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一种改进的基于RGB空间的颜色增强算法变换RGB空间颜色值并分割图像,锁定道路两边的图像信息并利用其特有的几何形状检测并定位交通标志,提取其内部图形,建立基于边缘梯度特征的交通标志匹配和污损识别算法模型。该算法利用少量样本快速创建不同尺度和角度下的模板,解决了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下需要大量样本并训练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时基于梯度特征进行匹配,解决了基于灰度的模板匹配对光照变化过于敏感的问题。最后,通过采集了大量图像数据,并研发基于服务端和移动端的原型系统进行模型算法的验证,实例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匹配效率,检测准确率可达到83%,且能满足基于移动端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标志自动识别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ATLAB的交通标志自动识别方法。摄像机采集道路交通标志图像,输入图像预处理模块后进入计算机,计算机用matlab基于直方图均衡化对图像作预处理改善图像的像质。然后以颜色为依据通过阈值分割的方法提取颜色特征的目标区域。之后通过孤立点和面积去噪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提取目标区域。腐蚀,最后与模板库交通标志对比基于特征模板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分析低照度环境下车牌图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低照度环境下的车牌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车牌区域水平灰度投影具有的显著纹理特征寻找车牌可能存在的区域作为车牌候选区。然后根据候选区域中的灰度分布特征确定最终的车牌位置。针对汉字与字母数字的结构上的差异,分别采用2种模板对汉字和数字字母进行了识别。对157张低照度条件下的车牌抓拍图像进行了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车牌定位准确率为97.46%,字符分割准确率为97.10%,字符识别准确率为94.71%,基本满足了实际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彩色图像车牌分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智能运输系统中车牌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车牌分割是车牌识别的重要部分。基于彩色图像车牌分割与采用灰度图像车牌分割相比,可以有效消除阴影影响,同时车牌颜色也是车牌识别的一个参数。颜色分类处理使用特征函数,可以减少颜色坐标转换运算,提高颜色分类速度。文中详细讨论中国车牌特征,给出车牌分割详细步骤。车牌区域判别采用信息融合技术。车牌倾斜矫正结合车牌倾斜特点,提出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5.
交通信号灯是智能车辆在城市环境中行驶的主要指示信号,在城市交通安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交通信号灯通常设在交叉口,能够供应智能车辆的方位信息,查看和辨认交通信号灯的情况是智能车辆感知的重要任务。在简单工况下,可在各种颜色空间中利用信号灯颜色的先进行分割得到兴趣区域,然后再通过信号灯所特有的形状特征等进行进一步的判定。  相似文献   

6.
车牌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铁军  张宁  黄卫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8):147-149,159
介绍一种基于KL变换的车牌识别算法。算法主要由车牌分割和车牌字符识别组成。车牌分割算法利用车牌的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来定位车牌,并采用投影的方法和先验知识实现车牌的倾斜校正和字符切分;车牌字符识别算法采用一种最优变换,KL变换来提取字符图像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通过计算待识别字符与各样本字符特征值的欧氏距离来实现对该字符的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高向东  刘红  杨大鹏 《中外公路》2011,31(2):260-263
从交通标志的颜色信息和形状特征出发,研究一种交通标志的智能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基于HSV颜色空间的交通标志图像分割和基于颜色与形状的交通标志检测两部分.针对自然场景下影响交通标志检测效果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交通标志图像增强和仿射变换的三角形交通标志校正算法以及规范化圆形交通标志和矩形交通标志...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无人驾驶技术中路口启停的需求,本文提出了融合地图信息的交通灯路口车辆启停策略.首先,本文对深度学习模型YOLOv3进行了压缩、裁剪和优化,用于快速识别交通灯颜色状态和箭头信息.其次获取地图给出的当前路口信息,包含前方路口是否可以调头、左转、直行、右转以及交通信号灯的数量和每个信号灯对应的功能.然后将交通灯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余天洪  贾阳  王荣本  郭烈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6):112-115,120
为了解决在道路路面材料不一致或光照不均匀情况下的车道标识线的识别和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最大化的图像分割可变形模板的车道标识线识别及跟踪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图像变窗口处理技术和基于熵最大化分割方法来实现对道路图像的理想分割,然后利用可变形模板匹配方法得到车道标识线参数,最后采用建立梯形感兴趣区域的方法实现对车道标识线的实时跟踪.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铺筑完成后颜色较浅,常常被称为“白色路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喷涂的白色路面标线,由于和路面本身颜色差异较小,使得道路交通使用者较难识别.比照类标线采用色彩差异度较大的黄色、黑色或者白色、黑色进行搭配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标线可识别性,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场景图像的二值化及交通标志定位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CCD摄像机采集高速公路场景图像,并通过图像颜色空间变换,将图像的RGB量值转换为色度-饱和度-亮度(HSV)量值。采用基于阈值的方法对场景图像中颜色饱和度分量进行二值化分割处理;利用场景二值化图像形状特征(周长、形状参数、圆形性参数)去除非目标区域,并通过搜索场景二值化图像方向投影值序列的突变点实现标志准确定位。采用HSV颜色模型中的亮度分量和最佳阈值法对场景图像中标志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标志形状、颜色以及标志版面的尺寸、反光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高速公路加宽改扩建的施工组织和交通组织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加宽改扩建中临时交通标志的设计方法和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3.
