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胡松超 《铁道货运》2005,(12):25-27
郑州铁路局货运处积极研究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后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从铁路局到基层站段许多不适应体制改革的问题,提出要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干部和职工的思想与业务素质,充实基层管理力量,实现货运系统安全生产和运输效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后,如何加强安全管理为运输安全提供保障,是当前铁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3.18"路局直管站段的改革,分析了当前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构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调控机制、考核激励机制、责任机制、监督机制以及安全事故预控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改革后,全路安全管理、运输组织发生了变化。在新体制下,如何加强安全基础建设,日前召开的全路运输安全工作座谈会,对铁路局、铁路局专业部门、站段安全管理职责做出科学界定。  相似文献   

4.
信息精萃     
宏观政策资讯铁道部科学界定铁路局、专业部门、站段安全管理职责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改革后,全路安全管理、运输组织发生了变化。在新体制下,如何加强安全基础建设,日前召开的全路运输安全工作座谈会,对铁路局、铁路局专业部门、站段安全管理职责做出科学界定。科学界定铁路局、铁路局专业部门、站段的安全管理职责,是强化安全基础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理顺管理关系的内在要求。铁路局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在新体制下,要进一步明确铁路局对站段实施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主要包括:直接对站段部署安全工作并督促落实,检查、指导和监督站段安全生产,评估和考核站段的安全工作,检查考核站段领导班子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直接掌握并处理站段安全信息,受理站段呈报的安全生产事项,协调站段间的安全生产,组织事故救援;直接审批《站细》、《段细》等规章制度,组织站段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全面掌握行车设备设施的使用、维修和管理情况,直接实施对站段的安全投入。  相似文献   

5.
刘秉权 《铁道货运》2005,(8):20-21,31
撤消铁路分局、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是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南昌铁路局实行直管站段的经验和成效,指出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下,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的职责、目标、行为和手段并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施铁路局直管站段后,消除了运输资源配置相互掣肘的弊端。通过分析运输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挖潜提效的条件,提出实现挖潜扩能、提效增量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专业化管理和车站管理,优化运输组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27—28日,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改革后召开的第一个全路性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5年上半年运输安全工作,广泛交流各单位在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新体制下,理顺安全管理关系,加强安全管理的做法,深刻分析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部署下半年运输安全重点工作,动员全路广大干部职工,在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新体制下,进一步深化安全基础建设,全力以赴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刘志军部长和胡亚东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车务段安全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曙 《铁道运营技术》2011,17(4):10-12,15
针对车务段在铁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下,管理范围扩大、人员增多、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现场监督控制、落实问题整改制度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等建议措施,通过提高车务段的安全管理力度确保运输安全稳定,以适应铁路体制改革和运输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1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下运输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第一、改革给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加快规范新体制下安全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铁路的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是在四级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以四级管理体制为基础的。撤销铁路分局后,改变了存续几十年的铁路管理体制,带来了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  相似文献   

11.
“十五”以来,全路财会工作在提高运输经营效益、保证铁路建设生产发展资金、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资金管理和加强财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进入“十一五”,面临新形势,提出铁路财务工作的总体思路,其目标是在资金筹措、运输经营效益、运输财务体制改革、加强财会管理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方面有新的突破。2006年铁路财会工作的重点是科学筹集确保资金供给、挖潜提效确保年度经营目标、大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基本建设财务有序可控、深化各项改革、完善铁路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系、推进财会信息化建设、规范财会工作、提高财会队伍素质,努力开创“十一五”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在票据电子化升级中遇到的信息交互和电子单据流转问题,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在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下设计并实现了行包票据电子化移动终端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行包信息管理、客运信息管理、列车作业管理和基础信息管理等主要功能,以及站车交互、多重数字签名和信息共享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已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和行包办理点上线试运行,实现了快运单据的全面、全流程电子化,与铁路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显著提高了行包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胡伟  苏亚 《中国铁路》2007,(4):18-21
根据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不同时期由相关部门开发建设,形成了铁路信息系统独享资源的运用模式。随着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提高既有系统资源利用率,节约新建系统的投资,方便维护管理,有必要对原有铁路信息系统服务器资源进行整合。简化目前众多复杂的应用运行环境,改变以业务类别为中心的纵向部署方式,采用应用软件层次化设计,按照功能类别将服务器进行整合,达到实现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和可靠性,节约投资,加强系统维护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铁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支撑作用。通过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等交通运输方式能耗的比较,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较低(仅比水运高);通过分析全路机车牵引综合能耗情况、以及往年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能耗情况,说明了铁路牵引动力结构的变化使铁路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发展铁路运输对于改善交通运输业的能源结构及能源使用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铁路借助其在能效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替代其他运输方式以及自身能效的提高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铁路全面深化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过程中,紧紧围绕管理问题是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这一核心问题,以规范干部履责过程管理为突破口,将干部履责与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工作落实、工作标准执行等信息集成融合,通过研制与运用铁路运输企业干部履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铁路各级干部工作有计划、履责有痕迹、考评有依据、管控有责任,为规范铁路干部履责管理、强化风险管控、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姜靓川 《铁道货运》2011,(8):37-40,54
从货运作业过程、货运安全管理体系、货运职工队伍素质、货运外部环境方面分析铁路货运安全现状。提出加强作业过程控制,加大货运安全基础设施投入;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货运安全基础五大系统建设;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创造货运安全防范的良好环境等提高铁路货运安全防范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我国施工图审查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专业工程分类管理制度。分析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核制度具有的建设行业制度共性,并通过监管机构和职能、工作方式和内容、审图机构人员资质要求的对比,分析其不同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的特性,及其所依据的法律和技术要求。就进一步改进完善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核制度,研究提出了依法区分审核监管责任和审图责任,推进审核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铁路提出了要求,铁路运输要求确保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昆明东站作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办理编组作业的主要车站,车站编组能力较为紧张,无法保证货物的运输效率。在智慧管控系统(SAM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站间协同互保框架和车流预警机制的作业优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昆明东站的编组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9.
王同军 《中国铁路》2006,(10):12-15
铁路信息化是铁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兰州铁路局坚持科技兴局的发展战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运输生产、运输调度体制的变革、客货营销,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软件方面,研发出适用的各类应用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现场控制,提高了路局直管站段后基层站段的独立作业能力。同时,推进理念创新、观念更新,加快网络统一规划建设,构筑统一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机制创新,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队伍。  相似文献   

20.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利益相关方”的角度,分析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外部与内部利益相关方,通过解析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博弈,构建实现铁路建设项目协调管理的制度安排。提出:需要从建立完善的铁路建设项目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有关铁路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以及充分发挥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协调者”的角色等方面来实现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协调管理,促进铁路建设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