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以信息技术提升船舶科学技术,是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重大战略措施.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和上海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船舶科技与信息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造船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聚集上海,对此作了深入的研讨.重点围绕船舶科学、船舶设计技术、船舶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分析世界与我国船舶科学技术与船舶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世界船舶市场的前景,同时对我国船舶科学技术研究与我国船舶工业的现状、竞争力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新世纪初我国船舶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对策,以信息技术提升船舶科学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建议.现将专家建言整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造船行业的良好大环境下,我国的造船事业正在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努力,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造船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造船企业与世界先进造船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船舶行业要发展就必须重视信息化的建设,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造船行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强调以信息化推动我国造船业的现代化,实现造船业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现代造船模式与信息化建设的建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推进现代造船模式与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国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必由之路。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现代造船模式与信息化研讨会于2003年11月6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来自北京、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4.
《机电设备》2003,20(4)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将于9月17~18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为贯彻和落实朱鎔基同志去年5月“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就吨位比较)”的重要批示和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做出的“中国完全有可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的主题为“以信息化带动船舶工业现代化,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学术年会倡导学术平等和争鸣的气氛,将汇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见解,围绕“以信息化带动船舶工业现代化,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主题,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和当前科…  相似文献   

5.
《水运文献信息》2004,(1):27-27
拿什么与世界造船大国竞争,实现数字化造船是关键问题之一。我国造船业应加快信息化建设,这是提高造船质量和造船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上海造船专家当前的一种普遍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中国船舶行业协会武汉工作会议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广造船先进制造技术,转换造船模式,缩短造船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更好地为全国各地造船行业服务,由上海造船工程技术学会主办、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具体承办的第二期造船先进制造技术研讨会,于1995年11月13日至17日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各地26家大中型船厂和科研院所的56位专家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造船先进制造技术研讨会贯彻求真务实的方针,从我国造船行业的现状出发,根据对船舶工艺技术各领域的长期研究,结合对国外先进…  相似文献   

7.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6,(11):34-38
当前,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世界船舶工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其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反映了行业综合水平的高低,成为大至一个国家的船舶工业、小至一个船舶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鉴于此,便有了以“信息化推动造船现代化(也有人称之为数字化造船)”是中国造船业追赶国际水平的最后机遇之说。显然,信息化已成了中国造船界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各有关单位: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为此,中国造船学会已将开展船舶信息化建设的学术交流列为2003年重点学术活动项目。经协商,由中国造船学会、北京造船学会、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等单位将联合主办召开“船舶信息化建设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造船:中国造船工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大工业的代表,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正在改变着造船工业的设计手段、运行模式、管理方式,其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行业综合水平的高低。造船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以“信息化推动造船现代化”,是我国造船工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良机,也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于1992年8月7~8日在上海召开浅吃水船舶研讨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船舶设计委员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民船船型开发指导组,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武汉造船工程学会,福建造船工程学会的有关船舶理论、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对“周锦宇理论及其船型”进行了研讨。30多位造船专家并为此发出了如下呼吁: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于一九八○年十一月六日至九日在上海召开会议,讨论了在实现祖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积极开展国内与国际学术交流以促进造船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林根 《中国造船》2004,45(3):23-23
北京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综合院、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修船技术委员会等于 7月上旬在中国泰安召开了船舶信息化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河南、湖北、黑龙江、山东、浙江、福建等 9个省市从事信息化建设、研究、设计、生产、教学和管理的专家和领导5 0多人 (研究员、教授 16人 ,高级工程师 16人 )欢聚一堂 ,回顾总结了船舶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讨研究船舶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提出发展船舶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并就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展开了交流、研讨 ,会议取得共…  相似文献   

13.
10月24日,湛江造船工程学会在湛江港务局船务总公司召开2003年学术研讨会,探讨船舶工业在建设湛江新兴港口工业城市中的发展和可行性。与会专家认为,根据我国在15年内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宏伟目标,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作为配套工业,发展湛江市船舶工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向造船企业的信息化一体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船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指出欲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进行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必须应用信息技术和实施造船模式的转变.结合我国造船企业及其信息化的特点,对造船企业信息化一体化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方案所应涉及的下述内容:建立符合新的造船模式的经济运行体系、与CAD集成构成一体化造船设计平台、应用现代造船工程技术建立动态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以成本和交货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生产和物资成本控制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异构数据库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建立船舶制造业的数据标准等制造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加快信息化进程 推动上海造船工业新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对造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上海船舶工业信息化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建立船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目标,是上海船舶工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还对上海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发,以云南省交通厅航务处为主,会同来自上海、武汉、四川及云南的船舶专家从1991年起,通过实地考察航道水情,广泛听取澜沧江上船员意见的基础上,对澜沧江—湄公河船型进行研究设计,提出了十多个适于该航线的客贷船型,是云南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去年,省造船学会召开了澜沧江—湄公河船型研讨会,从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上海凯瑞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学术活动中心等四单位联合举办的“船舶保险与理赔研讨会”,于今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外从事造船、修船、航运、保险等行业的80余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参加人数超过原定计划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19.
"2008"中国(上海)国际造船工业装备、造船建造和设计技术展览会"、"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于2008年7月28-29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和上海光大国际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20.
郦杰 《船艇》1987,(12)
1987年9月,上海市造船学会在上海召开了题为“提高我国船舶产品出口竞争能力”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宣读了论文,并围绕着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如:市场的分析预测和开拓;人才的开发;技术刨新;基地的建设及战略和政策的制定等船舶出口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