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高速公路过江隧道入口段的行车安全性,以上海长江隧道为依托,通过调整匝道转弯半径、合流区到隧道口间距等局部线形参数建立不同驾驶模拟场景,并运用驾驶模拟实验的方法对行车安全风险进行研究.从纵向事故风险、横向事故风险及驾驶员负荷3个方面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速公路过江隧道入口段行车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与驾...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公路隧道入口照明状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机理,建立隧道入口照明与交通安全的定量关系,以亮度指标为基础构建了隧道入口亮度过渡技术指标,以隧道入口前200 m处与隧道过渡段起点的断面速度差为交通流表征指标,用来间接反映交通安全状态.基于国内10个公路隧道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入口亮度过渡技术指标与断面速度差的关系模型.以断面车速差为依据,将隧道入口照明状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划分为三个等级,并确定了各等级所对应的亮度过渡技术指标阈值.结果表明:隧道入口照明状态与交通安全紧密相关,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地评价隧道照明状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成功地建立了公路隧道照明检测数据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可为公路隧道照明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事故路段行车风险等级变化特征,将事故现场的形成至解除过程划分为出警、现场安全设施设置、现场勘查和救援及安全设施解除4个序列时段,选取交通流量、信息发布、现场处置、速度管理和驾驶员反应5个风险度量指标,采用乘积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物元、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确定事故路段风险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建立事故路段风险等级识别模型。以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事故现场为例,应用该模型确定各时段的风险等级,即第一时段为极度危险,第二时段为中度危险,第三时段为基本安全,第四时段为轻度危险。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客观,所建模型可用于事故路段风险等级识别,得到的风险时变特征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判定运营期高速公路道路安全水平,找出影响道路安全的关键因素,笔者提出DEMATEL-ISM和物元可拓的组合评价模型。首先,基于道路因素构建初始指标体系,将德尔菲法和敏感性分析相结合来筛选指标,建立高速公路道路安全综合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ISM法分析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构建多级层次结构模型,从而了解各指标间的内部影响程度,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及计算出指标的初始权重;再与熵权法所求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赋权。最后通过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关联度计算,得出各指标及整体的安全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平曲线半径、雨雪等恶劣天气、车速、交通饱和度及纵坡度是影响高速公路道路安全的关键因素;利用模型对河南省某高速的3个不同路段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路段1与路段3安全性较高,路段2安全性一般,其评价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说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5.
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在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因素的特点和文献中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指标特征值,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可拓法为核心的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并以西安市某高速线路为实例,确定该线路及其运营子系统的等级度.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在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评价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特长高速公路隧道对照明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在入口段和过渡段,若照明设计方案不到位,极易导致驾驶员产生不适,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结合山西省某特长高速公路隧道的依托工程,深入分析高压钠灯与LED灯组合方案,并研究不同光源高度的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隧道入口段和过渡段照明技术方案,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遂道对运行车速的影响为研究基点,以人为本,分析了影响隧道入口驾驶员行车速度的隧道洞内外光线差值、路基宽度差值和洞口位置三个主要因素,并运用Origin软件统计得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运行车速计算模型,从而完善了运行车速模型,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驾驶人在隧道入口的视觉参照的连续性、准确性,提高隧道入口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隧道入口视觉参照系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在隧道入口建立强视觉参照系的视觉参照柱.在统计分析隧道横断面尺寸、驾驶人进入隧道时由于侧墙效应引起驾驶人行车轨迹的偏移的基础上,结合驾驶人的心理、生理特性,提出了隧道入口路面宽度变化段的过渡段长度建议值,建立了在隧道洞口内外布设视觉参照柱的长度、间距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洞口外视觉参照柱布设的长度宜为200 m,隧道洞口内布设长度宜为250 m,布设间距宜为22 m.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交通流特性及事故原因,以车辆临界减速度和不安全度为基础,将危险程度由二维矢量转化为一维标量,提出了以制动减速度和不安全密度指数作为出入口区域行车风险评价指标,建立了行车风险评价模型.根据安全风险管理规定与人机工程学原理,确定了风险等级和评价标准;基于大量试验数据,提出了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主线行车...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151-153
