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疏导我国大中城市中心区的密集车流,近年来陆续有城市建成了停车换乘设施。通过对重庆市轨道停车换乘站场设施的调查,进行了停车换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选取换乘步行距离、停车泊位数、换乘费用、发车间隔作为输入指标,换乘时间、换乘客流量作为输出指标,在数据包络法的基础上,确定停车换乘效率评价模型。对重庆市5个典型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运用DEA模型进行停车换乘效率评价。所建立的停车换乘设施效率评价模型对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并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在轨道交通停车换乘(P&R)条件下,研究区域停车设施的选址方法及规模测算方法.基于随机用户选择原理,构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区域的停车需求预测Logit模型.以车辆总出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轨道交通P&R站选址优化模型.提出城市中心区及外围P&R站的停车场规模测算方法.以大连市西安路商业圈为研究对象,开展停车需求调查并分析其特征.依据调查数据,进行轨道交通P&R站选址规划与规模测算案例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具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该方法较传统规划方法更有利于引导停车需求在用地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镇江超前做好了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城市东西通道沿线用地开发定位不详及城市的快速扩张等因素,镇江轨道3号线位方案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镇江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格局、客流走廊、用地开发、城市近期需求角度出发,从根本上分析轨道3号线的建设条件,并提出了新的轨道交通3号线方案。  相似文献   

4.
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将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围绕轨道交通站点设置停车换乘设施(P+R),有利于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提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减少小汽车出行。本次规划研究立足主城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提出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P+R)规划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外围停车换乘设施运行特点的分析,建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利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建立了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相对有效的评价模型,并对利用模型对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进行相对评价和停车换乘设施换乘效率的影响因素诊断及提高换乘效率的方向和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轨道大规模建设,为城市的更新和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自1997年开通运营至今,沿线的开发已经成为上海TOD模式的一个典范。就轨道建设和城市发展关系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TOD进行实证分析,对指导轨道车站(中环线外)周边用地的规划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轨道大规模建设,为城市的更新和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自1997年开通运营至今,沿线的开发已经成为上海TOD模式的一个典范.就轨道建设和城市发展关系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TOD进行实证分析,对指导轨道车站(中环线外)周边用地的规划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洁  侯静 《交通标准化》2009,(15):238-240
在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占有重要地位。从建设生态城市角度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在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停车换乘等方面应采取的规划管理策略,对于城市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占有重要地位.从建设生态城市角度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在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停车换乘等方面应采取的规划管理策略,对于城市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动态一体化规划,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利用GIS系统分析了北京地铁1号线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地铁1号线现状客流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然后从轨道交通建设对周边土地利用的潜在影响,和土地利用规划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 最后给出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戎  王林平  闫哲彬 《城市交通》2009,7(2):13-18,12
如何充分利用已建停车换乘设施的能力,又不会由于需求太大在换乘点产生拥堵是政策制定者和P+R停车场(库)运营者的一个挑战。选取上海市地铁1号线两个车站和9号线1个车站进行停车换乘需求行为调查,分析P+R潜在使用者的行为特性,得出换乘点停车费用是影响出行者选择停车换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停车换乘选择行为。将换乘点停车费用作为变量构建停车换乘选择Logit模型,得到停车换乘分担率与换乘点停车收费的函数关系。以上海市地铁莘庄站为例,将相关数据和目标分担率代入模型,反推得到其停车收费标准为5元·次^-1。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2009,(6):31-31
目前,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业已开工。宁波市轨道交通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这将成为宁波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尹文德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2010,(3):22-22
全国首创的绿色地铁,到底是什么颜色?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日前发出公告,将在轨道交通的全过程引入绿色建设概念,并针对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和1号线一期工程的绿色轨道交通建设技术研究项目进行国内招标。  相似文献   

14.
李媛  张秀媛 《城市交通》2010,8(5):57-64
针对北京市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P+R停车场规模与实际停车换乘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研究确定其停车换乘需求的预测方法,并提出解决停车设施供给不足的方案。在分析天通苑地区P+R停车场时间、车辆来源及设施供给情况的基础上,建立Logit随机均衡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得到该地区高峰小时停车换乘需求量为1476个泊位。同时,将预测结果与天通苑北站P+R停车场实际可扩展停车规模进行比较,提出在瓶颈路段设置新的P+R停车场的方案,并建立了系统优化平衡模型,对该地区的停车换乘需求进行分配。结果表明,新建P+R停车场规模分别为300,400,500和600个泊位的条件下,停车换乘需求基本按照两个停车场的规模比例分配停车数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的建设,苏州轨道交通“井”字形骨干网络逐步形成。从3号线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创新、施工组织管理创新、重要课题研究创新等多方面研究苏州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方案,重点论述在尊重既有线网的基础上,如何优化调整线路走向以更好地支撑城市发展和提升轨道交通换乘功能,以期为苏州轨道交通后续线路的持续创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营运,到目前已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营运,另有5条轨道交通线处于建设阶段.预计至2010年上海的轨道交通通行里程将达到460公里.上海逐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其他公共交通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以来,我国地铁建设加速发展,发改委基础产业司批复了合肥、长春、大连三个城市的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加上武汉和深圳新批复的规划线路共13条线路。2012年4月28日,苏州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中国城市地铁版图,再次扩容。我国地铁建设热潮正在从中国大城市蔓延至二三线城市。“十二五”时期,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地铁建设规模,地铁建设的发展将迎来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09,(12):38-41
轨道交通是人类最终端科技的城市交通体系之一,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文明的标志。伦敦、巴黎、纽约这些国际大都市均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已建设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由于经济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的地铁建设直到1969年北京地铁1号线的建成开通才改写了这个人口大国没有地铁的历史,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史也由此开启。目前已有10个城市拥有建成并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另有15个城市正在建设,35个城市正在规划当中。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拥挤,车辆行驶速度低,空气污染严重是许多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外围或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带设置停车换乘设施截留部分进入城市中心区域的车流已成为交通工作者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了确定城市外围停车换乘系统的停车泊位容量问题,同时设计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算例,算例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速递     
《轨道交通》2009,(6):18-21
福州“地铁梦”将成真;“2009中国上海轨道交通电子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近日召开;郑州轨道交通工程正式开工兴建;中方优质、快速建设好河内城市轻轨项目;广州轨道交通2号、8号线延长线首列车辆下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