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人、机、环境、管理”是事故系统的四大要素,“人、物、能量、信息”是安全系统的四大要素。不难看出,人则是安全的关键环节。在生产实践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都是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在管理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合理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  相似文献   

2.
装卸机械作业现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极易出现缺陷和隐患,导致故障停机维修,打乱正常的装卸经营,影响运输计划执行,造成资源浪费和客户不满,甚至发生突发事故。而这些“缺陷和隐患”总是有预兆的,可通过TPM全过程管理,发现并及时处理,实现设备“零缺陷”运行来满足安全装卸和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3.
该系统对影响铁路安全的“三源”信息进行了研究,制定了“三源”信息判别的等级标准,规范了管理模式。系统的应用达到了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信号施工安全是电务段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必须落实“以小为主、抓小防大”的安全管理思路,严把施工“八关”,通过抓“小”达到防“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沿线对“低慢小”无人机感知与预警的需求,设计了铁路“低慢小”无人机态势感知与预警平台,阐述了平台的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具体功能与关键技术。该平台已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试点区域内进行了试运行,可辅助铁路部门进行“低慢小”无人机监测与预警工作,降低“低慢小”无人机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威胁的概率,为铁路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的新形势下,结合“天窗”修工作现状,从检修工作量与“天窗”次数的合理确定、“天窗”点内点外作业安排、设备状态和人的状态控制、工电协作联整设备、状态修与“天窗”修有机结合等5个方面展开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造成工伤事故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由于“人”,“物”、“管理”等不安全因素和缺陷的存在,才使事故发生。传统的安全管理特别注重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把它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其理论依据是从事故统计的资料中分析:责任事故约占70%。事实上造成事故的原因也确实与此有关。因此投入较大的力量抓人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技术的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自身保护的能力,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企业单位生产部门针对本系统的特点,采用了很多方法,创造了许多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降低了工伤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SS6B机车“辅接地”的危害,分析了造成“辅接地”的主要原因,逐一提出了解决措施,最后介绍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我厂在36年中发生的职工工伤事故进行了统计和通过人、机、环因素回顾性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占95%以上是属于人的因素而造成的事故,即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也证明了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是确保工厂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意识淡化、忽视安全管理是造成工伤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不断地端正人的安全行为,是企业控制和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的重要措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白晓春 《中国铁路》2003,(10):41-43
既有线施工需要在保持线路运营和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其特点是工期紧、干扰多、安全威胁大。文章介绍了兰州铁路分局为确保陇海线天兰段增建二线施工安全,严把“六关”的施工组织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