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某高填方场地平整工程中,包含平整场地中修建道路。但由于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工序与场地平整工序未协调进行,导致路基出现严重开裂。该文通过对该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开裂现象进行阐述,从而揭示高填方场地平整工程若包含道路路基施工,其路基施工与场地平整施工之间的工序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公路项目中路基土方通常采用断面法,但对不规则线形段如曲线、互通内等特殊工点,采用常规断面法计算土方会出现较大偏差,给工程造成争议甚至损失,结合高速公路项目中实例,对曲线段路基土方计算的偏差原因及修正算法进行了分析,可供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数字地面模型(DTM)技术的可视化大型场地平整设计系统。它包括原地面及设计面DTM的生成方法、方格网角点的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的内插方法,以及场地平整工程土方填挖量计算原理。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滇中新区小哨片区一期工程为工程实例,从场地平整、道路纵坡、断面选择等方面分析了丘陵地区新区土地一级开发的设计要点,分析了与平原地带土地一级开发所不同的特性,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1,66(9):135-139
精确计算出土石方工程数量是控制道路工程造价的关键。为便于道路土石方数量计算中选择计算方法、确定计算参数和考虑影响因素,分析了断面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和数字地形模型法对土石方数量计算的适应性、计算精度的敏感性以及常见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了带状工程和场地类工程在不同地形起伏条件下推荐的土石方数量计算方法:当土石方数量计算容许误差为5%~10%时,采用平均断面法应保证A2/A1≤3.232~5.999;方格网法应多采用三角形图式和梯形图式,少用正方形图式和五角形图式;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清表土、基底压实、宽填和扣路槽等影响土石方数量计算结果的因素,能够使计算的土石方数量更接近于实际发生的土石方数量。  相似文献   

6.
平整场地的人工填筑土压实度不足且存在黄土湿陷性和承载力较低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地基出现较大沉降、沉陷或失稳破坏。结合工程项目,分析地质勘察资料,根据相关规范、周边道路建设经验等,对平整场地人工填筑土地基所采用的孔内深层强夯法、强夯、灰土挤密桩、高压旋喷桩及预应力管桩五种方案进行比选,推荐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法)进行处治。介绍该方法的技术要求、施工工序、施工要求,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安装在推土机上的激光高程显示系统,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进场地道工程南标段土方平整作业中,能有效地进行碾压土方推平作业,为提高土方施工质量、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程场地平整形成的堰塞湖箱涵排水及防洪边坡两个工程技术难点,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一方面运用水文数据模型对工程所需涵洞的汇水区进行绘制,得到对应的出口断面设计洪峰流量,进而得出所需箱涵相应的设计截面;另一方面采用浆砌片石边坡及挡土坝边坡进行论证,得出在缓解坡比的情况下,可利用浆砌片石防洪边坡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
结合荆门高铁西站片区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实例,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高铁枢纽片区场地竖向规划设计的特点,提出竖向规划设计互反馈流程,从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两个方面梳理了竖向控制因素要点、竖向分区、土方填挖要求及土方计算与调配方法.最后总结认为: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应综合考虑铁路、市政道路、地面排水防洪、用地性质、土石方平衡、城市景观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要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应互为交叉反馈,满足土方总体平衡,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实现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广州某规划区位于山体南部坡脚,由于山坡坡面长,地势陡,雨水汇流迅速,为防止山洪危害,需在规划区北部红线附近修建截洪渠。由于拟建工程处于山坡脚斜坡上,与一般平整场地修筑渠道有所不同,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流量估算和渠道断面安全设计方面。通过对截洪渠汇水分析计算、渠道坡度、平面布置、断面形状、断面开挖、上/下坡侧挡墙型式等方面不断优化得到了相对合理的坡面截洪渠标准断面设计型式,提出了多个截洪渠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与建议,对同类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BIM的道路全数字三维地质地面信息模型构建是实现道路工程BIM动态设计的关键。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山区某道路工程为例,将道路地质地面信息导入到Civil 3D中,利用Civil 3D的点、块、曲面、实体提取等功能,构建了三维地质地面信息基础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设计,实现了基于地质地面信息的纵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初步解决道路设计中地质地面信息储存、管理、分析以及可视化的问题,为基于BIM的道路全数字化正向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道路中心线的纵断面地面线进行分段直线拟合,建立最佳纵坡线方程,从而得到最小填挖方数量的道路纵坡设计线,再用设计规范的坡度和坡长限制以达到设计纵坡合理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现提出GIS技术在优化山地城市地表及地下空间开发土石方的应用方法。GIS技术不但可以直观展现城市地表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衔接,还能实现不同设计曲面的土石方测算,结合地下空间土石方计算,得出城市立体空间土石方开发量并以此指导路网和用地竖向优化设计。以龙兴RS标准分区路网及用地土石方优化为例,经优化,为城市开发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问题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过去的"三通一平"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很多农村在改造中也因为搬用中小城镇的设计模式而丧失了原有的乡村气息。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留并改善当地的现有景观资源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该文从植物景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上海郊区六处具有典型代表的新农村的实地考察,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上述的几处调研对象进行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同时基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海乡村植物配置的方法与手段。将其运用到上海市青浦区淀峰村的景观改造设计中。从而为今后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路面平整度是评定道路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传统的平整度测量方法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道路快速巡检和公路养护的需求。移动测量系统能够快速动态获取高精度道路点云数据,能详细再现道路的细节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车载点云的精度特点以及国际平整度IRI的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应用车载激光点云进行路面平整度检测的方法,首先对车载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沿轮迹带方向提取路面点;然后采用等间距邻域均值采点的方式获取路面高程值;最后使用路面高程值进行IRI计算并与高精度水准数据计算的标定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能够用于路面平整度的快速检测。为道路三维快速巡检和公路养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公路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方法为极限平衡法,而学术研究领域内则使用数值模拟法的频率较高。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结合数值软件ABAQUS强大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对某公路高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由于折减系数与传统极限平衡法中的安全系数有着相同的意义,因而可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两者的优点,实现对工程更加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分析、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等手段,形成软弱地基就地加固、弃土改良处理后作为道路路基或场地填料的成套设计、施工技术,解决城建项目中高含水量工程弃土难以利用、资源化推广困难的技术瓶颈,实现工程弃土就地综合利用、单个或多个项目土方平衡"零废弃",同时结合宁波西洪大桥试验段实施验证和跟踪观测情况,提出软土地区就地加固软弱地基及废弃淤泥质土(泥浆)固化后用于路基填料的技术和成套工艺,对软土地区弃土资源化利用、实现土方平衡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高坪地区通常存在区域交通不畅的问题,出口道路经常制约着城市高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该文结合兰州市彭家坪T210#路路线选择,总结了城市面上高坪地区选线的几点经验,可供道路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长大桥隧工程GPS高程控制中障碍物两侧的高程基准不一致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PS水准方法:首先由直接的函数拟合方法分别拟合障碍物两侧的似大地水准面,进而求得各自的地面垂线偏差;再根据天文水准原理,由两侧所求的垂线偏差计算跨障碍的高程异常差。根据以上思路进行研究,并以跨越31km海湾的杭州湾大桥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二等几何水准比较,最大较差29mm,最小较差3mm,平均较差16mm,达到二等几何水准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