,黄明海以退为进治理武合路白鹿山隧…  相似文献   

5.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挠度问题,采用室内试验和模型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损失对结构挠度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增长会导致桥面纵坡坡度变化,结构应力重分布。混凝土前期徐变系数增长快,持荷40d的徐变系数为1.004,180d时增幅仅为2.988%。桥梁顶板预应力损失对结构挠度变形影响比底板更明显,顶板预应力损失为20%时,运营两年的挠度增幅达67.5%。因此,混凝土结构物受荷加载不宜过早,对结构的挠度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框架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开裂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拟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框架效应查找开裂原因。首先,分析了箱梁截面参数对顶板预应力横向框架效应的影响,然后结合具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板横向框架效应所引起的腹板竖向拉应力,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改进该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京杭运河特大桥连续箱梁竖向预应力损失的测试,分析总结了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竖向预应力损失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损失均含有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损失,该项预应力损失是张拉锚固阶段主要预应力损失.利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中计算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损失方法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单元特点,提出了一种在有限元中模拟该项预应力损失的方法,并推导了该项预应力损失的数值计算公式.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现场试验表明:两者结果吻合较好;可以在有限元模型中模拟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损失,误差均在3%以内.  相似文献   

9.
弯曲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过大的预应力损失,导致桥梁结构过早的失效或破坏.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之间的摩阻是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文中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弯曲孔道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问题,通过对接触正应力的理论分析,指出了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接触正应力假设的不合理性.利用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张拉力、不同接触面夹角θ与摩擦力矩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弯曲孔道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随着外力的增加迅速增大,是引起结构预应力损失的重要因素,从而指出了现有结构设计方法的严重不足和对结构预应力损失计算所带来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温下(后)预应力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温下(后)预应力损失的评价方法.针对影响高温下(后)预应力损失的复杂多变性和相当强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温下(后)预应力损失模型.运用神经网络强大的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的能力以及高度的非线性映射性、泛化性和容错性的特点,通过对训练样本的神经网络学习,建立了预应力损失与温度、初始有效预应力以及高温条件的网络关系,最终实现了对测试样本的预应力损失预报.  相似文献   

11.
多种原因会造成预应力空心板桥桥梁损坏,承载能力明显降低,特别是桥面铺装病害尤为突出。通过对预应力空心板桥桥面受力特点进行分析,建立其整体结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针对性地进行施加横向预应力分析,可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老旧钢桥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容易疲劳开裂,严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为改善受损钢梁构件的疲劳性能,采用大比例疲劳模型试验对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板加固受损钢梁进行研究,基于Paris公式提出疲劳强度-寿命(S-N)曲线的确定方法,并分析不同预应力水平对受损钢梁寿命影响. 对不同预应力水平CFRP板加固的双缺口受损钢梁在循环荷载下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可降低裂纹扩展速率和受损钢梁残余挠度超过40%,最少可延长受损钢梁的疲劳寿命3倍;最高预应力水平所加固的受损钢梁,其疲劳寿命最少提高了8倍,且预应力CFRP板加固后缺口钢梁疲劳强度等级由51 MPa提高到75 MPa. 理论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可作为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桥采用预应力钢筋进行加固的施工技术,以及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采用类似技术进行桥梁加固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正确评价超高周范围内带缺口的5083-H111铝合金疲劳强度的降低程度和疲劳强度对缺口的敏感程度,用20kHz的超声疲劳实验技术分别对漏斗形光滑试件、缺口(2种)试件进行了105~1010周次的对称拉压超声疲劳实验,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疲劳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1010周次内,光滑和缺口试件疲劳曲线分别表现出极限平台型和连续下降型特征,缺口显著降低了5083-H111铝合金的疲劳性能;绝大部分试件疲劳裂纹萌生于表面,断口上没有观察到鱼眼形貌特征。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1.94的试件疲劳弧线成凹形,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2.90的试件裂纹源分布在断口四周;不同的疲劳裂纹萌生机制使得缺口应力集中对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同,对于只有一种表面裂纹萌生机制的5083-H111铝合金,超高周范围内疲劳缺口系数和疲劳缺口敏感系数均随着疲劳寿命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计算出每束预应力钢束实时的预应力损失,依据预应力桁架结构观测变形,基于位移影响矩阵原理提出一种预应力损失识别方法. 通过有限元分析,建立预应力损失值与桁架结构观测点位移值之间的关系方程,并依据极小值优化原理,获得预应力损失值. 研究表明:当单位预应力损失取30%~50%时,得到的位移影响矩阵计算预应力损失时误差最小,约为1%~2%;三角形桁架1/4跨度和3/4跨度处位移观测点对预应力损失的敏感性最高. 最后,以黔渝线上某高铁站房的大跨钢筋预应力桁架结构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王存江 《交通标准化》2010,(13):217-219
在预应力砼构件中,由于种种原因,预应力会损失掉一部分,总损失约占控制应力的30%左右。设计时必须先将其计算出来,得出构件中的有效预应力,进而确定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长期观测得知,高性能砼构件的预应力损失要比普通强度砼的损失大。  相似文献   

17.
后张预应力钢束有效预应力分布模式判别与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中跨径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状况检测及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获知预应力束筋当前预应力有效值及其分布状态,提出了有效预应力沿程分布的统一模拟方法。基于预应力损失理论,建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拟摩阻损失函数简化解析算法。以单束可控测点处的应力测值为已知条件,结合钢束沿程有效预应力分布状况的隶属模式判别,完成了名义损失参数识别,实现了复杂几何型式钢束实际有效预应力沿程分布规律的统一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有效预应力相对误差阈值为5%,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因此,统一模拟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青银高速公路“308国道跨线桥”24 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反拱度的计算与实际测量,分析了反拱度理论计算值与实测测量值之间产生差异的因素,为空心板梁施工中的反拱度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