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港口,是我国沿海港口在新时期重要发展理念。以优化广州港水生态环境为指向,通过对广州港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分析,以及未来港口产生的船舶污水量的预测,提出适宜广州港的船舶污水收集及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港口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其概念和影响因素亟待研究。根据环境科学中有关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结合港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港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港口环境承载力受港口的自然条件、软硬件条件、周边及腹地交通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污染水平的共同影响。港口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为港口承载力的定量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港口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方面,港城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以大连市为例,从建立港城协调发展度模型人手,对港口与环境及资源之间协调的程度进行评判,从而为港口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的新变化会对深圳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大湾区发展目标与战略部署,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生态环保、固定资产投资与集疏运体系5个重要指标,分别与港口吞吐量构建双变量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进而对深圳港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以及集疏运体系能够对港口吞吐量产生长期正向影响,生态环保能够对港口吞吐量产生长期负面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港口吞吐量的影响较弱;优化港区布局、注重生态环保、加强通道建设等发展建议,可加快促进深圳港建设成为符合大湾区发展特色的新港口。  相似文献   

5.
曼萨尼约CMSA集装箱码头工程规模大、功能全、标准高。工程处于墨西哥西海岸强震区,后方紧邻红树林保护区和旅游区海滩。针对上述特点,围绕总体布局、结构抗震、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按照国际设计标准和港区分期滚动开发思路,码头结构设计采用"弱柱强梁"理念,并埋设大断面过水生态箱涵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6.
徐雪蛟 《水道港口》2020,41(2):226-230
海域水环境质量与承载力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针对大连太平湾近岸海域,文章采用集对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云理论方法,以研究海域32个站位的COD、无机氮、磷酸盐和石油类4个污染因子为承载力评价指标,重点分析太平湾近岸海域的水环境质量和承载力状况;并以不同时期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湾港区工程建设与环境质量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省沿海港口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与地区生产力布局高度相关的港口发展格局。当前,广东省港口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需要对未来港口发展方向和思路进行重新梳理。针对广东沿海港口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导向,对广东省沿海港口的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为相关行业部门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些年来实际监测工作情况,阐述海岸港口工程海洋生态监测内容与指标优化等情况,为我国其他海岸港口工程监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港口与城市环境及资源的协调发展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港口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方面港城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以大连市为例,从建立港城协调发展度模型入手,对港口与环境及资源之间协调的程度进行评判,从而为指导港口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张守国 《水运工程》2011,(10):63-65
目前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沿海港口建设正在迅猛开展。港口吞吐量的预测对于港口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港口和腹地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可能影响江苏沿海港口吞吐量的若干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过去10年影响港口吞吐量的最关键因素,剖析了江苏港口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基于影响机理的预测模型。最后使用模型对江苏港口吞吐量进行验证分析,模型为江苏沿海港口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港口开发与物流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业已经初步形成协调发展、层次分明、重心突出的格局,但与它们承担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港口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开发。在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江苏沿海港口开发与物流业发展战略,以期提高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业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江苏沿海港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提速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集装箱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经济评价,首先给出集装箱港口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环境影响因子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分析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然后运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3.
生态港口,是指既能满足环境要求又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港口。讨论了生态港口的内涵,分析总结了国际先进港口的生态保护措施及生态港口建设经验。对我国生态港口现状进行分析。从港口发展模式的改变、生态港口的规划与建设、港口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港口建设导致近岸沿线海、陆域生态系统环境逐渐退化的现状,以集装箱港区为例,进行港区陆域低影响开发研究。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概念融入港区建设,通过引入合理水文径流分析模型,对港区各功能区的低影响开发提出径流控制要求;同时,采用创新性的平面及结构设计方案满足低影响开发控制要求,促进集装箱港区雨洪资源的重复利用。结果表明,在各类码头中,较为适合进行低影响开发的主要为件杂货及集装箱堆场;海绵港区须重点针对堆场及道路进行低影响开发。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orea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uses of the coastal zone that have, in turn, been determined by and reinforced the na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le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n many developed economies is more heavily oriented towar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resolution of user conflicts, policies for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n Korea have emphasized the role of coastal space and other resourc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needs. Increasing demand for land reclamation to provide ever‐increasing industrial sites and human settlements, traditional and future needs of the fishery, and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have led to a vast array of competition and, finally, often to conflicts. The basic pattern of coastal zone use in Korea has changed from the linear expansion of coastal zone to integrated coastal uses. An increased number of critical coastal zone issues and interactions was reflected in the creation of new governance that dealt with coastal zo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为中国内海,沿海工业企业密集,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而渤海湾海洋生态脆弱,海体自然循环一次约需80年,任何污染事故的发生对经济影响都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对油品运输码头监管,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保持渤海海洋环境清洁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着重针对曹妃甸三十万吨原油码头溢油风险与污染防控展开分析论述,并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港口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应在生态责任的约束下打造与其物流系统间的联动效应,并考虑港口自身的发展模式。文中构建了港口及其生态物流系统的理论框架,基于与一般绿色物流的不同,分析了港口与物流系统中其他节点企业及与最终客户之间如何实现联动。针对生态责任约束下港口自身的发展给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认为应加强生态型中转设施、临港生态工业园区等建设工作。对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生态物流系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整治河段多、环境复杂、涉及环境敏感区密集、社会敏感度高等问题,分析工程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明确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建立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原则,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实践表明工程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南通市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现状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通沿海滩涂资源潜力的分析,结合南通沿海地区当前滩涂围垦现状,总结该区域滩涂围垦所带来的一系列成效。研究表明:南通沿海地区加强滩涂围垦有利于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提升渔业发展水平;加快陆海产业合理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港口基础设施,促进临港产业发展;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壮大滨海旅游业。  相似文献   

20.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的确定及其危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从港口水环境、港口大气环境和港口声环境3个方面分别确定港口项目影响因素,最后评价这些影响因素的危害性。所得结论可作为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