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的降质图像含有较多噪声,图像边缘不突出,整体偏暗且对比度不高,灰白不清。针对传统交通图像滤波和去雾算法存在着滤波效果和边缘保持能力不能兼顾,容易出现噪声斑块,导致去雾后图像质量较低的问题,在传统梯度双边滤波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梯度相似度核,提出了基于改进梯度相似度核的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去雾算法。新算法首先将采集的含雾图像转换到Lab颜色空间,提升色域宽度,再利用改进梯度相似度核和空间相似度核分别计算图像中每一像素点与滤波框内临近像素点的梯度相似度和空间相似度权值,根据权值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其转换到RGB颜色空间。最后根据大气光散射模型和暗通道先验原理,对滤波后的交通图像进行去雾处理,得到复原图像。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双边滤波和梯度双边滤波算法相比,使用新算法处理后的复原图像峰值信噪比、归一化灰度差平均提升了13.25%、9.41%和21.76%、22.7%。新算法在保证了滤波效果,避免“噪声斑块”的同时,能够尽可能保持图像边缘细节信息,提升了雾霾天气下交通图像的去雾质量,对加强交通监控,保障交通安全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线交通标志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沙市二环线交通标志设计为例,就交通标志的颜色、形状和图形以及文字尺寸、视认距离和交通标志设置的基本原理等作了初步研究,并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变化光照条件下交通标志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往往会显著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1种新颖的概率图建立方法,并结合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特征进行交通标志检测。该方法包括3个处理步骤:①根据不同光照条件对真实场景交通标志样本图像进行明确分类以构建多类颜色直方图,将交通标志输入图像由原始色彩表达转变为概率图(直方图反投影);②通过在概率图上进行 MSER特征提取,获取候选的交通标志区域;③根据候选区域的面积、宽高比等特征快速有效去除非交通标志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在弱光照和强光照条件下基于归一化RGB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检测准确率分别下降到84.4%和83.0%,基于红蓝图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检测准确率分别下降到87.4%和86.3%,提出的算法在变化光照条件下依然可以保持90%以上的检测准确率,对光照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goal of developing an accurate and fast lane tracking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driver assistance, this paper proposes a vision-based fusion technique for lane tracking and forward vehicle detection to handle challenging conditions, i.e., lane occlusion by a forward vehicle, lane change, varying illumination, road traffic signs, and pitch motion, all of which often occur in real driving environments. First, our algorithm uses 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 and Kalman filtering to calculate the lane equation from the lane candidates found by template matching. Simple template matching and a combination of RANSAC and Kalman filtering makes calculating the lane equation as a hyperbola pair very quick and robust against varying illumination and discontinuities in the lane. Second, our algorithm uses a state transfer technique to maintain lane tracking continuously in spite of the lane changing situation. This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time when dealing with the lane change because lane detection, which takes much more time than lane tracking, is not necessary with this algorithm. Third, false lane candidates from occlusions by frontal vehicles are eliminated using accurate regions of the forward vehicles from our improved forward vehicle detector. Fourth, our proposed method achieved robustness against road traffic signs and pitch motion using the adaptive region of interest and a constraint on the position of the vanishing point. Our algorithm was tested with image sequences from a real driving situation and demonstrated its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制作影像交通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浩平  蔡先华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1):152-154,166
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图中可以获取大量与交通规划、控制与管理相关的信息,如土地利用、交通小区人口、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流量分布、交叉口类型、停车场分布、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甚至主干道路渠化信息等。制作遥感影像交通图能够直观、生动、形象地表述这些信息,并能实现一图多用、一库多用。本文就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交通图的优点、内容、制作的技术路线,以及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双车道公路普通路段路侧事故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车道公路路侧事故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车道公路路侧事故预测模型,探索双车道公路路侧事故的分布规律。研究中根据我国双车道公路两侧用地情况,把公路划分为普通路段、村庄路段和交叉口路段,并对普通路段进行了路侧事故预测模型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普通路段的划分、路侧事故的定义、路侧危险度的划分、模型的结果自检验以及应用检验等等。研究结果表明交通量、货车比例、平曲线用长度加权的弯曲度、所在地域对路侧事故率的高低有较大影响,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路侧事故预测值和实际值呈现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隧道内环境封闭路面亮度低,某些照明不足或未设置照明系统的隧道路面行车安全隐患大.明色降噪微表处罩面技术是一种显著提高隧道路面明亮程度改善行车条件的预防性养护方法,它可以提高隧道路面明亮程度以及抗滑性能,同时使用安全节能环保,施工方便.隧道路面通过明色降噪微表处罩面,可以增加隧道内部亮度,提高可视性,有利于行车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交通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针对交通目标检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背景复杂、光线变化、物体遮挡等干扰问题,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在进行区域选择时滑动窗口遍历搜索耗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兴趣点(STIP)的交通多目标感兴趣区域快速检测算法。像素级时空兴趣点检测在处理目标遮挡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利用这一特点,首先在传统兴趣点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加入背景点抑制和时空点约束,以减少无效兴趣点对有效兴趣点检测带来的干扰。通过改进均值漂移算法,使得聚类中心数量随目标数目的变化而改变。然后对被检测出的多目标附近的候选兴趣点分别进行聚类,获取各个目标聚类中心位置信息。根据聚类中心点与筛选后的目标兴趣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特定组合获得感兴趣区域。在这些感兴趣区域上使用选择性搜索算法生成1 000~2 000个候选区域,并将这些候选区域放入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将特征提取结果送入支持向量机中进行目标种类判别并使用回归器精细修正目标识别框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候选区域进行预处理,送入模型中的候选区域数量减少了82%,对应算法整体运行时间减少了74%,能够满足智能交通监控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