以地铁安全风险评估为研究背景,首先根据地铁运营的特点,分析风险因素,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以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线下设施因素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应用可拓集法,确定各个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待评物元,建立关联函数以计算关联度,从而进行可拓评价,以定量的数值说明其安全水平。最后,通过实例,确定评估对象安全风险等级,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于风险信息的深度挖掘是提高风险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将K-Means聚类算法引入到传统LEC法的综合计算中,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通过WBS-RBS法识别隧道施工全过程中的风险,并构建风险事件集;然后,将事故发生可能性、人员暴露时间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作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利用语言型多属性决策法把风险评价信息转化为数据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基于聚类结果确定事件风险等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文笔山1号隧道洞口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中。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风险评价结果与现实相吻合,分析结果可为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和过渡段两侧对称布灯方式下的最优布灯参数,以总功耗最小为目标,以路面照度满足照明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隧道入口段和过渡段两侧对称布灯方式下的参数优化模型。以九景高速公路雁列山隧道为例,通过优化模型求出布灯优化参数以及总功率,与该隧道的实际布灯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布灯参数的LED隧道灯照明系统,装灯总功率比该隧道的电磁感应灯方案的装灯总功率减少69.59%。利用DIALux软件对雁列山隧道的优化布灯参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优化模型的正确性。优化亮度适应曲线与理论亮度适应曲线的比较表明,优化的布灯方案同样能较好地满足视觉适应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多且难以量化评价的问题,为有效评价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笔者利用未确知测度方法进行研究.从天气、线形、路面、交通状况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未确知测度函数,通过信息熵法计算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判断风险等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未确知测度理论能够准确评价高速公路路段的危险程度,方法可靠,应用性强.研究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有借鉴作用,促进高速公路运营更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能力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运行,提高运营效益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分析高速公路应急管理能力的内涵,构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观G1法和客观熵值法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对高速公路应急管理能力各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基于可拓学理论,运用物元模型建立物元可拓评价方法。最后,以兰州市某高速公路为例,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设置合理的过渡段长度,最大限度地减小路基与隧道之间变形差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和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列车-轨道-路隧过渡段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以钢轨挠度变化率、车体加速度和轮轨力等作为评价指标,对路隧过渡段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路基与隧道内同时设置过渡段时,减振橡胶垫层的刚度建议值和布置方式,以及仅在隧道内设置过渡段时过渡段长度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段橡胶垫层的刚度可采用分级过渡的方式,减振橡胶垫层的刚度比不宜超过2;在过渡段,以车体振动加速度为控制指标,从保障行车安全和减小过渡段维修工作量的角度出发,建议隧道内过渡段的设计长度为25~30 m.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再生骨料比选中主观、随意性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并确保对其质量作出科学合理选择,基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再生粗骨料质量评价模型,根据《混凝土用再生骨料标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等级界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依据可拓学理论求解不同等级下各个指标的样本关联度,然后结合组合权重法计算样本在不同等级下的关联函数值;按照数值越大越优原则进行质量等级评价,最后结合实例检验了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综合评价法既能遵循规范单一因素法的评估步骤,还可以详细排序比较各项指标不同等级下的结果;通过实例计算出5组样本的质量等级分别为Ⅱ级、Ⅰ级、Ⅰ级、Ⅱ级、Ⅰ级,这与前人模糊理论评估结果一致;3种权重方法不仅计算出7项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的具体权重值,而且也能体现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通过对再生骨料的质量优选研究,可以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段驾驶人视觉特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高速公路隧道入口交通事故,利用实际道路试验,研究驾驶人在隧道入口段的视觉特征.实验记录行车中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运用神经网络和回归方法,通过程序计算和统计分析实测数据,以及模拟视觉特征参数变化,建立驾驶人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扫视幅度等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接近隧道人口过程中,驾驶员注视时间逐渐增加,注视次数减少,眼动扫视幅度减小;在车辆由远处不断接近隧道入口过程中,驾驶人注视点逐渐由正前方向右侧过渡,出现右侧注视点增加的情况;在车辆进入隧道后,注视时间出现先减少后增加,注视次数增加,扫视幅度增加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对高速公路的主要事故隐患路段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分析,包括线形不良路段、路桥过渡段、隧道进口段、路侧安全净空区存在隐患路段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和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等措施降低或消除事故隐患路段的风险,提高高速公路路线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过程中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以及分级量值范围界定模糊等问 题,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欧氏贴近度反映待评安全结果 与标准安全结果互相接近的程度,建立了一种评价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指数的熵权模糊物元模型。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划分成“优”、 “良”、“一般”、“差”4 个评判等级,并给出了各等级的适用范围。以重庆市轨道交通3 号线为 例,对比可拓物元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熵权模糊物元法评价指标值为0.588 9,可拓物元法评价 风险等级为3 级,评价安全程度均在良好以上,这表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非定量 化的评价问题,对比可拓物元模型,评价精度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的可拓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是分析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物元模型和聚类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基本段服务水平的可拓聚类分析方法,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基本段服务水平聚类分析模型,并利用某高速公路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可拓聚类分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