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公路养护科技含量和质量,树立绿色、环保公路养护新理念,湟源高速公路养护处在公路养护工作中,根据不同路段病害实际,积极采用公路养护“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处治路面裂缝、网裂、龟裂、路面纵横向裂缝等病害。他们一是用雾封层技术处治西湟倒一级公路、宁大高速公路路面纵横向裂缝、网裂、龟裂等病害3980m^2。  相似文献   

2.
采用喷涂型封水材料对沥青路面局部离析进行喷涂灌注处治,测试离析路面处治前后路面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及芯样的空隙率和稳定度,评价处治后对路面抗滑、防水性能、空隙率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涂型封水材料能有效处治沥青路面局部离析。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调查及处治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  张肖宁  韩大建 《公路》2004,(3):113-117
对某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车辙对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的影响及联系;通过路面与桥面铺装的车辙对比,并应用RLWT车辙仪对路面各层的抗车辙性能、薄弱环节及产生车辙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路面车辙的处治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路面车辙病害调查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路》1991,(2)
在旧沥青路面罩面工程中,于新旧路面之间设一土工布(聚丙烯扁丝编织布)夹层,并用橡胶沥青作粘结剂,把新旧路面粘连成一体,是防治沥青路面龟裂、网裂病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谢丽  吴旻 《上海公路》2013,(3):12-15
SMA-9.5薄层罩面能够有效改善路面行驶质量、车辙性能及抗滑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以江苏省苏南某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为依托,进行了薄层罩面混合料SMA-9.5配合比设计及性能验证,分析了薄层罩面前老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及处治标准,同时结合现场施工总结了SMA-9.5混合料施工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罩面层工程,分析了罩面产生反射裂缝病害的机理,给出了可预防或延缓反射裂缝的罩面层结构的方案设计,对旧路加固处治工艺进行了具体论述,可为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探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常用病害处治技术,然后对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病害进行检测分析,提出相应处治方案,并检测施工结束后的车辙深度变化与路面损坏指数,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处治措施后,路面车辙深度符合规范要求,路面损坏指数评定结果良好,有效抑制路面病害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旧砼路面沥青砼罩面层工程易产生破坏的原因;结合实体工程,针对病害诱因,通过旧路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从旧路病害处治、减少反射裂缝措施、层间结合设计、路面排水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此类工程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微表处技术对河南S333公路出现的早期病害进行了治理,重点论述了原材料的选择及其依据,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混合料的配合比。实践证明,微表处在本工程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增加了路面的构造深度.消除了路面裂缝、网裂、车辙等表观病害。  相似文献   

10.
济青高速路面病害广泛分布,本文针对路面出现的纵横网状裂缝集中的较长段落,轻微至重度裂缝、网裂、车辙及坑槽等病害,分析其处治措施,总结了改性沥青灌封、扩槽灌封、铣刨面层基层灌封后重新铺筑,并增设抗裂贴及聚酯纤维布等工艺在旧路面改路中的应用。该工艺在旧路面罩面、沥青路面养护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广佛 (广州—佛山 )高速公路路面的病害越来越严重。经调查分析 ,其破坏主要是结构性破坏 ,是由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 ,已不能用简单罩面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对其进行彻底处治 ,以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文中介绍了路面处治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路面应具有保障行车安全的功能,而这主要取决于路面的抗滑性能。反应路面抗滑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抗滑构造、路面湿度、行车速度和构造深度是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多条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经过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刻槽抗滑构造的路面抗滑稳定性高于拉毛构造,路面摩擦系数随速度增加线性下降;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使用1~4 a内,高速行驶时的摩擦系数受路龄影响下降较多,而到7~10 a时,低速时的摩擦系数随路龄增加下降的较多;摩擦系数下降百分率受构造深度影响,随构造深度增大而增加,只有合适的构造深度才能有最好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面应具有保障行车安全的功能,而这主要取决于路面的抗滑性能。反应路面抗滑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抗滑构造、路面湿度、行车速度和构造深度是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多条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经过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刻槽抗滑构造的路面抗滑稳定性高于拉毛构造,路面摩擦系数随速度增加线性下降;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使用1-4 a内,高速行驶时的摩擦系数受路龄影响下降较多,而到7-10 a时,低速时的摩擦系数随路龄增加下降的较多;摩擦系数下降百分率受构造深度影响,随构造深度增大而增加,只有合适的构造深度才能有最好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钟丽萍  杨伟 《中外公路》2007,27(4):99-101
微表处罩面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可以迅速开放交通、良好的抗滑性能及防水性能,是高等级公路养护的主要手段。佛(山)-开(平)高速公路通车数年后,陆续出现了一些路面病害。通过对贫油、麻面、轻微车辙、渗水、轻微网裂等功能性病害采用微表处罩面处理,使沥青路面服务状况及使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以桂兴高速公路灵川西互通A匝道路面病害状况为例,介绍了匝道的工程概况,详细调查了匝道的路面病害类型,并结合路面结构和材料、交通量情况以及路面结构层位的钻芯情况,分析了匝道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根据旧路处治原则,针对四种病害工况提出了处治方案。行车道网裂沉陷及横向裂缝:挖除原有路面,加铺AC-13C和AC-20C沥青混凝土;纵向裂缝沉陷:清除原有路面,修补基层,加铺AC-13C和AC-20C沥青混凝土;硬路肩纵向沉陷:挖除面层基层,加铺C35水泥混凝土基层和AC-13C沥青混凝土;水泥路面破损:凿除原有破损水泥路面,重新采用C35修补压实。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旧水泥砼路面接裂缝处有限宽度、有限深度换板的处治技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了该法与直接罩面法以及裂缝两侧有限宽度全厚换板法处治后结构层内的最大应力,结果表明,该法能极大地改善沥青层底的剪应力.  相似文献   

17.
在对旧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人文、环保、高效”的大修理念,提出了适用于项目的旧路病害处治措施及大修工程罩面结构设计原则;在遵循大修工程罩面加铺结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及结构力学计算,确定了大修改造工程沥青罩面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8.
依托河南省F高速公路2015年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开展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SAC-10薄层罩面处治方案及混合料组成设计,并对试验段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连续5年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 SAC-10可用于路面破损率DR 为0.4%~2.0%、局限于上面层1~3 cm浅层病害、面层层间结合较好的连续路段处治;按照粗集料...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现有高速公路路面抗滑性能下降问题,研发了改性环氧树脂薄层铺装材料,并对施工项目的黏结强度、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及交通事故统计进行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其黏结强度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最终稳定在1.10MPa左右,且破坏形式均为混凝土破坏;通车5年后,改性环氧树脂薄层罩面的构造深度稳定在1.00mm左右,干燥和潮湿状态下摆值分别在70,60左右,仍然满足摩擦系数在潮湿状态大于45的要求。此外,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薄层改造后的隧道,路面抗滑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交通事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薄层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asy compact asphalt concrete,ECA)作为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最新手段,主要用于车辙填补和薄层罩面,可有效地处治路面车辙病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文章就宁宿徐高速公路用"易密实的ECA-10沥青混合料填补车辙及薄层罩面"相结合的新型养护技术对局部车辙病害路段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